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幽默中的悲剧意识要点分析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7703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老舍是我国著名的幽默大师,不过其著作里却同步流露着浓厚的悲剧意识,这类现象可以说和其对苦难民众的悲悯情怀、对丑恶社会现象批判的精神、对人生困境的消极心理等现象,有着直接性关联,不过这正是其能够在我国甚至国际文学舞台上长久矗立的主要原因,即其独特的悲喜交加创造风格。笔者的核心任务,便是深入性探讨论证老舍幽默中的悲剧意识要点,希望令更多的人了解老舍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现实感受,为相关人员写作水平提升,提供可靠的指导性线索。
  关键词:老舍;幽默语言;悲剧要点;成因
  老舍的作品通常都包含语言诙谐幽默、情节丰富多彩等特性,尤其是经过其深刻的悲剧意识渗透作用下,往往令广大读者难以快速抽离和释怀。须知作为社会转型阶段的现代知识分子,老舍继承了鲁迅等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悲剧传统,利用悲悯的情怀针对当时北京市民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刻分析。透过这部分悲剧意识成因进行逐层校验认证,对于今后我们更加科学合理地理解老舍和其作品,有着十分重大的辅助功效。
  一、艰苦的生存环境
  作家的思想和创作,始终都会承受其以往生活经历综合式作用,相比之下,老舍专属的悲剧意识,则主要是其对以往贫苦生活的真实感悟结果。老舍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历史上知名度较高的作家,本身保留着极为强烈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尤其是专属的幽默式风格,是最受人称赞的文学艺术特征。但是老舍的这类幽默风格并非是一蹴而就和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极为长远的探索、发展和成熟过渡过程。而这一切的结果都将以老舍一生缠绕的悲剧意识为先提。须知老舍原本生活于一类社会底层的家庭环境之中,为了更好地校验评估其悲剧意识要点,就必须预先透过其身世和成长经历调查分析着手。
  19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老舍在一类底层满族旗人家庭之中降生,尽管说其父亲任职皇城护军,但是获得的粮饷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正常生活,更为艰难的是,在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父亲偏偏不幸战死,无疑使得原本极为贫困的家庭陷入绝境。老舍的童年蒙受着许多常人无法体会的阴影,因此其随后在诸多文学著作之中都有描述其父亲的死,包括《记懒人》中丧父孤儿的孤单悲苦境遇等。尽管如此,穷困没落的家庭也令老舍很快地成长并且懂得为家人分担压力,这也是其对下层市民产生血肉相融和手足般深厚情感的主要原因。宏观角度观察,老舍著作中出现过许多三教九流之人,但是能够震撼人心的还是非底层市民悲剧人生莫属。
  再就是老舍的幼年求学和成人教育工作历程,更是难以想象的艰辛,这也令其注视到贫民无法正常接受教育的悲凉现状。毕竟处于旧社会之中,能够吃饱穿暖,便是那些长期深陷被压迫、欺凌境遇人民的最大人生理想。在此类理念作用下,当时的穷人将医生为果腹而长途奔波,逐渐变得更加愚昧无知,这种轮回宿命式的人生悲剧势必跟随着他们的儿女不断重复延续。老舍正是深刻的认识到这类细节,才会全方位关注并记录下各类穷苦人民的命运,并且利用幽默语言,實现某类文化批评和国民精神改造的动机指标,这类现象可以说和鲁迅力争改造国民劣根性有着互通之处。
  二、消极的末世心态
  老舍生长在北京,他把一切的深情遐想赋予了这片故土,即便是其身处于济南、青岛、重庆,甚至是纽约,他的心都为北京牵挂。这类现象在其著作中得到很好地呈现,包括北京的一切人事物,他无时无刻都历历在目。这种深刻记忆始终是无法言喻的,毕竟老舍的独特性格、脾气、幽默语言、悲怆情感都是由这座古城赐予的(《想北京》)。透过上述丰富的描述结果观察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分析到,老舍的心灵和血脉一直都和其家乡贯穿相通,这也是构成老舍幽默式悲剧作品的主要形象和意蕴。
  尽管说北京养育并成就了老舍,但是无形之中也赋予其深刻的压力,持续延续之后,老舍的创作开始不自觉地贯穿一种生于末世运偏消的悲凉心态,这便是如今广受学术专家关注的新时代就悲剧意蕴。在老舍心中,朋友被划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主要是深陷家庭经济困境的人,第二类基本上都是其悲剧中的主要角色,他们几乎没有一天能够体验到人生的乐趣,长期经受北京穷途末路般的精神创伤。尽管说在其口中这群人是朋友,可较大程度上却是夫子自道。
  第一,满族下层旗人的一度卑微遭遇。透过民族出身角度观察,老舍是满族下层旗人,这类特殊的身份令其内心变得愈加卑微。透过调查以往史料了解,在近现代我国推翻满清政府之后,开始衍生出强烈的反满和排满的潮流,满人至此遭受汉族人民全面的发泄攻击,被视为当时社会之中最为贫贱的群体。此类盲目的反满情绪,给老舍内心造成不小的挫伤。正是因为屈辱的民族背景和贫苦的家庭环境综合性影响,造成了老舍沉郁内敛的个性,开发出其深入性观察社会的广泛视角,其诸多文学著作也开始凭借幽默语言和深刻悲剧意识的全新特色,衍生出与众不同的哲学意蕴。
  第二,老北京丰厚文化底蕴和魅力的渲染。长期生活在北京这类文化古城之中,使得老舍受到传统文化较深的熏陶作用。不过因为当时整个国家和社会已经濒临衰败境遇,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开始遭受西方现代文明强烈的冲击。而老舍自身已经和北京血脉相通,面对萧条的传统文化景象,难免会倍感失落,特别是在触碰到西方诸多先进文明要素之后,其开始主张凭借思辨的视角进行传统文化审视,而利用幽默式语言揭示传统文化的脓疮并且批评落后的国民性,便成为其悲剧意识灌输传导的主流渠道。而西方列强早已将欺弱和民族歧视等本性显露无疑,这使得老舍更加无法正式并接纳西方文明,文化上的无所依傍,使得老舍这位传统中国人的末世心态愈加强烈,逐渐地过渡演绎成为新时代就悲剧的唏嘘慨叹。
  三、外国文学理念的渗透作用
  自从我国开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作家都开始经受外国文学理念深入性影响,当然,老舍也不例外,否则其见识将远远不能达到如此宽阔,也不可能成为绝佳的小说家。单纯拿《我的创作经验》为例,就可轻易发现老舍独特的悲剧意识,的确受到西方外国文学深入性影响。须知在二十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期间,老舍正值在伦敦大学讲学,其间其将古希腊悲剧和喜剧,莎士比亚戏剧、法国福禄贝尔和莫泊桑等作家作品全部阅览,汲取了十分丰富的文学养分。其中对于老舍影响最为深刻的,则莫过于古希腊和莎士比亚的悲剧著作,其令老舍注视到希腊人活泼和悲郁情感的冲突,以及文艺形式和内容的调谐性,无形之中和老舍沉郁和敏感的气质交互式呼应。孤高的人经常会独自深思并且保留深刻的悲观心理,正是在如此的遭遇作用下,经过逐层转化之后,老舍产生了其对人生的悲剧理念,所以说他更加容易接受西方文学的悲剧思想。这也促成了老舍对人生的悲剧理念,并且会在其诙谐幽默的文学语言创作之中自然地渗透。   首先,老舍的《新韩穆烈德》,在角色性格塑造上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有着互通之处,都认为人始终是长于思想而短于行动。另外,老舍还写了《铁牛和病鸭》、《大悲寺外》等许多关于性格悲剧的短篇著作,其中掺杂着许多莎士比亚悲剧的描写方式。不过细数人物命运和性格刻画方面,对于老舍产生最大启发性的便是但丁和英国作家康拉德。
  其次,老舍在阅读完但丁的《神曲》之后,领悟到伟大文艺的真正意义。因此,在其《写与读》之中,表现出对但丁的无限敬仰和赞美之情。至此之后,老舍开始主张开创灵的文学风尚,即在确保向中国传统文学注入全新血液之后,一改过往单调乏味的艺术审视角度,开始将精力集中投射在一般生活现象解析层面上,进一步将一切社会现象予以映射,最终上升到将人的命运和灵魂作为艺术表现中心的等级层次,力求利用表象世界认证断定不同人神秘的内心世界。在老舍的諸多文学著作之中,我们可以由车夫的内心状态窥探到地狱的实际状况,无形之中令其貌似幽默作品的悲剧内涵愈加深刻。
  最后,在康拉德的文学著作启示作用之下,老舍开始掌握了凸显故事性的叙事模式和描写人物景致的要诀,即在编写小说的过程中,要注重描写人物,同时借助景物氛围的描写来渲染相关角色悲剧的命运,包括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祥子等。归结来讲,在人物内心灵魂揭示层面上,康拉德的作品对于老舍幽默中的悲剧意识贯穿融入,有着莫大的影响效用。
  透过以上诸多描述可以判定,老舍是一类保留极强创造实力的文学作家,尽管说其长期自学并吸纳了西方文学的理念内容,不过其思考模式始终存在独特性,毕竟盲目地模仿别人言行,最终将丧失真正的自己。他始终坚信走出自己的路,在融入诸多深入性体验和独特性思索内容基础上,必然会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老舍幽默式悲剧作品,这可以说为我国文学民族化改革发展,创造了极大的辅助支撑贡献。而现实之中,作为一类饱含社会忧患和责任感的优质化作家,老舍并未完全限定在个人悲剧命运的思索之中,而是愿意站在人性的角度上进行一切现实状况严密性审视和客观性评价描述。就是说,其凭借独特幽默的描写方式,彰显出悲剧的品格,将悲伤隐藏在嬉笑怒骂等嘲讽性情境之中,这种一半恨和一半笑的世界观,加上温和与宽厚的幽默讽刺工艺,彼此交互式作用之后衍生出老舍作品独特的悲剧意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文学历史舞台之上,老舍是继鲁迅之后又以为敢于揭示中国人民内心创伤的伟大作家,其可以说一生都忙碌于直视人生一切悲剧,并且为民族和国家兴旺奋斗的事务之中。具体来讲,老舍将鲁迅的“将人生有价值地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创作准则,其悲剧意识之中也融入个人特殊的人生和现实感受。老舍从小经历着穷苦的人生磨练,观察到许多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加上西方国家文学理念的渗透作用,使得其幽默中的悲剧意识得以快速成型,最终为其创造的成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万鹏.生命悲剧意识和文化悲剧意识的交织——老舍悲剧意识的精魂[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5):144-157.
  [2]吴小美.悲剧美:老舍精神与艺术之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8(11):99-110.
  [3]张琦.老舍小说中的北京民俗描写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
  [4]连欢欢.论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D].陕西师范大学,2013.
  [5]齐荣胜.老舍创作中的幽默、讽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运用文新批评的本细读理论,从结构、语义、语法等方面研究加勒比女诗人洛娜谷迪逊的抒情诗,以挖掘诗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诗人的诗学思想。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期刊
摘要:对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中获奖的第一人称作品进行分析,并结合叙事学中的视角理论来深入研究。叙事学中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叙述视角分为“回顾性的叙述者视角”和“经验性的人物视角”两大类,“经验性人物视角”下面又分为两个小类“主体视角”和“见证人视角”,通过分析这些视角在文本实际操作中是如何运用,探究这种叙述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关键词:第一人称小说;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视角  小说人称分类有三种:人称可以分
摘要:通过对当代藏族母语文学创作的历史回顾,总结当代藏族母语文学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文化生态多样性特点,探究了多元、持续、和谐共存的藏族当代母语写作现状。  关键词:藏族当代文学;母语写作;多元文化  众所周知,在全球化日益冲击的今天,文学创作环境、文学创作要求和文学创作心态,都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把许多少数民族文学投放到整个中国文学和文化全球性的语境中,就会发现不少民族传统书写的传承面临着“
摘要:李氏唐朝本身有很多胡人的血统。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独孤皇后不是汉族,是鲜卑族。有学者考证,当时的少数民族婚姻关系比较原始,女性地位较高而所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少,女权的地位非常高。正因为女性地位高,丝毫不输于男性,唐代在中国的历史上出了空前而且绝后的一位女性皇帝——武則天。在男性的权力结构已经十分稳定的时代当中,武则天绝对不仅仅是靠着个人的才气或者天分晋身女皇的,而是那个大时代环境对女性的尊重,是
1920,30年代,中韩两国的现代诗人经常把故乡描绘成乌托邦的景象,这一现象不仅仅反映着动荡时期现代人的故乡意识,还暗示着时代背景和都市生存环境对诗人故乡意识造成的深刻影响。
摘要:文字起源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研究文字起源和形成,首先要弄清楚文字个体和成熟文字系统这两个概念。同时研究文字的起源,不能仅仅局限于产生后的文字,而要研究文字产生的全过程。此外,文字起因于社会需要,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对于文字到底起源于契刻符号还是图画,仍旧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文字起源;文字个体;文字系统;前文字;契刻说;图画说  文字起源,是文字理论的基本问
摘要:为了探讨16世纪中西文化表现出来的追求爱情、反封建思想、争取婚姻自主的思想共性,文章从分析比较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女性题材的剧本入手。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正是从人文思想这个独特角度出发来揭示女性问题、性别关系问题,也正是凭其对人性的提升和基于女性发现的这种难能可贵的人文理想,使得他们的文学作品能够在历史的长河里,超越时代而具有永久的文学历史地位和美学价值。  关键
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1899-1984),法国当代作家,诗人和画家。1931年,米修旅居亚洲,并在中国逗留八个月,之后写下作品《一个野蛮人在亚洲》。中国对米修影响深远,米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