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1984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 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14-01
  化学是一门和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课程,鉴于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初中阶段学好化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化学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实践当中,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都充满了化学知识的运用。但是,由于化学知识抽象、繁琐,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有限,使得他们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障碍。
  初中是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知识的初始阶段,如果在初中时期学生就没有对化学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没有养成正确学习化学的习惯,没有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就会对他们今后的化学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求知欲,能够主动进行化学知识的探究和思考,以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让学生学会、学活化学知识,才能让学生把所学化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当中。
  笔者在初中从事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对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见解。现结合教学实践,就高效课堂的构建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以化学知识的讲授为主,一切都要听从教师的指挥、服从教师的安排。学生根本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发言的机会。由于教师的地位至高无上,学生感到教师不可侵犯、不易亲近。在学生的心理上对教师有一种畏惧的情绪,导致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再加上有些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斥责和批评,甚至挖苦、讽刺,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更是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心理。
  要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师就要从根本上进行转变。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不从在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只有摆在自己的地位,和学生和平相处,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更加轻松、愉快。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中,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放松,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亲切、和蔼,在平时更喜欢和教师进行接触,对教师更加喜爱,同时对教师所讲授的化学课程也更加感兴趣。因此,他们在化学课堂上都十分活跃、积极,在宽松的氛围当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课堂参与性更高。他们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和教师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而且提高了综合能力,也使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教学方法的得到与否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化学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不能简单的评判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劣。俗话说“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只有符合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实验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他们往往会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带动他们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教师要运用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趣味性的演示实验,例如:魔棒点火、烧不坏的手帕等。除了教师演示实验之外,还要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操作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他们在切身的体验当中体会到了化学的神奇,探索了化学知识的奥秘。
  小组合作是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在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因此,小组合作教学法的运用恰恰满足了新课标的需求。在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要做到合理分组,让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学习中都能够得到发展。在化学教学中,并不是每一部分的化学内容都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选取适合合作的教学内容,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使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含量发生变化。影响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有哪些?大家对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有什么看法呢?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让各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让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
  分层教学法是新课改下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新课改中提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显得至关重要。在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中,教师要全面考虑,对学生合理分层。在教学时,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设计恰当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经过课堂学习都能够有所收获。
  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是新课改对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商标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企业参与竞争的方式正从纯粹的价格竞争走向品牌竞争。对于外贸企业来讲,一个在中国注册了商标的所有者要将其产品和服务销售
为明确机插双季稻育秧合理播种量,选择用双季早、晚稻共4个品种,各5个播种量处理,探讨育秧播种量对机插稻分蘖和成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素质和栽后分蘖、成穗均受到育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成因的分析,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从增进师生感情、新课的导入、教师的教学艺术、给学生成功几个方面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关键词:数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培养  数学,众所周知,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数学都是基本的科目,甚至到了大学,数学还是要学,数学贯穿在我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且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
【摘 要】 微观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达成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掌握有难度以及课时安排不合理、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建议,建议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考核方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合理安排课时、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重视案例教学、考核方式多样化等达
讨论了一类接触率与总人口有关,免疫接种和垂直传染因素对传染病流行影响的SIRS模型.确定了各种平衡点的阈值,当阈值小于1时,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阈值大于1时,地方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溪黄草及其近缘种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作为显色体系,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溪黄草及其近缘种中总黄酮的含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38个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名次变化、主要来源指标、引证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