展示课堂氛围,尽显课堂精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a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普通的一节课,怎样的收益效果更大呢?笔者认为活泼的课堂氛围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班级的所有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仅是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营造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呢?从个人的多年教学经验看,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課前表演激发兴趣
  课前老师备课时,就要准备多种手段在上课开始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上课还没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听听音乐、一起唱唱歌,读读熟悉的小诗,猜猜小谜语,拉拉家常,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例如在上《石榴》课文时,老师可以先出示谜语:红屋子尖尖角,装的珍珠真不少,珍珠晶莹不能带,又酸又甜味道好。这样孩子们兴趣很高争着回答,好不热闹。再例如在上《小蝌蚪》课文时,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唱:小蝌蚪,大嘴巴,蹦蹦跳跳叫“嘎嘎嘎”。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设计悬念引发思考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三、多媒体激发情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学习《天安门广场》一文时,在教室里搞一个天安门广场图片展,给学生播放天安门广场的视频以及开国大典的影片和历次国庆庆典活动的录像片,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最后写下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后,播放介绍金华双龙洞的视频,然后关掉解说,让学生做导游介绍景色。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带来名胜古迹的碟片或录像带,播放给同学们看,自己做导游进行介绍。
  四、手脑并用调动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围绕某个专题,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走上社会,观察大自然,考察社会,然后组织学生说说所见所闻,最后让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并给绘画作品题个名字,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例如学习了《燕子》一文后,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飞禽走兽,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观察所得,最后让学生把感兴趣的飞禽走兽画下来,再给画题个名字,配上简单的介绍该动物的文字。
  五、善用教学艺术创设和谐气氛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和创造能力的整体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教师要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必须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趣味性。如:用“找朋友”、“开火车”、“打电话”、“猜谜语”、“讲故事”、“编歌诀”等活动进行拼音教学。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学生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难以区分,有时默写声母把整体认读音节也默写进去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套打电话找朋友的游戏节目让学生表演,使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游戏活动中,由抽象到具体,分清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团结合作、手脑并用、积极发言、你追我赶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灵活地采取适合的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作者单位:响水县七套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一、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的一种心理动机。学习动机如何,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党英语课上,笔者就重点进行学习英语重要性的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在于满足社会实践活动的急需,而是为了日后的事业做准备、打基础。笔者有意识地揭示英语教材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力求讲解生动。从英语的应用范围到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再利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也更为密切,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体验着新技术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同时伴随着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时代的到来,已经逐步体验到网络功能的强大与网络资源的丰富。在对于网络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各校都有成功的经验和心得。借此文章,谈一谈我校在利用网络技术与促进教育教学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简化操作,提升效率  如何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学生,感到和学生交往是一种乐趣,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学生的快乐与悲哀,了解学生的心灵。”“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而“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怎么以“爱满天下”精神去爱每一个学生呢?  一、爱,多一份理解和尊重  曾经拜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充满“语文味”呢?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
“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科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简单,但如果因为内容的简单,教师在教学时对教材就进行按部就班地处理,就会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笔者认为,低年级教学段中,即使面对简单的数学内容,仍然需要教师考虑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激活学生思维的萌芽。  一、摒弃形式化的动手操作,促
“老师,我会了!”“老师,我有问题。”“老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孩子们的话,由此可见孩子们是有话要说的,有问题要问的,这就是孩子们个性的呈现。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较低,但他们是活生生的,各不相同的生命体。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堂问题设计非常重要。问题设计得切实有效,灵活有价值,这样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灵动的
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三年级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次习作,每学期共八次习作。但是,仅仅靠一学期的八次习作练习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老师练就一双慧眼,因文而异,充分挖掘教材中练笔的训练点,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与习作水平。    一、在阅读中随文仿写    儿童都有着很强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三年级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
有人说: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的确,我们时时刻刻处在多姿多彩的教育生活之中。匆匆行走其间,如果能带着平和的心,停下匆忙的脚步,就能捕捉到焕发美的事物,触摸教育生活中的美丽风景。  一、温馨一刻  班里的小鑫同学因遇意外,额头受伤,缝了几针。伤口的疼痛,使他的脸色看上去显得有些苍白。写字课上,小鑫同学正手握钢笔认真写字。坐在前面的小丹是一个聪明又很有爱心的女孩。练完钢笔字的小丹同学转过
随着特奥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中国的特奥运动事业也随即蓬勃发展,而大连作为中国的一座现代文明城市,其特奥事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首当其冲便是大连市沙河口区启智学校,他们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特奥运动员,这里的幕后英雄就是他们的体育教师——徐广松。  徐广松,1991年开始了他的特教人生,至今已有20个年头,在这二十年中,他伴随着智障儿童一起成长,努力开启着智障儿童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他说:“特教事
通过学习SPARK课程,让我认识到了任务单教学的教学优势。任务单教学是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任务提示,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能动地引导和激励,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任务举一反三。这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