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是体育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通过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培养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精神的学习、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学实践、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途径,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a)-0000-00
  
  体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有三个层次,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进行体育精神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需要教师给以科学的、系统的培养,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教育。体育精神是体育的灵魂。它不仅可以满足人的某些心理欲望和精神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特殊的精神生活磨练,起到陶冶人、塑造人的作用。因此,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针对性的体育精神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1体育精神的内涵
  
  体育精神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是通过体育运动而体现的人类力量、智慧与进取心理等最积极意识的总和,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从实践角度理解,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凡是能够造就和反映人类高贵品质并为社会观念所接受的积极意识即是体育精神,同时也是体育的最高产物。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因此,充分认识体育精神及其教育价值,确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价值观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的概念。
  
  2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的内容及意义
  
  在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中,体育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学生人格的塑造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青少年处于学习的重要时期生理发育的敏感阶段,通过体育教学,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练就强壮的体魄,为人格的塑造奠定良好的载体。学生的心理也正处于发展时期,而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寓教于乐,实践性强的特点,对人格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及法规意识等。
  
  2.1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人才的培养首先是社会主义觉悟和道德的培养,体育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了机遇与环境。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教材的选用或教学过程,都应注意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2.2 爱国意识
  体育精神能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凝聚力的扩展。体育精神作为参与体育活动主体创造的意识、意志和情感的集中体现,它有利于培养体育活动参与者和爱好者以及所有国人的爱国情操,当在世界各种各样的大赛中,中国健儿获取冠军、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这充分展示了活动主体自我实现的崇高理想,同时也使国人切实感到祖国的强大,爱国主义精神油然而生,并迅速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2.3 培养拼搏进取精神
  竞技体育中的拼搏进取精神十分突出,对培养当代学生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推动力。有位同学谈到“ 体育,是一项可锻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事业”。由它可以发现崇高、博大的精神境界。为祖国体育事业拼搏,流血流汗夺冠的优秀运动员,他们为祖国做贡献,以光辉形象震撼着整个中国、整个世界”。
  
  2.4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学生要比较娴熟地掌握一项技术、技能,并非易事,而是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并通过反复训练,付出辛劳和汗水才能获得。长跑项目,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跨栏、障碍跑、攀岩、登山等项目,培养学生不畏险阻、果断勇敢去克服困难的勇气。
  
  2.5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离不开观察、思考和想象。体育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环节,在《我国学校体育现行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体育教学的任务是“ 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坚强的精神和创造性。”使学生联想到在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此外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与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内容。
  
  2.6 培养法制意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有利于树立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如运动竞赛中,每项比赛都有比赛规则,各项比赛规则和法律一样,明确规定了适用条件、合法与违法行为、违反规则应承担的后果。通过赛前的规范训练及比赛,学生都能深刻地体验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即使是平时一些难以管教的学生,在赛场上也会变得循规蹈矩,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是谁,只要参加某项比赛,就要受到该项比赛规则的约束和限制;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享受民主和自由,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只要触犯了规则或有超越规则的“不法” 行为,都要受到处罚。这些规则及公平竞争、尊重客观事实的观念都会潜移默化地启发和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是每个人社会生存的必备素质,通过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使学生领悟到纪律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的优良品质。
  
  3 体育精神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3.1 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以活动课、课余训练、竞赛活动为基本途径。
  
  3.2 充分挖掘体育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加以正确的启发引导,通过运动实践加以感受,使认识得到升华。
  
  3.3 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3.4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捕捉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身上的体育精神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以优秀运动员展现体育精神的典型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学生向优秀运动员学习,从而使体育精神在每个人身上得以充分展现。
  
  4 结论
  
  体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但绝不排斥理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反作用于体育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 ,体育教学是多元化的体育功能的内在要素 ,是全面实现体育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 ,尤其在应试教育条件下 ,许多学校都存在教学以升学或考试为目的 ,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运动保健、生理卫生知识 ,也缺乏可以指导终身体育锻炼的科学理论。体育活动本身是容易引起人的兴趣的 ,但非绝对 ,以科学系统地增强身体素质为主要功能的项目尤其不易引起人们稳定的直接兴趣。因此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提高对体育的目的、意义及多种功能的认识 ,进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而且有利于体育精神的培养,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至为关键,体育工作者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来源[J].中国体育科技,2008(7)期.
  [2] 王红妮.略论体育经神的深刻蕴涵与教育价值[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7.
  [3] 曾红卒.论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教育的作用与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5,(10).
  [4] 曾凡强;陈卫华.体育精神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5).
其他文献
在家具加工的过程中,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和实现利润最大化一直是家具产追求的目标.本文解决的是木板最优化下料策略,不同的切割策略形成不同的线性规划模型.在充分理解题意并
数形结合思想作为常见的数学解题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以渗透,带动学生数形转化,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创新性地探究解题,实现数学学习的高质高效.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当前我国图书馆主要存在人才匮乏、管理模式落后等弊端,因而对图书管理信息化服务进行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这篇文章根据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认知不足、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素养过
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长期的发展.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处于宏观经济调控的考虑,所以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会产生长期的影响.从宏观到微观,财政政策的制定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性别、甲状腺功能、年龄、尿碘结果、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对儿童甲状腺大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自2013年01月至2014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CUBA的发展及其它地区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先进经验,对甘肃省高校篮球运动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甘肃省高校篮球运动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观念落后,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此外经费不足,教练员水平不高,制度建设匮乏也是影响篮球运动发展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高等学校;篮球运动;CUBA联赛   [中图分类号] G841 [文献标识号]:A[
德育教育作为贯穿整个教学体系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需要着重培养.而初中作为整个教学基础体系中的一个中级阶段,学生的心智和行为能力均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
[摘要]通过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的内在联系,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与方法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将思想品德的教育如何贯穿与体育教学中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a)-0000-00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也是我们体育工作者所肩负的重任。通过体育
[摘要]声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多变的实践课程,在此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声乐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本文就此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力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教师的教学目的,并借助多媒体,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完成学生由自发学习向自觉学习的过渡。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实现有效声乐课堂教学。   [关键词]声乐课堂教学;角色转变;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号]:A[
《纽约日报》发行量从50万增长到70万,新闻摄影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生活》的再度停刊,美国新闻摄影发展的重心从杂志向报纸转移;自由摄影师是美国新闻摄影报道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