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制定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我们制定单元计划的功能单一,虽然是单元计划,但不能体现完整的单元教学,“单元教学”是有一定的连续性的。“单元教学”除了同一类教材的相对独立的一个教学单元外,在课次的安排上应当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否则不能称为“单元教学”。作为“单元教学计划”,不仅在教材内容或目标内容上要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在课次的编排上还应有连贯性,因此,我们尝试了“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年轻教师制定单元教学计划的一条捷径。
  一、何谓单元教学计划 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单元教学,例如:可以用一段时间来对学生进行某个项目的基本技术教学,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对该项运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而把单元教学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排列在一起,就称之为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应具有一定的一体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如何制定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是学年(学期)计划的下位目标,如果把学年(学期)计划作为总目标的话,那“单元教学计划”应该是一级目标,这个目标应该为总目标服务的。因此,制定单元教学计划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指导思想,即达到什么水平尺度,解决什么问题。其次,要根据“水平阶段”和“领域目标”选择相应的教材内容。再次,要对教材内容或目标层次进行解剖和分析,然后它分解为若干个子目标并按一定梯度排列。最后,在注意单元教学计划整体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单元内教材和教材,目标与目标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及科学性。
  三、“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
  1 “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的设想
  设计“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的设想就是把原来四个计划假设成以“领域目标”为中心的两个计划,实施计划的整合。原来的“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的制定,都是以教材为中心的,现在是以“领域目标”为中心的,把原来的四个计划整合成两个计划。即“学年教学计划”和“学期、单元与课时整合计划”(简称“三合一计划”)。
  2 “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
  制定“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的方法就是把学期、单元、课时整合在一张表格上,这张表格包含单元总目标、学期课次、单元课次、课时、教学目标、课的内容、教学程序与步骤、指导学练与组织形式、运动负荷、教学过程设计、场地器材、教学反馈和反思。由表格的内容可以看出,学期课次与教学目标、单元课次就是过去的学期教学计划。单元课次、教学目标、课的内容、教学程序与步骤是过去的单元教学计划,而课时、教学目标、课的内容、教学程序与步骤、指导学练与组织形式、运动负荷、教学过程设计、场地器材、教学反馈和反思就是原来的课时计划(教案)。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张多功能的表格,可以取代原来的三个计划,也就是“三合一”了(如表1所示)。
  
  3 “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与学年教学计划的关系
  由原来的四个计划变成现有的两个计划,这两个计划是相互支持的,在学年教学计划上所有教学内容、课时的分配、教学目标的制定在“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上都能很好的体现,且它们都是以“领域目标”为中心的,在“领域目标”的统领下完成各项任务。“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执行了学年教学计划的安排,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互相联系的。
  四、“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的优点
  1 可以单独进行完整的单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过去的单元教学在课次的安排上是间隔的、间断的,而现在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从而保证了教材的完整性,有效的减少了知识、技能的遗忘,利于技术形成和动作的巩固。
  2 一表多用,可以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过去,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严格认真的制定和编写四个计划,特别是课时计划。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不是用在研究如何上好课上,而是把时间都用在编写教案上。课改后,通过一表多用,它给我们教师在选择教材和制定教学计划上留下了宽泛的空间,也给我们每位老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上留下了广阔的舞台,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如鱼得水。
  3 便于教师反馈教学行为,用更多的时间来挖掘教材、钻研教材教法、拓宽教学思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4 便于教师掌握教学计划并对计划进行有效的调节,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进行及时修正,更好地完成单元教学计划。 五、“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的改进
  “三合一”单元教学计划,改变了过去几十年不变的“学期计划” “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的结构模式,表格化的设置简明扼要,方法简便,便于操作,体现了改革和创新。但我们也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使用本表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整合计划”进行全面的学习、认识和掌握。特别是对原计划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不能充分理解的教师,先不急于使用此表,只有掌握了原来四计划之间的关系后,才能正确使用此计划表。由于此计划刚开始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很不成熟,这就需要健全一个完善的体系,使它变得更科学、更规范。
其他文献
教学的预设再怎么完美也包含不了所有教学细节,如何解决课堂中突发的生成,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体会,介绍这方面的经验。
对象:水平三及以上  目标:发展腿部力量和快速跑能力,学习提高快速反应和快速跑技术。  方法:  1.足够大的平坦场地若干块,每块场地画两条间距为40~50米起点线和终点线,足球若干只。2.依据场地大小把班级分成若干个人数为单数的小组。每组先猜拳决定一学生为裁判,其他同学分成人数均等的两队,各队自行给本队队员编号。3.游戏开始,两队成横队分列于裁判两侧的起点线后,当裁判发令“×号PK”同时踢出足球
摘 要:教学能力测试课是社会人员、非师范专业和函授进修取得学历的准教师申请通过体育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笔者经实践总结,提出在高级中学、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资格的认定中应从认真研读教师资格认定公告,选择好教学内容,把握好测试课的设计重点,借班上课预演,测试前精心准备,参加测试,答辩等七个方面来上好测试课,为参加体育教师资格认定的准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体育教师;资格认定;教学能力;测试
关键词:2014;全国学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武汉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80-01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主办、武汉体育学院承办的“2014全国学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七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学校体育工作者研讨会”于11月7~9日在武汉体育学院举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学校体育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副总督学杨贵
跳绳是各地体育中考的选考项目,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高抬腿单脚计数跳绳法,这种跳绳方法已在我校体育中考中推广使用,取得了理想成绩。  一、高抬腿式下肢动作  1.频率优势  总体来讲,相比双脚跳,单脚交替式跳法更具有频率上的优势。有同行把单脚交替式跳法形象地称为走步法,但本人认为称作高抬腿法更为合理。在高抬腿单脚计数跳绳法中,首先要求所有腿部的动作必须是在身体前面完成,这是该跳法的显著外
摘 要:本文对中考体育加试现状,制约中考体育加试成绩提高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想法。  关键词:中考;体育加试; 提高成绩;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0-0054-02  中考体育加试是国家教委根据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借助体
摘 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以来,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不足。如有数据上报时间不合理造成成绩测试不能体现真实水平;测试项目设置需要进一步调整;测试内容更需要完善;测试标准不切合实际,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体质测试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测试项目;评分标准  笔者从2008年开始每年参与本校学生体质测试,经过这五年的测试,
飞鸽传书  目标:  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通过接力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方法:  10人一组。游戏开始时,每组的第一个人手拿信件模仿鸽子飞越高山森林后,接着将信件交给第二个人以同样的方法练习,最后以完成任务的时间多少决定胜负(时间少者为胜)。要求中途不能跨越或者碰到地上的标志物,否则回到起点重新练习。  【点评】:为了保证游戏接力错肩跑,利用两根竹竿标志物往返跑4次返回。组织队形可以四组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小学坐落在大连市中山路507号,和美丽的星海公园隔路相望,学校创建于1955年。目前,学校有20个教学班,学生675人,教职工54人。学校始终秉承“涵养博雅教师,培养博雅学生,浸养博雅家长,润养博雅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博爱之心”做教育,以“雅致文化”育人才,大力倡导“兴博学之风,做儒雅之人”的校风,践行“雅思 雅艺 雅涵 雅行”的学风。学校全方位、多渠道开展“阳光体育活
学校始终坚持以“健康第一”为宗旨,积极落实房山区教委“体育工作六大目标任务”(即:培养体育道德、普及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形成体育习惯、培育体育审美、提高竞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