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伤12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198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口腔颌面外伤12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12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相应的临床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以及治疗疗效等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次12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显效83例,有效36例,无效1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9.17%。结论对于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应首先给予其相应的急救处理,并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给予患者清创缝合以及复位固定等相应的临床治疗,进一步提升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感染及死亡的发生率。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临床治疗
  22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80-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据调查显示,因交通事故导致口腔颌面外伤在所有颌面外伤中约占24.2%-35%,此外,口腔颌面外伤的发生率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年龄以及性别特征。口腔颌面主要位于人体暴露部位,口腔颌面外伤在头面部外伤中较为常见,严重时,常伴有其他器官的损伤,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对于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12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年龄在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3.64)岁;本次所选患者致伤的原因:交通事故42例,意外跌伤33例,工伤事故29例,打架斗殴16例;本次所选患者外伤的类型:单纯的软组织损伤患者71例,占59.17%;其中,14例为软腭部损伤,57例為唇颊部损伤。颌骨组织损伤患者37例,占30.83%;其中,上颌骨骨折6例,下颌骨骨折14例,上下颌骨联合骨折7例,牙槽骨骨折8例,颧骨颧弓骨折2例。12例伴有复合损伤,占10.00%。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应首先给予患者急救处理:及时了解患者受伤的时间,观察患者有无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窒息或大出血等现象。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联合相关科室协同会诊,并及时给予患者止血、降颅压、抗休克以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共同救治患者的生命。同时,还应检查患者口腔及颈部损伤组织有无因出血、水肿、分泌物阻塞呼吸道的现象,若有,应对其进行处理,解除患者呼吸困难现象;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其次对于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应严格按照外科处理的原则,对其进行清创和缝合;对于与窦腔联通的软组织损伤,首先需将其关闭,然后采用软组织将暴露的骨面进行覆盖。最后对于骨折的部位进行复位并固定:对于上下颌面骨骨折可行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但在复位的过程中,需确保上下颌牙齿咬合关系正常;对于伴有复合骨折的患者,可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内固定进行治疗,也可采用手术钛板固定辅以牙弓夹板外固定治疗。
  1.3评定标准临床治疗后,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复查和随访,对其治疗疗效进行评定,其中,显效:患者口腔颌面部的外形恢复较为良好,且张口度以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经X线片显示患者的骨折线对位较为良好;有效:患者颌面部的外形有所好转,张口度以及咬合关系基本正常,X线片显示患者骨折线对位稍有偏差;无效:患者伤口愈合出现明显错位,咬合关系出现异常现象;置入的钛板以及肽钉等需手术才能取出;骨折的愈合不良,需再次手术进行复位和固定,发生以上现象之一均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组例数×100%。
  2结果
  本次12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显效83例,有效36例,无效1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9.17%。
  3讨论
  口腔颌面外伤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等带来严重的影响,这是由于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所致。口腔颌面和颅底密切联系在一起,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上端;除此之外,口腔的外部有唇,而内部有舌以及低软组织等,一旦出现口腔颌面部的损伤,常会引起急性的颅脑损伤或颅内出血等。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尤为重要。
  在对口腔颌面外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遵循治疗的原则,树立全局观念。首先,应根据患者致病的原因以及类型,对其进行严密监测和观察,判断患者有无出现休克、呼吸道阻塞等现象;并联合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尽可能的抢救患者生命。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其损伤的部位以及生理功能选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行对症治疗。在对口腔颌面软组织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把握好处理的时间以及清创的彻底性,通常情况下,受伤后的6-8h之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机。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早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和固定,并确保患者咬合关系的正常。术后,还应在24h以内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进而减少术后感染率的发生,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
  本次研究表明,12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显效83例,有效36例,无效1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9.17%。由此可见,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较为显著,进一步促进了骨折的愈合。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首先应给予其相应的急救处理;并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给予患者清创缝合以及复位固定等相应的对症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感染及死亡的发生率;且对于骨折的愈合以及外形的恢复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熊战胜.口腔颌面外伤171例患者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1):178-179.
  [2]吕继新,张雪平.口腔颌面部外伤8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12):53-54.
  [3]彭龚.颌面外伤的临床治疗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10(23):1201-1202.
其他文献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数学要在根本上强调概念的探析,概念教学应能融入各阶段的数学课.这是因为,学生只有熟识了根本的数学概念,才可以便于解答题目或是深入理解.在数学课堂上,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诊治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其中包括切口感染的40例产妇列为观察组,另外无切口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本文对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MRI或CT检查特征及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经随访,优良率为98.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MRI,CT检查对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的分型及手术的适应证,确保手术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MRI;C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一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收治的前期被误诊为慢性肾炎的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根据患者的自述与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最终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并给予针对性、个体化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此例患者在确诊后,给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其甲功各项指标逐渐恢复,病情逐渐好转并出院。结论若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检查不仔细、不全面,容易误诊为慢性肾炎等疾病,因此,
维持性血透患者合理饮食是延长其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1]。维持性血透患者要维持机体良好的状态,其饮食就要合乎肾衰患者的代谢水平,即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目的:了解产妇不同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比观察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以头位入院分娩的,有不同心理状态的孕妇486例的分娩结局。方式。结果对分娩充满信
【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给予患者为期18个月的随访,患者骨折均愈合,外固定时间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2个月,愈合时间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10个月,且本组52例患者无一例发生钉道感染、医源性神经肌腱伤、骨髓炎、交感神经反射性骨营养不良、关节僵硬等不良反应。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既能提高学生对课
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时做了一节习题课,孩子们对网格图中的角转化产生兴趣,明确构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他们觉得有格点可依,便于发现,有利于转化角.但是对于求解三角函数的问题
期刊
本文介绍了低干度两相流自然循环并联双通道稳定性实验研究结果。对单通道与并联双通道的稳定性作了比较,研究了进口阻力系数不对称及加热功率不对称对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