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没怎么”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不完全否定短语“没怎么”的分析和与相似结构的对比,总结出它的两个主要用法:一、独立使用,用来敷衍或回避问话。二、后加动词,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或者动作带来的影响小。“没怎么”与“没太”都表示婉转、礼貌,二者的区别是其后成分不同,“没太”可加形容词,后面的动词多为双音节心理动词,“没怎么”后主要为动词,且动词种类没有太多限制。
  关键词:没怎么;语法特点;没太
  “怎么”的否定式有“不怎么”和“没怎么”两种,两者特点与用法的区别就是否定词“不”与“没”的区别,本文主要討论“没怎么”的特点及用法,对“不怎么”不作赘述。
  一、“没怎么”的用法
  1、可以独立使用
  “没怎么”可以单独使用,用来回答“怎么了?”一般答者的内心怀有无奈、生气或其他情绪,因此不愿意说出真实的情况或感受,而用“没怎么”来敷衍或者回避问话,在日常对话、小说与戏剧文学中较常见。如:
  (1)雪瑛闻讯带丫头赶来,坐在床边,一迭声地问:“翠儿,你怎么了?”
  翠儿咳嗽着,抹眼泪:“没怎么,太太不要担心。” (《乔家大院》)
  对话中,翠儿生病了,但是为了不让雪瑛担心,就隐藏自己的痛苦,用“没怎么”来回答,也是回避真实情况,意欲让对方放心。
  2、没怎么V
  后加动词是“没怎么”最普遍的用法,表示对动作的否定。与“没V”相比,“没怎么V”否定程度减弱,如“我没睡”与“我没怎么睡”,前者是完全否定,指所说的时间段内,一分一秒都没有睡。后者的否定意味大大减弱,指在特定时间内睡了,但是时间非常短。
  除此之外,这两种形式否定的对象是否一致也值得探讨。“我没睡”否定的是睡觉这一动作事件,那“我没怎么睡”否定的也是睡觉这一动作吗?我们将“我没V”称为A式,“我没怎么V”称为B式。则有:
  A1 a1 B1 b1
  我没睡 我睡了 我没怎么睡 我睡了很久
  我没吃 我吃了 我没怎么吃 我吃了很多
  a1与b1分别是A1、B1的对立形式,通过概括我们可以将a1、b1总结为两种形式:
  a.我V了
  b.我V了很久/很多……
  观察a式和b式,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是,b式后有 “很久、很长”等表示时量或者数量的形式,“很久”表示时量长,“很多”表示数量大,即a式只表示动作发生,b式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量长或者数量大。对应到其否定形式,“我没V”否定的是动作现象本身,而“我没怎么V”否定的是动作持续时间长。
  二、“没怎么”与“没太”
  “没怎么”“没太”都是对动作持续时间长或者由动作产生的结果量大的否定。二者在语用当中也都呈现婉转,礼貌,避免生硬的作用。如:
  (2)他对女儿表示他想通了,其实是想通了一半儿。还有一半儿并没怎么想通。
  (3)宋蔼龄开始听他们对话的时候,并没太在意。(《宋氏家族全传》)
  例(2)中说的是“没怎么想通”,其实根据下文意思是他另一半根本就想不通,但是如果直接说“没想通”的话就说明一点都没想通,“没怎么想通”比则更加委婉。例(3)中,犬养毅和孙中山在对话,宋霭龄在一边听得不认真,对他们的对话没有在意,但是如果说完全忽视二人的谈话则显得太不尊重说话者,用“没太在意”更加礼貌。
  除了相同点,二者在使用中也有区别:
  1、与形容词搭配
  “没太”最普遍的用法就是修饰形容词,表示某种性状较弱,如,没太长时间,没太多考虑,没太大力量等。但是“没怎么”不能这样使用,我们不能说,没怎么长时间,没怎么多考虑,没怎么大力量。这是由于“太”是副词,可以直接修饰后面的形容词,但是“怎么”是疑问代词,在使用中,后面不直接跟形容词。
  2、“没怎么V”与“没太V”
  根据对CCL语料库中语料的统计,我们发现“”没怎么V”中的动词可以是单音节,如没怎么看,没怎么用,没怎么想等。也可以是双音节动词,如没怎么装修,没怎么理睬,没怎么注意等。而且单音节动词比双音节动词的比例大。这些动词没有明显特点,大多数都可以跟在“没怎么”之后。而“没太V”中的动词一般为双音节词,在语料库搜索出来的173个条目中,这样的动词只有14个,分别是吃惊、介意、在意、推脱、重视、注意、留意、走心、看重、关心、明白、坚持、计较、发威。这些词中,介意、在意、重视、注意、留意、走心、看重、关心这八个词语都是一类词,我们可以称之为关心留意类。而剩下的六个词也是表示心理状态或者意愿的动词。因此,我们可以说“没太V”中的动词一般为心理动词。
  三、小结
  “没怎么”可以独立使用,表示对问话的回避,也可以后加动词,表示对动作持续时间长或者由动作产生的结果量大的否定,与“没V”相比,是不完全否定。它与“没太”之间既有相似点,又有差别。“没怎么”与“没什么”之间也有联系和区别,可以做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戴耀晶.质的否定还是量的否定——“什么”“怎么”在汉语否定句中的功能.语言研究集刊(第十四辑)[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陈晓蕾.“什么”、 “怎么”、“什么样”的否定式考察[J].海外华文教育,2011(1).
其他文献
摘 要:《我的位置》是澳大利亚作家萨莉·摩根的成名作品,也是当代澳大利亚土著文学的经典之作。没有任何讨论当代土著作品的文本能忽略萨莉·摩根的影响。因着小说本身的社会影响,外界对于该部作品的研究也经久不衰,而从空间叙事理论角度来解读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基于此,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从地志空间,权力空间和文本空间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说《我的位置》的空间叙事艺术。  关键词:《我的位置》;空间叙事;地志空间;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选取我院小儿高热惊厥4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
我的泪又一次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想着已经去世了一年的父亲生前许多令我动情的往事……rn那年,我的父亲,带着几多牵挂和壮志未酬的遗憾,告别了他热恋的故土和依依难舍的亲人,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夏济安的《瓦尔登湖》译本和网上译本,从语序,词性转换几个方面出发,对比英汉语言上的差异,分析夏译文中的优势及其指导意义,进而避免英汉语言差异带来的翻译问题。  关键词:夏济安;翻译对比;瓦尔登湖  通过这篇文章,笔者对夏济安翻译的《瓦尔登湖》和网上译本进行对比赏析。此译作中,夏济安翻译的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代表作《瓦尔登湖》,作者在这篇散文中描述大自然的原始、纯真,令现代人心驰神
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创作的《赎罪》具有两条明暗主线,明线是主人公布里奥妮?塔利斯按照“乐园—犯罪—赎罪”的叙事模式完成救赎历程,暗线是罗比?特纳的命运沿着“乐园—受罪—
所有的火都带有激情rn光芒却是孤独的rn--阿莱克·桑德雷rn1rn我攀缘静寂rn在虚无的上面点燃思想rn看世俗的智慧rn升起完美的欲望
摘 要:本文从教学的度探讨现今对外汉语已词为本的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并以“字本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以字为纲的三维立体式教学改进方法,帮助学生通过逐步建立自己的三维立体式的汉语词汇网络系统,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字本位;汉字;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徐通锵先生提出“字本位”理论。他认为,研究汉语就要找出汉语各个层面的交汇点,而“字”不只是文字学的“字”,恰恰还汉语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的交汇点
昆明rn天女的花篮rn在这儿打翻rn泼了一地春天
黄金披肩上的藏羚羊rn需要 三只藏羚羊的羊绒rn才能织成一件黄金披肩 像冬天rn阳光里的温暖 像蓝天rn白云里的柔软 轻轻披散rn一位贵夫人的双肩 你的心能否听见rn三只藏羚羊
摘 要:本文以原型批评为理论依据来探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从更加原始、基础,具有原初、核心意味的原型出发,从生死、男女二元对立两个侧面来分析作者的创作动向和作品内涵,反思社会对人的囚禁。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原型;生死;男女  一、生死原型  生存与死亡是古今中外不断被探究的神话原型。从阿努比斯到湿婆,都渗透着人类对生死的关注。新生命的纯洁无暇给人美好与希望的共鸣。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