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域重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海洋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4854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天津海域49个底质样品的粒度分析、重金属分析及对测试结果进行的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综合研究了天津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和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使用多元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天津海域的底质环境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天津海域的现代沉积环境和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1)粘土质粉砂是天津海域分布最广的沉积物类型,Hg是天津海域的主要污染元素;(2)重金属元素富集区分别位于大沽排污河口地区和永定新河口至东疆港外侧的地区,这两个地区水动力较缓,沉积物粒度较细;(3)除Hg外,其他几种重金属元素与沉积物中砂、粉砂和粘土含量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针对江苏中部岸外辐射沙脊群海洋资源与环境数据的综合管理和信息辅助决策需求,基于Client/Server(C/S)和Browser/Server(B/S)混合架构完成了“数字辐射沙脊群”资源与环境信息管理平
通过构建分层递阶式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一套自下而上的综合评价方法,对2008年环渤海沿海地区津冀鲁辽四省市的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比较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津和
采用10,20,30,40,50,60,70,80共8个样本量梯度,随机选择并逐步增加AFLP引物组合,研究了AFLP标记数量及样本量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群体遗传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
针对单纯依靠光谱特征油膜提取精度低、雷达影像油膜提取易受海况条件及假目标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光谱特征与纹理特征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油膜信息提取方法。以2011年6月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为研究对象,选用HJ-1星CCD遥感数据,利用灰度共生矩阵获取影像纹理特征,采用SVM模型对结合纹理特征与光谱特征的影像进行分类,提取出研究区油膜信息,并将分类提取结果与仅依靠光谱特征的SVM模型分类结果进行了
在验证良好的区域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采用“油粒子”方法的溢油模型,包含油膜的拓展、漂移和扩散等过程.模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粒子的平流过程,采用分数布朗运
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在实测资料人手探讨畸形波发生概率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有关实测资料及对应畸形波的特点,评述了针对畸形波发生概率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诸如所用畸形波
对广西铁山港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采集,对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As、Hg)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6种重金
福建填海造地在给福建省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海岸线的长度,进而对海洋环境系统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分别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多时相遥感数据(Landsat TM/
对绿潮的主要组成种类之一扁浒苔进行了分子鉴定和生活史的初步研究。ITS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2个样品聚为3个类群,即Ulva-linza-procera-prolifera (LPP)复合体类群(7个样品)、Ulva
剪切波速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应用测试的大量海洋浅层土质的剪切波速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通过三种模型探讨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的关系,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