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43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fa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鼻窦炎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2年1月-2012年3月接诊的43例鼻窦炎患者,给予患者入院宣教、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健康教育(术后体位、监测生命体征、伤口出血的护理、饮食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情况。结果:43例鼻窦炎患者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均顺利出院。结论:通过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可有效帮助鼻窦炎患者提高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窦炎;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鼻窦炎是一种困扰人们的慢性疾病,久治不愈。可引起头痛、鼻塞。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利用手术治疗鼻窦炎,是目前唯一可以根治鼻窦炎的方法。但由于当前大部分患者对鼻窦炎的治疗过程以及术后护理工作的不理解,致使他们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的心理,这极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1]。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向患者传授所患疾病的相关护理方面、医学方面技能和知识,从而达到有效调动患者参与护理活动的热情,帮助他们在围手术期间内,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以此实现对自我保健护理能力的提升。我科室2012年1月-2012年3月共对43例鼻窦炎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鼻窦炎患者43例,其中男35例,女8例,年龄在5-70岁,平均年龄41岁;均行手术。
  1.2 护理方法
  1.2.1 入院宣教 护理人员应热情迎接新病人,至指定床位并安置妥善。详细介绍本病区的环境、主管医护人员、入院须知、规章制度、作息时间、注意事项以及疾病的概况。在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消除其不安情绪,增强安全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同时通过发放宣传册以及口头对讲等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疾病诱因、病因、临床表现、护理以及治疗等情况,同时讲解手术的大概情况以及术后可能面临的情况,帮助患者充分认识疾病,并构建起基本的疾病知识体系,为后期手术开展及术后护理打下基礎。
  1.2.2 术前健康教育 (1)心理护理:由于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加之对鼻窦炎手术的不了解,使患者情绪紧张。我们通过主动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想法,并向其讲解鼻窦炎的特点、手术知识,同时与患者家属建立起帮扶支持,从经济、心理、社会各方面帮助患者树立起治疗的信心。(2)饮食护理:术前禁食水8-10小时。(3)生活护理:保证病室宽敞明亮,定时通风,温度22-25℃,相对湿度50%-60%;注意口腔护理。(4)术前准备: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以及张口呼吸等方法,叮嘱患者术中注意张口呼吸,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打喷嚏、咳嗽等情况,若有不适症状必须及时告知医生,避免及时处理。另告知患者术前剪鼻毛和备皮等环节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2.3 术后健康教育 (1)术后体位:嘱患者尽量取半卧位,以防止因口腔填塞物带来的呼吸不畅。(2)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尤其应注意体温的变化。(3)伤口出血的护理:由于术后鼻腔填塞物的存在导致术口出血大部分到达咽部,此时应轻咳至口腔,用纱布抿出,以免鲜血进入胃肠道,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详解鼻腔填塞的暂时性和重要性,且术后几日均可能出现痰中有少许血丝以及血水渗出的情况,同时还可能出现鼻部溢泪、胀痛以及轻度头痛扥该情况,这些都属于正常情况,嘱咐患者及家属不用慌张,但若是发现有视力下降、眼痛等情况时,就必须及时告知医护人员。(4)饮食护理:术后2小时可进食水,饮用水温度以温而不凉为宜,食物则应以冷流食为宜。
  2 结果
  本组43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顺利出院。
  3 讨论
  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中非常多见的一种疾病,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内容空泛且简单,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环节,故极不利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致使其治疗配合积极性自然而然也会因此下降[2]。为此,加强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健康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将其贯穿于整个疾病治疗、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能使患者了解疾病康复知识,而且能增进护患沟通。始终贯彻整个护理过程,使患者了解每项治疗,护理措施的目的、作用,取得患者配合,提高护理质量。根据本研究结果来看,通过给予43例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从各个细节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手术、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了零不良反应的效果,所有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
  综上所述,在鼻窦炎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更利于患者的康复以及不良反应的控制,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师朝霞.临床路径在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6):75-76.
  [2]彭燕,杨萍,张艳,等.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J].内蒙古中医药,2011,29(1):150-15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的20例患者,采用有创监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顱内压监测。2组患者接受上述监测方法检测后的脉搏、血压、呼吸和颅内压,比较四个指标的变化,另一方面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纳肽进行辅助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脑利纳肽进行辅助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4%,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射血分数、左收缩末期内徑、左舒张末期内径和血浆脑钠肽指标均较之于治疗前有所改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B超在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就诊的1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B超诊断整个过程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134例诊断出结石声影,肝外胆管上段结石64例、下段70例,结石最大直径为12mm×5mm,而最小仅为4mm×2mm,胆总管内径为0.9-1.0cm55例、1.0-1.5cm的53例、超过1.5m的2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100%。结论 : B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高唐县人民医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确诊并治疗的55例AP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40.6±1.8)岁,男32例,女23例;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40.8±1.6)岁,男33例,女22例。对两组人群检测血清淀粉酶、胰淀粉酶及TA
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腔内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接诊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腔内激光治疗)与对照组(手术治疗)各2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9.68,13.57,8.54,10.33;P<0.05);且观察
期刊
摘 要:目的:应用医学影像(MRI、CT)动态增强技术查看肺肿瘤血管的生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肺肿瘤血管生成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MRI以及CT扫描,分别分析和记录MRI、CT技术参数以及肺肿瘤动态强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对肺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观察,将各种值和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了Pm 以外,各个参数都和微血管密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l064nmNd: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3例,其中A组采用强脉冲光治疗,B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1064nmNd:YAG激光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适合的脉宽及能量密度下,经过3~5次治疗,A组痊愈率60.9%,有效率82.6%,B组痊愈率87.0%,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哮喘病的发病诱因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哮喘患者(2012年11月~2014年12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老年哮喘病的发病诱因以及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对50例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发病诱因一共包括呼吸道感染(10例)、肺功能减弱(5例)、有吸烟史的患者(16例)、有合并症的患者(19例)这几个方面,同时,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需要生化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抽取3分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分别采取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分为A组、B组及C组;分析三组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异性。结果:A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及C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
期刊
目的探讨开展中药调剂管理时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住院患者60例进行中药调剂管理资料分析,以中药配方颗粒为观察组,以中药饮片为对照组,比较调剂、发药差错情况、患者评价、调剂人员评价。结果差错率比较,观察组[0.026%(2/7810)]低于对照组[0.313%(23/7345)](P<0.05);患者评价比较,观察组[(94.21±3.23)分]高于对照组[(73.62±4.64)分](P<0.05);调剂人员评价比较,观察组[7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