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及大地构造学中关于地壳均衡的新模型

来源 :地学前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论了一些有关地壳均衡概念的模型.业已证明,这些模型既不能用以正确评估地球的平衡状态,也不能用以解释构造成因.介绍一种新的地壳均衡模型,它与地球的某一种旋转方式相适应.地球体与球的偏差,被用来作为地球平衡的判据.地球被认为是在偏差趋近于零的那些点上得到平衡的.地球体与球体之间标志的差异,是由地球外壳中地质作用的方向所确定的.所提出的是大地地壳均衡模型,是地壳中构造形成新旋转假说的基础.
其他文献
汇集了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基地自1996年4月22日至1997年5月2日期间所得的C/1995 O1(Hale-Bopp)彗星的CCD观测资料,得出了这些资料的测光归算处理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此彗星的
利用一个相对简单的等粘度模型,探讨了板块运动的热效应及其对于观测热流的形成与分布的作用.结果表明,运动的板块确实对地幔内部的温度场有实质性影响,观测到的大洋中脊处的
通过对贵阳市220 kV筑东变电站和110 kV观水变电站2台1号主变压器开展的变压器状态评估工作,系统地分析了变压器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维护工作的现状,通过分析一个具体实例,即贵
雅山黄玉锂云母花岗岩是雅山复式岩体的最晚阶段岩体 ,具较高的磷含量 (WP2 O5 =0 .1 5%~ 0 .55% ) ,长石矿物是磷的主要赋存矿物 ,磷以PAlSi-2 替换方式进入长石结构中 ;锆石
任楼矿主采煤层上方直接覆盖着 5~ 1 5m的砾石含水层 ,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 ,设计留设垂高为 80 m的防水煤岩柱。为论证所留煤柱是否安全合理 ,进行了矿区水文地质和上覆岩层
我国750 kV输变电示范工程是海拔最高、污秽最严重的输变电工程,也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输变电工程,对电气主设备的制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设备制造单位充分吸收国外经
采用二维三分量静电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电子环束流对低轨道磁化等离子体中运行的航天器表面电位和等离子体鞘层结构的影响.当有电子束流平行磁场入射时, 航天器表面所带负电
应用二维时变可压缩磁流体动力学模拟,数值研究了双极一单极磁场中电阻撕裂模不稳定性引起的磁场重联过程,用于模拟日冕冲浪的形成.结果表明,在包含有三区──双极场、电流片和单
1.引言彗核分裂是彗星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至1982年止文献记录共观测到22个彗核分裂,33个次核[1].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时观测到彗核的分裂[2].1996年紫金山天文台200mm赤道望远
1997~ 1 998年台湾海峡两个航次的数据表明 ,颗粒有机碳 (POC)的平均含量为 0 .1 2 0± 0 .0 0 9mg/dm3 ,表层POC浓度在夏季和冬季分别存在几个高值区。POC在随深度变化的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