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结果受到血液标本处理方式的影响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c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需要生化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抽取3分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分别采取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分为A组、B组及C组;分析三组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异性。结果:A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及C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及C组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C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新鲜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对于未能及时检验的新鲜血液标本,应及时离心及冷冻放置,避免生化检验结果与临床疾病诊断有所差异。
  关键词: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处理方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reatment on biochemical blood sample test results. Methods: Select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iochemical tests needed for the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selected three points blood samples, blood samples were placed according to time, centrifugation time and handling of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a different approach, divided into group A, group B and C group; analyzing three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with the reference value of the difference. Results: A group of patients with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with the reference value comparis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biochemical group B and group C patients comparing the test results with the reference value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blood sample treatment group B and group C of the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o the extent of affecting the group C the maximum handling blood samples. Conclusion: Fresh blood samples are placed time, centrifugation time and treatment can affect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for the failure to test fresh blood specimens should be centrifuged and frozen place, avoid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vary with the clinical diagnosis.
  Keywords: Blood specimens;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treatment
  生化检验是指利于医学检验技术分析人体血液标本中的检验指标及病症因子,通过对比标准值,从而达到诊断病情、判定疗效及观察预后的效果[1]。血液生化检验作为临床检验系统中最常见、最有效及最准确的医学检验之一,对于原发性血液系统性疾病、继发性血液系统性疾病及其它疾病导致的血液系统病症具有准确诊断的依据,有利于提供鉴别诊断、准确用药、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诊断学依据。由于血液检验全自动化,在血液标本处理过程中,易出现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取我院检验科于2012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治疗的100例需要生化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抽取3分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分别采取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分为A组、B组及C组。
  1.2 研究方法
  A组患者的新鲜血液标本在取样后30min进行离心、血清分离及进行生化检验;B组患者在新鲜血液标本取样后30min进行离心,于4℃环境内进行冷冻保存,24h后进行生化检验;C组组患者在在新鲜血液标本取样后,直接置于4℃环境内进行冷冻保存,24h后进行离心、血清分离及进行生化检验;分析三组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异性。
  1.3生化检测指标
  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總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及C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及C组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C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的影响程度最大;详情见表1。
  3 讨论
  随着血液生化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均显著提高,对血液标本的处理质量严重要求,作为控制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2]。由于血液标本处理方式不同,对RBC、WBC、PLT、 Hb、ALP、TBIL、LDH等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均具有差异性。本研究中,A组、B组及C组三组患者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均有所不同,对比三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异性发现,A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B组及C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以C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的影响程度最大;提示生化检验结果受到血液标本处理方式的影响,随着血液标本处理方式的不规范,生化检验结果受到的影响随之增大。由于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血液标本的溶血、标本凝固、脂浊均会造成影响,红细胞受损性溶血、标本凝固及脂浊均对血常规检查、凝血象检查、血沉检查的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3]。
  综上所述,新鲜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对于未能及时检验的新鲜血液标本,应及时离心及冷冻放置,避免生化检验结果与临床疾病诊断有所差异。
  参考文献:
  [1]田玫玲,卢庆乐.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5(6):823-824.
  [2]黄坚尧,肖鸽飞.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3,17(25):9-10.
  [3]吴永岳,曹龙翎,邓珠连等.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8):1581-1582.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备急千金要方》热痢篇中的方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孙思邈治疗热痢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备急千金要方》热痢篇中的方药,进行药物标准化,使用Excel、SPSS Modeler对药物的频次、功效、性味归经以及关联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备急千金要方》治疗热痢的方剂26首,涉及中药54味。在中药功效类别方面,清热药居首,所占比例为31.13%,其次为补虚药(23.18%)、温里药(10.60%)、收涩药(7.95%),药性、药味分别以寒、苦为主,黄连使用频率最高(10.59%),当归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文献中脐疗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检索1980年—2020年有关脐疗治疗PD的临床研究资料,应用SPSS 23.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提取数据的熵层聚类关系和关联规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6篇,涉及病例4336例,脐疗治疗PD的主要证型是寒凝血瘀型(67,2478)和气滞血瘀型(30,1125)。脐疗治疗PD以活血祛瘀药为主,辅以补虚药。寒凝血瘀型多配温里药,气滞血瘀型多配合理气药。其中,寒凝血瘀型PD用药多性温、热,味辛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的20例患者,采用有创监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顱内压监测。2组患者接受上述监测方法检测后的脉搏、血压、呼吸和颅内压,比较四个指标的变化,另一方面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纳肽进行辅助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脑利纳肽进行辅助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4%,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射血分数、左收缩末期内徑、左舒张末期内径和血浆脑钠肽指标均较之于治疗前有所改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B超在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就诊的1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B超诊断整个过程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134例诊断出结石声影,肝外胆管上段结石64例、下段70例,结石最大直径为12mm×5mm,而最小仅为4mm×2mm,胆总管内径为0.9-1.0cm55例、1.0-1.5cm的53例、超过1.5m的2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100%。结论 : B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高唐县人民医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确诊并治疗的55例AP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40.6±1.8)岁,男32例,女23例;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40.8±1.6)岁,男33例,女22例。对两组人群检测血清淀粉酶、胰淀粉酶及TA
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腔内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接诊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腔内激光治疗)与对照组(手术治疗)各2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9.68,13.57,8.54,10.33;P<0.05);且观察
期刊
摘 要:目的:应用医学影像(MRI、CT)动态增强技术查看肺肿瘤血管的生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肺肿瘤血管生成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MRI以及CT扫描,分别分析和记录MRI、CT技术参数以及肺肿瘤动态强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对肺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观察,将各种值和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了Pm 以外,各个参数都和微血管密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l064nmNd: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3例,其中A组采用强脉冲光治疗,B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1064nmNd:YAG激光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适合的脉宽及能量密度下,经过3~5次治疗,A组痊愈率60.9%,有效率82.6%,B组痊愈率87.0%,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哮喘病的发病诱因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哮喘患者(2012年11月~2014年12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老年哮喘病的发病诱因以及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对50例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发病诱因一共包括呼吸道感染(10例)、肺功能减弱(5例)、有吸烟史的患者(16例)、有合并症的患者(19例)这几个方面,同时,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