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碳氮转运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en65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浓度升高对作物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水分是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冬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阐明高CO2浓度和水分条件互作对冬小麦碳氮转运的影响,对客观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的水分管理及肥料施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开放式CO2富集系统(FACE)平台,以冬麦品种‘中麦17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CO2浓度[正常浓度(391±40)μmol·mol?1和高浓度(550±60)μmol·mol?1]及水分条件(湿润条件和干旱条件,即75%和55%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冬小麦花前碳氮积累及花后碳氮转运的规律特征。结果表明:湿润条件下,与正常CO2浓度相比,高CO2浓度促进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及碳氮积累,开花期增幅分别为18.1%、16.5%、14.9%,成熟期增幅分别为6.6%、1.3%、4.5%,并提高碳氮转运能力及对籽粒贡献率,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贡献率的增幅碳素依次为39.3%、20.0%、30.0%,氮素依次为19.1%、3.8%、10.8%。干旱条件下,与正常CO2浓度相比,高CO2浓度对地上部碳氮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开花期和成熟期碳积累量分别增加3.0%和10.7%,氮积累量分别增加0和15.8%;但高CO2浓度阻碍了碳氮的转运,转运量、转运率降幅碳素分别为10.2%、12.8%,氮素分别为7.2%、7.1%;碳氮对籽粒贡献率则变化不同,碳降低14.4%,而氮升高31.3%。干旱及高CO2浓度互作与湿润条件正常CO2浓度处理相比,冬小麦碳素转运对籽粒贡献率降低更明显,地上部碳素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贡献率降幅分别为36.2%、16.9%、22.3%,但提高了氮素转运对籽粒贡献率,氮素转运量及转运率分别降低35.7%、15.2%,对籽粒贡献率增加7.0%。综合而言,高CO2浓度可促进冬小麦碳氮积累及其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水分不足可能成为主要的物质转运障碍因子,限制CO2促进作用发挥。
其他文献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时性作为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现已成为理论界、投资者、政府及公众关注的焦点。现有的对信息披露及时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影响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因素以及
为了使科学效应更好地启迪设计人员进行创新设计,给出了基于公理设计和功能行为结构的概念设计过程,提出了基于Web的科学效应库系统模型。在该模型中,根据功能基和流,给出了
胺腙基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它能吸附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这种新的吸附材料能使用在去除废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
随着基于MapReduce模型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Hadoop性能取决于应用程序。针对上述特性,从应用着手剖析Hadoop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利用作业和任务的多重并发平衡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力量的不断壮大,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同文化的融合和交汇也在不断改变着当今中学生的学习
本文以营养生态位相似的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为研究对象,从稚鱼、幼鱼及亚成鱼三个生长阶段,开展了匙吻鲟和鳙生长、摄食率、消化率及肌肉
<正>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城市开发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商品经济规律的制约,对规划工作提出了挑战。本文阐述了城市开发的基本属性和概念,分析了市场机制作用下开发活动的时
期刊
<正>中国古代就追求司法公正,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理论,采取了相关措施。同时,中国古代又无法杜绝司法不公,其背后还存在深刻的原因。中国古代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司法公
目的探索应用游离及带蒂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外径≥1.00mm者)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个体化“精确”自由修复全身不同创面的解剖基础、手术设计方案及
目的研究不同包埋材料对全口义齿蜡型包埋前后的形变影响。方法先用标准硅橡胶阴模灌注出下颌无牙颌石膏模型,在其之上用复合树脂人工牙及红蜡片排出下颌总义齿。用记号笔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