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定位刍议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ang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进入21世纪,经济的突飞猛进对于具有专业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种类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从上世纪末到现在,大批职业学校应运而生。职业学校的欣欣向荣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笔者作为一个职校的语文教师,对此却颇有微辞。原因在于,职校语文教育的状况十分堪忧,严重影响职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势必会成为今后职校持续发展的致命伤。据一份针对湖南省五所职校语文教学状况的调查显示,职校学生绝大部分认为语文课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52.9%的人对语文教材不满意,87%的人不喜欢上语文课①。据笔者这些年来的经验,很多职校的语文课堂沦为形式,学生在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煎熬。很多语文教师也心灰意冷,积极性受挫之后只好交差了事。语文教学处于名存实亡的阶段。
  众所周知,语文的重要性是不可辩驳的,对正处于人格成熟期的学生来说尤其意义重大。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尴尬局面,首要解决的就是语文在职业学校的定位问题。
  一.当前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定位的误区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国内职业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定位走入了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语文教育无用论
  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工作技能、也就是学得一技之长的人绝对不占少数。在学生和家长看来,职校的意义就在于能帮助学生掌握一门能够解决饭碗问题的技能,使他们能在社会上立足。诸多职业教育的办学者也是单纯追求就业率,以就业率和毕业生收入作为学校招生的金字招牌。相关材料表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期待也是偏向于就业,比如2004年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就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
  在经济浪潮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席卷下,我们认为强调就业、着重解决生存压力,其本身是正常合理的。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平心而论,强调职业技能、就业率和职校的语文学习并非水火不容。问题就在于,家长、学生和少数办学者过度强调前者,急功近利,进而把语文学习完全忽视。在他们看来,语文学习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够用了。在职校学习语文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占用专业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被笔者称为“语文教育无用论”。
  以上这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直接后果就是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地位岌岌可危。很多不同职校的同行反应,他们作为语文教师的地位日益不保。细问之下发现,有些学校的语文课完全没有学生听,又没有硬性指标(如升学考试的压力等),结果发展到完全开不下去的地步。这种情况反过来又影响了语文教师的课堂情绪,使课堂质量大打折扣。还有些学校干脆让语文老师身兼数职,除了本职工作的语文教育外,或者负责班主任工作,或者成了就业指导老师,或者担任学生心理辅导老师。而不少语文老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不务正业”。在这样的环境下,语文教育无用论在职校甚嚣尘上,愈演愈烈。
  误区二:语文教育工具论
  职校中流行的另外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语文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完全处于附属地位。受北美的CBE教育思想和DACUM教学方法的影响,职校的教育安排,包括语文课的安排,全部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预期职业来制定。对定向职业有帮助则取之,没有帮助则舍之。这就犹如一个挑食的孩子,吃东西只管一时的口感,完全不理会营养和健康。职校语文教育存在的意义只在于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以便将来能找个好工作。这种极端功利的想法和做法,最终导致了本来已经被边缘化的语文课进而沦为了找工作的工具。
  在此种状况的支配下,语文教育就被简化成了“语言”和“文字”的教育。语言方面无非突出应用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文字方面则是偏向于识字和书法。应用文写作是为了应对面试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自荐信、会议记录等等。表达能力的训练则是为将来更好的把自己推荐给应聘方做准备。这种语文课堂的教学,被抽离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舍弃了优秀作品中饱含的生活经验和哲理,进而简直变成了一个工作技能的培训。
  无论是无用论还是工具论,这两种误区的罪魁祸首都是社会对就业率的专注和期望。正如有些老师无奈之语:“就业率成了职业院校的生命线,没有就业就没有生源,就业率成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试金石,专业的存在与否全取决于就业率的高低。②”而其内在原因无非是功利主义横行在作祟,其目的都是为了眼前利益。
  二.语文教育的目标及正确定位
  在讨论了对语文教育的两种错误定位后,如何给语文教育一个正确定位,就成了笔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职业学校中语文教育存在的真正意义。
  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先生曾明确地指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虽然两位专家的说法不同,但其实质却不谋而合。归纳起来,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培养综合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掌握生活、学习和交际工具三种效果。这三种效果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应该当作大学、中学和职校在内的所有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
  当然,职业学校的语文学习除了要保证以上的目标外,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特征。它既不像大学中文系那样要求系统和深入的学习效果,也不像中学语文那样还要接受考试检测,作为是否能继续学习的参考标准。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下发的《技工学校语文课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学习其他学科、启发思维、开拓视野、提高思想道德与文化科学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适应今后就职岗位的需要有着重要的意义。很明显,职校语文学习应该有着一定的职业针对性,即语文学习应该提供给学生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效果和行业操守。
  总起来讲,职校语文教育的几种目的可以分成两类。其中,掌握生活、学习和交际工具和培养实践能力都可以概括成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目标。综合素质,人格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则属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目标。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技术与职业教育设计为“成为每一个人的普通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解科学技术、职业领域和人的价值以及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打下基础”,“允许个性的和谐发展,培养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培养理解、判断、鉴别和自我表达能力”③。其中也包括了对职校学生职业性和素质性的要求,正好符合我们以上讨论的语文教育的目标。
  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职校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犹如鸟的双翼,缺了任何一个都飞不起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④
  某著名CEO也说过,一个员工的技能素质决定的是这个员工合格不合格,但非技能素质决定的却是这个员工优秀不优秀。当前科技发展导致的综合性、整体化趋向使得分工的精细化与行业的互溶同时存在,新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劳动力出现了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自由流动。片面强调工具性目标而忽略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前面提到的语文教育工具论的做法,培养的最多只能是一个合格的工匠,一定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新职场。如果忽略前者,则跟一般中学语文教学没有两样,失去了职校语文教育的独特性。
  认识到语文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之后,我们就很容易看出前文所列举的“工具论”和“无用论”的错误所在。
  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一点建议
  如何改变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并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效果,是所有职校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讨论。
  首先,必须在认知上改变以往大家对语文课教学的看法。尽量在学校领导、学科教师、各年级学生之间提出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可以针对其功利心理,把那些因为整体素质而导致工作成绩出类拔萃的个人当作典型案例,进行大力宣传。同时在政策上加大语文课课堂的评价监管力度,提高语文课的测试要求。
  其次,提升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综合素质的体现,除了依靠教材中某些优秀的文章外,教师的个人导向作用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教师自己不注意言谈举止,品位堪忧。言行举止就表现在平时的课堂上,成为学生不良行为、思想的接口或模仿对象。综合素质教育很多情况下不能依靠口舌之力来实现,它需要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这就需要教育者自己平时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此外,无论是学校的科系还是语文教师,都应该把精力放在语文课堂的设计与开展上。教师既要以教材为中心,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除了选讲一些文字精妙、思想丰富、内容实在而有趣的文章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把听说读写、辩论、演讲等与之相结合。只有语文课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提升,从而达到职校语文教育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①蔡滔《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初探——由湖南省职业院校千份问卷调查引发的思考》J.《现代语文》2008.6。
  ②刘中平《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面临困境的外部原因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11。
  ③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1999.4。
  
  倪燕燕,江苏南京市下关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本文编校:郑利玲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完善的教育体系下,目前我国在教育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文中指出了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提出了建立全面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使教育达到本来应该达到的目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 教育体制 人才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111-01    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我国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
随着全民网络时代的到来,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内容及方式也悄悄地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如何把握好时机,引导学生健康地阅读,让学生的阅读之路走得更远更宽?  一、影音介入,推动文字阅读  引导低年级孩子课外阅读起步时,可以先带着孩子读一些画面唯美、意境深远、想象奇特的绘本,打开孩子阅读的兴趣之门。同时精心选择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朗读网站,让孩子们听经典作品,一年级时多听听童话故事,二年级时可以多些名家童诗,
期刊
把柴米油盐和书放在一起显然有些不伦不类。对一些人来说,书是高雅圣洁,气宇轩昂的,和卑微、琐屑的柴米油盐风马牛不相及;对另一些人来说,柴米油盐是实实在在,不可或缺的,而
自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自主化教学掀起了阵阵热潮,并且形成了一种无可逆转的发展态势。  笔者认为,开展小学语文自主化教学应以如下三种环节为抓手:  一、立足课前预习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绝不是在做“诗外功夫”,而是积极推动“课堂教学窗口”的有效前移。做好课前预习,这本身就是在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按照正确的方式方法来理解课堂教学评价,才能够适应课程改革,才能不断的提高
【摘要】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设置模式,并就课程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材选编及测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 提高阶段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112-01    教育部自2004年启动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
语文自学提纲导学围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课程目标解读、自学提纲导学三大规律、自学提纲导学学习方法”确定为三大基石,探讨一条以“准备—寻找—发现—概括—检测”为基本思路的自主学习的基本模式;同时给学生以简约的可操作的语文“学习公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确学习思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用“霸权”的减法换“平等”的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石一:语文课程目标解读  学习课程目标、细化课程目标
期刊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由于听说读写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点培养的目标,而阅读则是这四项能力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阅读教学,并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不断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阅读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为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现语文素养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让语文素养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土壤中自由生长呢?  一、以导学案为前提,在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和探究平台。它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期刊
【摘要】在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特色决定生存”已经成为共识,如何处理专业扩张与特色建设的关系是每一所大学面临的难题。本文结合石油工程专业的特点,对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思路及方案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特色专业 专业建设 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11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