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情境中更好地学习美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_to_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知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美育成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育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感知和领会美的能力。他说:“感知和领会美,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是审美素养的核心。”
  一、情境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只重视培养幼儿的美术技能,重视活动结果,而忽视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造成了预想、努力与教育结果的不一致。通过学习新《纲要》,我们意识到,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态度,可以萌发幼儿从事美术活动的愿望,激起他们实现愿望的努力。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也是孩子进行有效学习的保证,能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的情境,是诱发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孩子的探究活动就有了保证,美术活动不再枯燥乏味,他们会沉浸在游戏和童话世界里。
  (三)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
  美术活动不是枯燥的,而是和生活相联系的。在绘制冰箱时,我先让孩子了解自己家的冰箱是什么样的,在保鲜柜和冷藏柜分别放了哪些东西,第二天绘画时,孩子都显得很兴奋,知道冰箱里放了哪些东西,有些孩子画了很多,觉得很开心,没有一个说:“老师我不会画。”在绘画中既学到了本领又丰富了生活经验。
  (四)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要善于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诱发孩子的创造动机,使孩子积极地投入创造性学习中。
  (五)分散绘画难点。
  孩子的能力毕竟有限,在绘画中当幼儿遇到难题时,老师需要动脑筋思考怎样让孩子觉得不难,分散难点是一个好办法,即将步骤一一分解。如在画虾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一个瓜子尖向前,尖前再画几根线,尖的两边画小点,小点就是虾的眼,月牙画在瓜子后,从大到小向后排,三个瓜子尖对尖,两根长须向后弯,两条大腿分两边,两个尖子在顶端。”孩子们一边念,一边画,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虾就完成了,而且没有一个孩子觉得难画。
  二、如何在幼儿美术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情境。
  多媒体课件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符合启发性原则,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激起幼儿再操作的愿望。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积极性,而且改善了教学环境。
  (二)联系实际生活,展示真实情境。
  创作源自生活,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在开展“我喜欢的蔬菜”的美术活动中,我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蔬菜,孩子们对蔬菜的形状、颜色都有了很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幼儿体验不断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开展课堂活动,表演体会情境。
  教师应该设计带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内容。在《吹泡泡》一课中,我带孩子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孩子们兴奋极了,跑来跑去追泡泡,对所学内容有了真实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具体的影像。通过提问,孩子对泡泡有了更具体的了解,画时更加如鱼得水。由于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绘画活动前仔细地观察,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画面内容更丰富多彩。
  (四)运用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情绪与效果。在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生动的故事情节创设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教幼儿画青蛙,运用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创设情境效果很好。因为这个故事的情节既生动有趣,又对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外形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幼儿在充满情境的听故事过程中兴趣浓厚,不知不觉中初步了解了青蛙的外形结构特点,为下一步实践奠定了基础。幼儿对画青蛙充满信心,主动地创造表现。
  (五)在游戏中创设情境,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对游戏兴趣浓厚。抓住这个特点,我把游戏情景融入到绘画教学中,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如《有趣的手影游戏》中,教育目标是引导幼儿用轮廓线代替图形组合画出各种手势动作,应该说这个技能对孩子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创设游戏情境导入,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活动中,我与幼儿一起做手势游戏,让手说话,比一比谁说得最多、最好,再请右手当画家,左手当模特,把“话”记录下来。孩子们在摆摆、数数、看看、画画的过程中,将原本枯燥的临摹手势动作转化为手势游戏,在相互启发下获得表现多种不同手势动作的机会,形成内在的积极情感体验,变教师的预授为幼儿自身的需求,显得非常轻松活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在其他情境中学习更容易。
  总之,在幼儿美术教学中,以上各种设计方式相互结合,灵活运用,幼儿兴趣浓厚,更有利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知识、技能、品德有机统一,平衡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启动及不断深入,我们深感以学生为中心,伴随着多样活动的课堂教学其实并没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需要认真观察课堂教学并仔细分析:我们的教学模式是否有效?
我们很多成功的企业,往往是在大的趋势到来之前,企业的老板或者说企业的决策层已经看准了趋势并下了大赌注.如果你仅仅熟悉了模式赢利的趋势,而没有找到可以操作的模式来实现
期刊
刚踏入校园的幼儿很多事情都不懂,恰恰好奇心很强,什么都想弄个明白,这就使得幼儿在这个启蒙阶段不可避免地需要学习许多知识和技能。但是,幼儿接受知识、技能教育必须适度,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健全地发展。3至6岁的幼儿正处于创造力、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儿的想象到中班已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成分,到大班创造性成分比较明显与普遍,在绘画中已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成分。绘画在幼儿园美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究CT与腹部X线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的原则选取2011年8月到2015年8月曾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2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新课改要注重启发式教学的运用,以此来因势利导,提高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达到教学预期的成效.笔者认为每节课的前五分钟是抓住学生心理需求的重要时刻,我们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研究儿童急诊抢救的临床特点和总结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8年6月,选择来我院急诊科室接受急诊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方便调查本文选
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