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中国经济的新兴力量

来源 :科技智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pi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从一个陌生的概念到真实的产业形态,经过2006年一年的火热升温,“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深入走进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又一个新经济增值点。
  但是,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当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并非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的前身是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精髓是“创意”,文化可创意,一切皆可创意! “创意”才是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文化需要创意,中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国的城市、企业等更需要创意。创意产业正在更广的范围、更深层次影响着中国的经济进程。
  那么,创意产业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创意产业在各国的发展情况如何?我国的创意产业取得了哪些成果、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的重点举措是什么?解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把握创意的精髓、拥有创意的核心能力,用创意的方式时时反思我们每天的现实工作,并不断发现新的亮点与乐趣。
  
  “创意产业”:思想创意+越界整合十产业化运作
  
  ■如何定义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创意经济(CreativeIndustry,Creative Economy)或译“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早在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P.Romer)就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但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的创意产业理念的明确提出者是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1997年5月,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振兴英国经济,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这个小组于1998年和2001年分别两次发布研究报告,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另一位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The Creative Economy)一书中,进一步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每一类都有自己的法律实体和管理机构,每一类都产生于保护不同种类的创造性产品的愿望。每种法律的保护力量粗略地与上述所列顺序相对应。霍金斯认为,知识产权法的每一形式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应,加在一起“这四种工业就组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Howkins,2001,xiii)。在这个定义上,创意产业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中非常庞大的部门。有版权的产品(书籍、电影、音乐)带来的出口收入超过了像汽车、服装等制造业。正如霍金斯所说,“拥有主意的人开始变得比使用机器的人能量更大,在很多情况下,甚至胜于那些拥有机器的人。”霍金斯为创意经济所下的定义有不少优点。它为确定一种给出的活动是否属于创造性部门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又一致的方式。创意产业依赖于知识产权的国家强力保护体系。通过界定创意部门,霍金斯避开了该职业的性质是否有创造性这一潜在难题。对霍金斯来说,“印刷书籍和摆放舞台布景的人与作者、舞台上的表演者一样都只不过是创造性经济的一部分”(Howkins 2001,xiv)。霍金斯的定义将不同种类的创造性在同一个题目下放在了一起。像在英国、欧洲、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政府资助的信息技术创新所证明的那样,促进以知识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有许多交叉点。“创意产业”这一术语是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创意产业在这个意义上被用来区分传统的受赞助的艺术部门和通过知识产权的产生和开发而具有创造财富的巨大潜能的文化产业。
  英国是创意产业的发源地,来自英国经济学家们的定义,给出了我们从“创意”到“产业”的一条清晰路线,这就是:创造性——被知识产权法所支持——形成一个巨大产业。在这个原发性定义中,我们发现,创意是新知识、新技术产生的源泉,新知识、新技术生成创造性的产品,进而产生新的商业价值,因此,“创意”是经济与产业价值持续增长的源动力。
  
  ■创意产业的精髓是什么。
  “创意产业”这一全新理念的出现,带给了我们很多新的启示,尤其是对原有作业形态、作业方式的反思,创意产业的思想精髓对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
  
  ■让“创造性”成为产业与经济核心。
  创造性是创意产业的生命线。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产业都需要创造性,那为什么还要提出创意产业呢?在一些传统的行业或领域中,创造性只是一种附属品而不具有产品的核心地位。同时这种创造性或创意还是相当普泛化的。而按照后标准化时代的创意理念,创意或创造性成了特指的产业方式的核心。它成了当代产业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的设置,并决定了产业的性质,由此决定了产业的管理与操作。
  创意经济的先驱是著名德国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得(Joseph AloisSchumpeter,1883—1950),早在1912年他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在他逝世40多年后,他当年率先创用的“创造性破坏”、“创新”以及“企业家精神”等三个关键词,很快成为了美国、甚至全球主流经济论述中的重要核心概念。
  如今,“创新”、“自主创新”也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词。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产业的价值含量,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创新”。创新可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产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创意产业;也可以成为产业中的一个独立环节(或部门),但与以往不同,它必须上升到组织的战略高度,有独立的形态和完整的运营机制,持续作用于组织实体、产生预期价值。
  
  ■“越界”,创意与增长点的主要来源。如何实现创意,富有创造性的思想从哪里来?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通过“越界”,寻找新的增长点,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且通过在全社会推动创造性发展,来促进社会机制的改革创新。
  那么,“越界”又是怎样实现呢?目前,在国际上有一种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意产业观念将创意产业与雇佣人员数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联系起来,并将创意产业界定为雇佣大量艺术、传媒、体育从业人员的产业。在相关研究里,任何产业的创意工作的雇员超过10%(等于比平均值高一个标准差)即被定义为创意产业。
  在这里,创意产业有三个基点,一是它与文化——艺术、设计、体育和传媒行 业相关;二是它是新创业的、有新的文化创意和运作方式的企业;三是从事创意工作的雇员超过先前同类行业10%。
  从以上观念中,我们可看出“越界”包括了行业领域的越界、人才专业的越界、运作方式的越界等等。“越界”实现了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多学科知识间的交流互通,而新的事物大多是旧事物的重新排列、组合,两者交互而生。
  通过“越界”或者说“异业”整合,创意产业,为“创新”提供了必要资源和实现条件。
  
  ■赢利最大化,创意产业的最终目的。
  赢利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模式下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但如何合理合法的赢取高额利润却有很大的学问。并非投资越大就会赢利越多,也并非小企业就不能赚大钱,关键在于赢利的思路和方式,这就是创意。只有把创意融入产品设计、制作、推广、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创意来分解重组产业链,并实现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超越,企业才能获得利润的成倍增长。就此而言,创意产业是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换成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业。
  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核心,但决不是炒概念,而是将好的创意变为核心技术、内容产品,提供给最需要他们的人。创意产业的最终目的是赢利最大化,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创意本身应形成完备的产业链,从创意的研发、生成到规模化推广,每一步都需严格规划与管理,合理调配各种内外部资源、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创意的原创力必须依靠知识产权的开发、运用和保护,没有知识产权的开发、运用和保护,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创意产业和创意者阶层形成。
  综上,简单概括一下我们对创意产业的终极理解:即,将创新作为第一生命线,通过越界整合获得强大的创造力,通过产业化运作将创造力转化为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创意产业”:跨时代意义的全球性实践
  
  大约在五、六年前,世界上还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在当代信息社会里,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命运会这样紧密地联系甚至取决于资源与产品形式的创意能力,很少有人能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创意人力资本的价值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在今天,这已成为一个基本事实和发展趋势:创意产业已在全球范围内风起云涌,成为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伟大实践运动。
  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服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席卷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以各自独擅的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展现了一幅创意产业全球蜂起的热烈景象。从国际上创意创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这些走在世界前列国家的创意产业发展特色及未来动向,对于作为世界制造业加工业大国从制造型向创意型发展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创意在英国: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先驱者
  英国曾经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后来失去了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如何调整国内产业,获取更高的附加值,为国内劳力找到更好的职业,是英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布莱尔1997年当选英国首相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这个特别工作组于1998年和2001年两度发布研究报告,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伦敦将创意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市长肯·利文斯通认为,创意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英国,2000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超过500亿英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9%,年增长率是其他产业的3倍,达到9%;提供岗位115万个,占总就业人数的4.1%。
  根据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2001年发表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CreativeIndustry Mapping Document),当年英国创意产业的产值约为1,125亿英磅,占GDP的5%,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1997至2001年,创意产业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2001年,创意产业占总增加值(GVA)的8.2%。创意产业出口方面,英国2001年的出口值高达103亿英磅,且在1997~2001年间每年约有15%的高成长率,而同期英国所有产业的出口成长率平均只有4%。伦敦已将创意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市长肯·利文斯通更是认为创意产业将成为今后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英国政府力图推动英国经济转型升级、走向创意经济时代的同时,企图促进伦敦成为创意城市。
  2002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达809亿英镑。十年来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创意产业增长93%,显示了英国经济从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的转变。以增加值计算,软件自2002年取代服装成为最大的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是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2002年,创意产业行业内约有122,000家公司在“部际商业注册机构”注册,到2002年6月,创意产业雇佣总人数为190万,其后继续增长,成为该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2003年,英国首相战略小组指出,用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一年中伦敦的境内外游客在艺术文化方面的花费超过了60亿英镑。政府对创意产业采取了税收优惠等政策性扶持。创意产业成功推动了英国出口,有效地抵补了货物贸易逆差。
  
  ■创意在美国:让创意成为新经济的核心和动力。
  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是新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没有创意,就没有新经济。阿特金森(Atkinson)和科特(court)1998年明确指出,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及创意为本的经济(The New Economy is a knowl-edge and idea based economy),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美国人发出了“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宣言。早在1992年,当微软超过通用的时候,《纽约时报》就评论说,微软的唯一工厂资产是员工创造力。比尔·盖茨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
  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IIPA)在《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1999年报告》中详细叙述了包括电影、电视、家庭录像、商用软件、娱乐软件、图书、音乐和唱片在内的创意产业在经济上对美国 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贸易所做的贡献。这份年度报告指出,1997年美国版权产业净产值为3484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3%。在1977~1997年间,核心版权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达到6.3%,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2.7%。在这20年间,美国版权产业就业人口翻了一番,达到380万人,占美国就业人口总数的2.9%,平均年增长率达到4.8%,而同期美国经济就业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1.6%。1997年美国版权产业从国外销售和出口中创利668.5亿美元,超过了包括农业、汽车、汽车配件和飞机制造在内的所有主要产业。据统计,到2001年,美国的核心版权产业为国民经济贡献了5351亿美元左右,约占国内总产值的5.24%。
  
  ■创意在韩国:政府强力助推文化与创意产业发展。
  韩国政府从1997年开始对创意产业这一新兴产业进行扶助性介入,尤其注重向电子游戏、音乐及电子网络等新产业倾斜支援。2003年其影视、音乐、手机及电子游戏4个产业都有二位数的增长,出口额首次超过钢铁。韩国自称已跻身世界文化产业5大国之列。当年世界第三大钢铁企业——韩国浦项制铁株式会社大门上的标语是“资源有限,创意无限”。
  韩国认为,工艺与文化观光产品、美术作品、艺术表演等传统艺术领域需要厚实的文化或文明基础,而游戏产品、数码与游戏内容产品、卡通人物则属于新兴的文化产业,伴随新兴的技术或新的经济形态而产生。
  韩国把通过新的资讯技术与文化创作相结合,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称为“文化与内容技术”(cultural andcontent technology),简称“CT”是韩国极力推动的六大创新技术领域之一。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开始将资源投入到资讯、娱乐产业等与文化相关的产业。在文化产业的人才、研发到完成生产后的国际行销等一列环节进行协助和辅导,为韩国文化产业兴起做了准备。
  1998年,韩国政府推动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创新企业发展政策,其中包括税制、资金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对创新企业的支援。税制支援包括:创新企业原则上两年内免除各种税务调查,两年内免除75%不动产取得税,5年内免除财产税和综合土地税,6年内免除50%所得税。
  1999年至2001年韩国政府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韩国创意产业中,电子游戏产业相对成功,韩国采取的政策性措施有:A、重整政府、协会、电子游戏厂商之间的关系;B、促进民间投资电子游戏产业;C、强力保护具有传统文化的产业,D、成立韩国游戏产业开发院;E、推行多媒体分级制度。
  2001年,韩国设立文化产业振兴院,致力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对创意产业的法律法令支持上,1997年起,韩国制定《创新企业培育特别法》,针对数字内容等新业进行激励。1999年,韩国国会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明确推进文化、娱乐及内容产业的发展。同时,韩国还制订了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政策法令,如制订电子游戏产业的相关政策法令,修改与之相关的声音、录像、电子游戏产品的相关法令。
  作为对一种风险产业的支持,韩国加大了文化产业预算。1997年前,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投入的资金不过1000多万美元,占当年政府总预算的0.02%,此后逐年增长。2003年,此项投入已达到1.58亿美元,占当年政府总预算的0.17%。1998年起,韩国对创新企业实行资金援助。通过税制上的优惠,吸引机构、法人和个人的资金流向创新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按照“集中与选择”的原则,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在经费上确保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投融资方面,韩国还设立了专项基金。国家设立多种专项基金,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并运作“文化产业专门投资组合”。这是以动员社会资金为主、官民共同合作的投融资运作方式。文化产业振兴院2000年至2001年两年期间,成功运作“投资组合”17项,共融资2073亿韩元(政府350亿,民间1723亿)。
  
  ■创意在丹麦:大力促进文化与商业的广泛互动
  在北欧,丹麦政府是特别关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家。政府选定了电影、音乐、新兴媒体的内容生产作为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重点领域,并针对欧洲过去文化福利化的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企业化。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政府非常重视促进文化与商业之间的互动,提出了五大政策方向:第一、为文化领域的风险事业和资本提供更为有效的市场;第二、无论是在文化领域或者是在艺术领域与工商企业之间的界限,都有助于知识和能力的取得,并且进行研究;第三,在丹麦的文化产出和区域文化策略之间产生更大的全球远景;第四、通过更透明的市场机制和更清楚的文化规范,为文化界产生有效的市场;第五、建立文化和社群之间的新接触点,使他们能够撤除心理及结构上的障碍,不至让双方更密切的行动受阻。
  丹麦政府还采取了若干优先策略和相关作法。包括:开设音乐人的训练课程;改善艺术主题和产业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文化企业家创立新的环境;就输出的动力与文化界开展对话;创建艺术网络,开辟视觉艺术的入口网站;进行艺术和产业之间互动的研究和促进;建立文化合约以及艺术与工商界领导人之间的伙伴关系;建立产业和艺术领导人之间的接触网络。
  政府同时积极地与贸易联盟、业主联盟、文化业以及商业圈进行讨论,通过并提出多项创意提案,在艺术界和商业之间架起桥梁。丹麦政府选定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重点项目如欧洲文化城(Copenhagen European City ofCulture)、文化桥梁(Culture Bridge)、奥瑞桑桥梁(Oresund Bridge)等重点项目的投资,大力强化哥本哈根的文化优势,使之成为国际瞩目的文化产业文化旅游名城。
  在政策法令上,丹麦政府为新媒体的内容制作拟定相关条款,以建立一套欧洲的基本框架。政府通过相关措施,为电影和媒体争取创投资金。推动建立区域化的电影基金,鼓励电影产业发展。丹麦政府还为丹麦文化创意产业的出口企业争取信用贷款,并为文化产业全国性国际性会议、事件或活动积极筹措基金。
  
  ■创意在澳大利亚:为创意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澳大利亚政府1994年发布第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力推创意产业概念,希 望将澳大利亚构建为一个创意国度(Creative Nation),使之通过创业产业和文化机构来表现澳洲认同与澳洲特色;将创意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加以实施,成立了布里斯班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作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直接支持的国家级创意产业振兴机构;努力以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带动民间资本进入,实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孵化产业主体,主导产业发展。在澳大利亚,1999年创意产业已占GDP的3.3%,就业人数34.5万人,占就业人口总数的3.7%。
  澳大利亚政府从1990年代后期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结合起来的概念。将艺术、歌剧、音乐剧、电影、电视制作、互动游戏经及数字内容等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对所谓聚落取向进行了研究,发现聚落取向是一种从传统的文化工业层面扩展到诸如软件发展、工业设计与分布式运算的范畴;它的重点在于培养商业能力,不仅关注文化产品,而且通过对内容产业所需要的创造与创新能力的重视,弥补了文化政策的不足之处。近10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采取的政策为:第一,在全球化趋势的带动下,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逐渐朝着不再被政府直接赞助的方向发展,文化组织需要面对自给自足的压力;第二,以产业为基础,在政府的文化政策趋向上,推动文化行业的企业化理念。澳大利亚文化发展政策主要有两在层面;一是使多元文化和地方社区有机会提出文化发展的规划;二是文化发展计划主要是由跨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强化持久性的文化活动。
  在投融资方面,政府投入大笔经费与学校、商界合作开发创意产业特区,通过澳大利亚商业艺术基金会(ABAF)这个具有半官方色彩的机构作为公私部门沟通的平台,引导创意产业的发展。传播、信息科技暨艺术部给中央政府提供具有策略性的政策建议,引荐一系列澳洲联邦奖助金、支付款项和奖励方案,以支持传播、讯息科技、文化和运动各部门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新兴的数字文化产业,澳大利亚各州政府、省政府、区政府各投资3000万美元,用5年以上时间来发展数码内容、服务与应用软件。
  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在发展创意产业方面各具特色,但也有些共性特征可供我们借鉴:
  第一,将创意产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理论研究、组织实践、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植。
  第二,依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清晰的产业发展规划、配备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持续跟踪、改进,并促进落实。
  第三,大力推动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互动、融合,尤其在投融资方面,不断探索各种形式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必要资源。
  
  蓬勃发展的中国创意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创意产业在我国各大城市.地区迅速崛起。
  近年来,中国创意产业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
  ■创意在香港:2002年9月香港推出研究报告全面梳理了香港创意产业的现状。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董建华曾经多次表示,要保持香港的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必须走高增值路线。要提高增值力,就需要科技与创新意念。2002年9月5日,半官方机构香港贸易发展局公布了首份题为《香港的创意产业》的研究报告,概括介绍香港的创意产业,评估创意产业对香港经济的贡献。根据资料显示,至2002年3月为止,香港创意产业聘用了超过9万人,占香港总就业人口3.7%;创意产业在2000年的出口总值达100亿港元,占香港服务出口总额3.1%;同年,创意产业产值为250亿港元,约占香港本地产值2%。该报告根据外国经验,认为教育与培训、出口推广、融资、数码融合程度及创意文化五项因素,有助于推动创意工业发展。
  2003年1月8日,董建华先生在第二届特区政府的首份《施政报告》中,在“拓宽经济领域”的标题下,正式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香港市民的知识智慧、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灵活求变的能力,是发展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除了加强支柱产业外,我们还将积极推动创意产业,为香港经济注入新的元素。创意产业是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生产的结合,包括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艺术品及古董市场、音乐、建筑、广告、数码娱乐、电脑软件开发、动画制作、时装及产品设计等行业。香港的创意产业已有的一定基础,存在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民政事务局局长、工商及科技局局长与其他相关的决策局及部门,将会共同研究具体方案,营造有利环境,推动及协助创意行业的发展。
  香港政府在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中,特别注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法制环境。1998年颁布效用知识产权版权协议,认同国际上主要的知识产权条约。
  在投融资方面,香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如通过不同性质的基金支持创意产业;提供信用保证,让融资者从传统的渠道取得资金;为投资者及创意从业者建立交流平台等。
  2004年5月,香港财政司长唐英年表示,为加强对设计及创新发展的支持,政府计划动用2.5亿元成立基金,推出“设计智优计划”,并成立“创意及设计中心”,汇聚各方人才。2005年1月12日,董建华施政报告中提出,要尽快设立文化及创意产业咨询架构,广纳产业界、文化界,以及相关范畴的外地翘楚,共同探讨香港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发展远景、路向和组织架构,研究全面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重点推进。
  ■创意在台湾:2002年我国台湾在“挑战2008重点发展计划”中,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并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核心产业,把创意产业作为继高科技产业后另一项全力扶持的产业——计划在5年内辅导成立50个创意生活产业项目,希望创造3000亿元新台币的产值,带来10万个工作机会,并带动22.5亿元新台币的新投资。
  台湾过去十几年来的经济成长与繁荣,很大一部分与它成功地扮演了世界信息工业的生产重镇有关。最高峰的时刻,台湾生产的信息工业产品(系统或零组件)曾有48项产品排名世界第一,现在也还保有若干项目(如主机板和笔记本电脑目前仍居世界前列)。尽管台湾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但为什么依然挡不住迅速地衰落呢?这说明,当代高新科技虽然建立起了先进的技术与传播的网络与管道,提供了知识经济交流的平台,但传播什么,交流什么的问题仍没有解决,还需要内容,需要文化。
  2002年,台湾政府行政院提出《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确定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双主轴,选定了若干未来应该优先发展的创意产业,并拟定若干 政府来推动“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
  2002年5月,台湾行政院通过“文化产业发展计划”后,各部召开三次由官方和民间参加的共识会议,凝聚社会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共识。同年10月,经济部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及办公室,由经济部、教育部、新闻局及文建会官员共同担任召集人。
  2003年3月,台湾行政院把“行政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改组为“行政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由政府官员和学者担任委员。任务包括:台湾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及策略之评议;各相关机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措施之评议;提供重要产业发展资料汇集;研究、咨询并其它相关产业发展之事项。台湾经济部“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确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这一规划包括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组织,培育艺术创意设计人才,整备创意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创意设计重点产业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一规划提出6项具体目标: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产值;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就业机会;提高文化消费占家庭支出比重;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大专以上人口就业比例;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作品)参加国际竞赛奖得奖率;文化创意产业有关智慧财产权每年持续保持增长。其最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包括:整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制(跨部会)、设置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中心(跨部门)、发展艺术产业(文建会)、重点发展媒体艺术产业(新闻局)、台湾设计产业(经济部)。
  在政策法令方面,台湾2003年底开始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滚动式修定,重点在于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推动机制。除修正现行的24项相关法令外,经济部也在拟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并拟报行政院审批。2003年9月,台湾经济部与文建会、新闻局共同函报行政院公布促进产业研究发展贷款办法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解决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者融资的问题。
  2004年3月31日台湾经济部召开“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第二次委员会,决议订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例”,这项条例将比照促进产业升级条例订定精神,提供租税优惠、免娱乐税等多项奖励优惠措施。
  ■创意在上海:上海创意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推动了一批创意型行业起飞,建立了一批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这些年上海大力开展国际的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艺术节、各类设计展,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创意设计方面的集聚效应。近年,上海开发改造和利用了100余处老上海工业建筑,对老厂房、老仓库进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意工作园区,如泰康路视觉创意设计基地、昌平路新型广告动漫影视图片生产基地、杨浦区滨江创意产业园、莫干山路春明都市工业园区、福佑路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心、共和新路上海工业设计园、“八号桥”时尚设计产业谷和天山路上海时尚产业园等,闯出了创意产业与城市改造的新路。
  ■创意在北京:北京市文化产业收入总额在2004年时就已经突破了9000亿元。“十一五”期间,北京把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了六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他们分别是:
  ●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位于石景山CRD(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以小山子研发基地、万商大厦、雕塑公园、石景山游乐园、室内主题公园、八大处公园和科技馆为主体,是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四个数字娱乐产业基地之一。
  ●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以图书城为中心,辐射北京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科技园、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北太平庄动漫画设计中心和甘家口地区建筑创意设计带。到2005年底吸引软件、游戏、动漫画、音乐、出版等领域200余家创意企业进驻。
  ●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简称DRC)。坐落于西城区德胜科技园区,一期工程总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基地包括设计技术、材料展示、交流培训、机构培育、基础研究等五大功能板块。近期目标是建成推动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平台。
  ●朝阳大山子艺术中心。利用朝阳区大山子地区的七星华电科技集团的闲置厂房发展起来,吸引了一批文化机构和艺术家陆续进驻。这个自发形成的文化艺术区已成为中国艺术和时尚地标之一。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位于亦庄开发区西边的兴区魏善庄镇。“十一五”期间预计总投资100亿元,准备引进英国国家动漫中心、迪斯尼等世界知名旗舰级企业5~10家,到2010年实现产值100亿~120亿元。
  ●东城区文化产业园。该产业园由歌华集团整体运作,主要优先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树立动漫网游产业基地品牌,以歌华创意产业中心为平台,建设北京动漫网游研发制作中心及版权贸易和进出口交易中心。
  ■创意在深圳:作为我国南方的创意重镇,深圳正在发力打造预想之中的“设计之都”,深圳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定位,规划用3至5年的时间使深圳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深圳的优势产业。原先良好的业态基础使得深圳有足够的理由来实现这一理想:目前深圳地区拥有的平面设计人才已达2万人,规模居全国前列,而深圳的动漫企业则达50多家,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大约每年为深圳创造2亿元产值。今年,深圳政府为了更好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出台了每年专项资金三亿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将建成集平面设计、动漫画设计、影视制作、网络游戏、三维设计、工业设计等相关多媒体文化产业作为深圳的文化创意侧重,契合了本土的产业实际。
  创意产业纷纷被列为我国一线城市的支柱产业并与城市经济发展、区域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显现出其巨大的价值魅力。虽然目前我国创意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仅以手机为例,中国有超过3.6亿的手机用户(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而且实行3G技术后,该领域的前景更加难以限量。又如网络游戏业,从2000年的0.3亿元,到2005年的76.8亿元,短短5年时间市场规模增长了200多倍,远远超过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
  可以预见,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二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适时地调整产业比重,进一步推动三次产业特别是高科技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类高端产业群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创意产业在我国面对的主要问题及发展举措。
  有人曾把“创意产业”这个词解析为“上游创意、下游产业”,很显然,中 国目前正处在全球创意产业的下游,我们是世界的创意消费大国,而非生产大国。一方面,从计划经济的规矩方圆中走出的社会存在着巨大的创意留白,中国创意工业青黄不接;另一方面,嗷嗷待哺的中国市场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创意有着极大的胃口。当国家大剧院的“巨蛋”、国家体育场的“鸟巢”、央视的“扭曲之门”进驻京城的红墙绿瓦间时,中国的大城市成了国外建筑师、至少是国外建筑创意的试验场。库哈斯、赫尔佐格、德梅隆、哈迪德他们的创意已经化作了各个城市的地标,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意变现基地。英国的《金融时报》甚至声称:“用不了太久,西方就会成为中国创意的净进口国。”在世界创意产业链的升级过程中,中国创意产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与世界强国之间的差距,必须承认: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虽然已具备一定基础,有着良好的势头,但仍然存在着众多困难与问题有待我们一一解决。
  从全球的产业实践看,发展创意产业应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必须具有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有良好的认知基础;二是需要将创意进行财富的转化;三是必须具备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四是需要风险资本的投入和支持,五是必须有具备创造力和经营才能的人才。以这五条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创意产业,可以发现,我国在创意产业的理论构建、运营机制、相关法律法规、资本资源支持以及创意人才等各方面都有欠缺,并且几者之间互相影响和制约,需要系统提升。
  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理论水平的加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全社会必须加强和提高对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前沿性和未来发展态势的理解、认识与认同,特别是各级决策层。创意产业是一个全球产业发展中后发的新兴产业,其理念与传统的制造业发展理念、思维路径和管理经验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各级决策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习和掌握世界各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战略、策略、成果、经验、方法和措施,并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实践,实事求是地开拓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当前我国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已有相当的基础,一批全国及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蓝皮书出版,一批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报告和著作发表,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研究也已发布,成果是显著的。但与飞速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对其发展战略的研究还很不够,对国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产业布局、人才战略的研究还十分肤浅。对美国、英国及欧盟其他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创意产业的各自特色与取向还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因此,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仍然需要一个更加富有开拓性的理论先导,需要与全世界创意产业专家共同探讨它的发展、危机和困境,共同寻找未来发展的道路。
  第二,在先进理论支持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迫切需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国家总体规划,确定未来若干年发展的政策导向,完善和优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在这里,高瞻远瞩的总体规划、合理优惠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良好的创意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我国创意产业如何与传统产业结合、如何加速其自身产业化进程问题十分突出。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构成与完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建设一批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强创意项目作为风险产业的辅导、推动,改革和完善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制。
  在政府支持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经验。如创意产业发源地英国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通过非赢利性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搭配相关产业链,推动创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创意企业99%以上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信息、管理经验和业务渠道,独立生存能力不强,加上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据了解,英国创意产业有其自身特点:政府制订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和创意产业规划,建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但政府本身不参与创意产业的管理,而是通过非政府性的CIDA(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Agency,创意产业发展局)来推动协调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发展局下面集聚了一系列非赢利性的创意中介服务机构,包括金融、法律、建筑、产业等各方面的资深专家,帮助传统企业进行创意产业转型,为创意产业物色风险资金,争取政府基金支持,进行项目策划和评价,进行人才培训等。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共服务网络分布于英国各郡各城,为全国12万家创意类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通过建立整合全社会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打破行业条块分割与各种行政壁垒,同时有利于规范产业环境、加强行业监督与管理,促进创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三,从根本上说,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创意人才的极端匮乏。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与文化创意相关的消费能力在2005年已达到6000亿元,而与此相关的产业,如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音像业、演出业、娱乐业、艺术培训业、文化旅游业、群众文化业、图书馆业、文物业、博物馆业、会展业、广告业、咨询业、博彩业、竞技体育业等也在蓬勃发展之中,但是相应的创意型人才匮乏现象却日益突出。
  据智联招聘网统计的数据信息显示,2004年传媒、出版、印刷、包装类的职位空缺平均每月是5344个。2005年5月以来,这些职位的需求已经上涨到6896个。教育和培训行业与娱乐、体育、休闲行业,平均每月的职位空缺数量分别是2888个和1896个,而到了2006年5月,这两个行业的职位需求分别是5288个和2076个,增幅分别达到83%和110%。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的严重脱节现象已形成鲜明对照。
  大批量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是我国未来创意产业获得大发展的前提。从近10年的经验来看,各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无不得力于各国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到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其中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及研究院游戏专业就有106个。在韩国1999—2000遇到第二次经济危机时,正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拯救了韩国经济,而其游戏业在短短几年中之所以获得高速发展,与其丰富的人力资源的强大支持分不开。我国创意人才的培养,受到原有教育培训机制的制约,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变革,创造新的培育机制,培养大批量创意人才,推动我国创意产业的健康高速发展。
  除了加强思想理论、政策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外,我国创意产业的品牌建设、自主创新、产业链培育等也尤为重要,只有内外兼顾,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我国创意产业才能不断走向强大。
其他文献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化农机作业服务外包业务中农机作业服务外包方与农机作业服务提供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了农机作业服务外包业务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
本翻译报告的项目原文为劳拉·瓦格纳、安娜·约肯和马亚·格林-哈瓦斯共同撰写的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irected Motion Events in an Imitation Choice Task(《儿
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自“十七大”报告出台以后,各方面专家、学者、媒体都在解读这一词之别,《科技智囊》编辑部的理论研究小组也在揣摩这两字之变背后的深意。大家边
整个世界但凡有宽带网络的地方,最近似乎都在风靡一样东西:Second Life,一种完全复制真实生活的在线虚拟生活。乍看上去,它就是个游戏。你走进它,成为新手,会有个身份,然后开始你的游戏生活。但它又不仅是个游戏,你不必受已有的游戏规则限制,而是有权创造新的“游戏”,新的“生活”。运营商提供给你的仅仅是web运行和脚本工具,就像盘古开天地之后,这个世界所有的生机都要靠你自己去描绘和创造:你可以买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要逐步建设数字化信息资源和网络化服务模式,同时要加强信息安全和版权保护意识,还要注意图书馆员多方面素质的培
四象医学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结合了“天、人、性、命”为一体的整体观,并以“四维四象”辨象施治的医学体系。四象人分为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和少阴人。其中
利用国际著名权威检索工具EI、ISTP、SCI,对中国科学院各资源环境研究所1990-1998年论文收录及其被引用数量、人均发文量、国际论文数量、合作研究论文数量等进行统计,并对各所论文中被SCI收录及引用
动漫产业被称作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业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
花生、马铃薯等土下果实收获过程中,实时控制挖掘深度是保证作业质量的重要前提。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农机自动限深相关技术概况,提出了一套基于SensComp公司的6500超声波测距模块的自动限深测量和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本自动限深技术对于土下果实收获减阻降耗、提高作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