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策略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合理利用开源软件,高校图书馆将极大提升数字化水平,提高读者满意度。积极、稳妥、深入、持续应用开源软件作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既是高校图书馆在重塑使命和目标过程中迈出的关键步骤,也是高校图书馆新时期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开拓新服务模式的有力保障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开源软件 高校图书馆 开源软件评估
  1 开源软件简介
  在个人电脑还未普及之前,美国很多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像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贝尔实验室、Palo Alto 研究中心就出现了黑客群体,他们分享彼此的代码,进行研究和各种软件应用。这段时间涌现了很多影响深远软件,如早期的UNIX和C语言、伯克利TCP/IP协议栈、BSD操作系统等等。埃里克·斯蒂芬·雷蒙德在《黑客文化简史》称赞这些黑客“一次次被人预测即将毁灭,却在商业软件充斥的世界中,披荆斩棘,开创出另一番自己的天地”。他们是时代的拓荒者,播下了开源软件的种子(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开源软件是自由软件和狭义的开源软件的合集)。
  1983年,理查德·斯托尔曼创建了GNU项目,并于1985年成立了著名的自由软件基金会,正式提出自由软件概念。1991年,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发布Linux内核。1997年,埃里克·斯蒂芬·雷蒙德发表《从大教堂到集市》并于次年成立开源软件促进会,第一次提出开源软件的正式概念,开源软件运动从此被人们熟知。理查德·斯托尔曼的自由软件运动特别强调软件的自由、开放、分享;强调软件开放者赋予使用者自由地使用、复制、修改发布软件的权利。开源软件运动则强调开放,鼓励最大化参与和协作;尊重作者的权利,同时保证程序的完整性;保持独立和中立,不排斥商业使用。正如埃里克·斯蒂芬·雷蒙德所说,集市的开发方式将战胜了大教堂的开放方式,开放、不断通过反馈、协作进行开发的软件也必将超过封闭的软件。
  正如预言,经过多年的发展,开源软件数量已经十分庞大,从操作系统到应用平台,从大数据到云计算,从ERP到CRM,几乎各行各业都能找到开源软件的身影。
  2 开源软件的优势
  开源软件成本低廉,授权费用很低。绝大部分开源软件都是免费的,就算是收费也一般比同类的商业软件要低。高校图书馆的资金一般都比较紧张,节省下来的费用能支援图书馆数字化或其他方面的建设。
  开源软件的源代码是公开的,可以被公众直接修改,便于开发人员大范围内协作开发。就像创造了Linux的托瓦兹,创造了GCC的斯托尔曼一样,优秀开源软件的贡献者一般都是业界比较有名的。现在最新的软件技术以及理论都会一般都会有相应开源实现,开发人员能迅速理解开源软件系统内部运行机制,借鉴软件的闪光点,便于二次开发和提升开发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
  开源软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很强,与商业软件的开发缓慢,二次开发很难相比,使用开源软件可以让高校图书馆定制符合自己需要的系统。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的应用需求,在开源软件基础上做二次开发,能更贴切、更切合实际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研发创新能力,降低系统维护费用。
  开源软件一般是标准化的、开放的,很难出现厂商锁定的情况。也正是因为开源软件的标准化和开放性,开源软件很容易与其他开源软件协作,形成力量倍增器。不像商业软件一旦被选用,就很难更换其他的系统,其封闭性和一些私有的实现,也决定了它很难与其他的软件协作。开源软件降低了使用风险,它不会像商业软件因公司倒闭而无法维护。
  一般来说,开源软件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都很高,由于代码能被公开审查,软件大部分的bug和设计失误能被发现,及时解决。
  由于国情使然,有很多高校图书馆还在使用一些盗版软件,引入开源软件,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做出表率,遵守知识产权条约和世贸组织规定,减少盗版。
  3 开源软件的问题和不足
  开源软件由于数量众多,开发者水平各异,软件质量参差不齐,这需要高校图书馆仔细评估、测试、挑选开源软件。开源软件的学习曲线也必较陡峭,国际化、个性化、用户体验关心不够,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其系统化、集成度不够,需要高校图书馆有一定实力的技术团队花费相当的时间来进行整合、二次开发。
  4 高校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策略
  高校图书馆来开展的业务很多,既有常规的办公和传统服务:借阅、信息检索、采购编目、读者培训、参考咨询;又可能有数字化馆藏加工、数字化开发、学科服务等深层次的服务。每个高校馆自身的办学条件、管理机制、服务对象、服务形式和内容都或多或少有差异。开源软件种类繁多,变化很快,信息更新很快,因此要找到适合高校图书馆应用的开源软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高校图书馆首先要有一个明晰的发展规划,对今后要开展、改进的服务,变更、改进的工作流程要有一个总的规划,要对读者和工作人员的需求比较了解。规划和需求明确了,高校图书馆才能根据规划和需求来评估,测试、应用相应的开源软件,才能在开源软件基础上来针对自己的需要来开发应用,减少应用开源软件的盲目性和风险。
  开源软件一般是免费的,但高校图书馆同时要重视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问题,开源软件的协议很多,像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Apache许可证、Mozilla公共许可证(MPL)。
  通用开发和发布许可证(CDDL)、BSD许可证、MIT许可证每个许可证的协议都是不同,对用户使用、改写、发布软件的方式、方法、范围都有或多或少,或宽或松的要求和规定。高校图书馆要仔细评估许可证的内容,不能违反开源软件的协议。
  开源软件的各项信息可以通过开源软件网站来获得。我们能了解、评估、试用、开发、实施开源软件,甚至能与开发人员直接沟通,提出需求、提出改进意见、提交bug,来推动开源软件发展,使其更适合高校图书馆。例如sourceforge网站(http://sourceforge.net/),是开源软件的开发者进行开发管理的集中地,也是全球最大开源软件项目平台和仓库之一。Google code网站(http://code.google.com/);是谷歌公司提供的开源软件项目开发、存储平台。Google code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项目托管平台,类似Sourceforge提供版本控制、问题跟踪、Wiki、下载托管等工具。社交编程网站GitHub(https://github.com/),GitHub是一个现在非常流行的用于使用Git版本控制系统的社交编程网站。GitHub同时提供商业和开源托管服务。目前已托管四百多万项目,拥有近一百五十万开发者的社区,它不仅是开源软件的淘金地,也是猎头公司搜集人才的宝地。还有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SI)的官方网站(http://www.opensource.org/)和自由软件基金会(FSF)的官方网站(http://www.fsf.org/),值得我们去关注。中国国内的开源软件网站也比较多,像开源中国网(http://oss.org.cn/)、开源中国社区(http://www.oschina.net/)、Linux伊甸园(http://www.linuxeden.com/)、ChinaUnix(http://www.chinaunix.net/)都比较有名,上面的开源软件新闻和使用案例、指南都比较多。专门关于图书馆的开源软件可以在http://www.oss4lib.org/、http://www.code4lib.org/及时找到信息,这两个网站针对主要用于图书馆应用,对相关的开源软件做了大量介绍。   另外开源软件像Infoworld组织的BossieAwards和Packt出版社组织的“开源大奖”(OpenSourceAwards)都很有分量,能帮助大家聚焦优秀的开源软件。LITA(美国图书馆和信息技术协会)、eIFL(图书馆电子信息协会)、IFLA(国际图联)、DLF(数字图书馆联盟)、D-Lib期刊也经常介绍一些适合图书馆应用的开源软件。
  开源软件的评估、测试是应用的关键。按照“FURPS+”模型,我们一般要评价软件的功能性(Functional):特性、功能、安全性;可用性(Usability):人性化因素、帮助、文档;可靠性(Reliability):故障频率、可恢复性、可预测性;性能(Performance):响应时间、吞吐量、准确性、有效性、资源利用率;可支持性(Supportability):适应性、可维护性、国际化、可配置性。我们还需要注意软件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实现(Implementation):资源限制、语言和工具、硬件等;接口(Interface);强加于外部系统接口之上的约束;操作(Operation):对其操作设置的系统管理;包装(Packaging);授权(Legal):许可证或其他方式。另外,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开源软件评估模型OSMM of Capgeminni、OSMM of Navica、QSQS、OpenBRR、OMM等模型,都可以用来系统化评估开源软件的成熟度。
  开源软件应用于高校图书馆,需要领导高度重视,需要人力资源,经费的投入。开源软件对技术人员的管理维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专门的经费来进行评估、测试、二次开发、部署、后续的软件管理、培训和维护。
  5 部分适合高校图书馆开源软件简介
  5.1 基础平台
  5.1.1 操作系统 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主要发行版有Redhat系列,包括RHEL、Fedora Core,CentOS跟Redhat类似;SUSE系列;Debian系列,包括Debian和Ubuntu;
  Gentoo系列。推荐在图书馆使用CentOS、Debian、Gentoo。
  BSD是Unix的衍生系统。主要发行版有FreeBSD, OpenBSD和NetBSD。推荐在图书馆使用FreeBSD。
  Opensolaris是SUN公司开发的Solaris的开源版。Oracle收购SUN公司后,illumos 作为一个Opensolaris分支和后继独立出来。这个平台适合图书馆部署一些需要兼容Solaris系统,很难迁移出来的软件。
  5.1.2 云计算和虚拟化 OpenStack是一个为公共及私有云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软件的开源项目,适合图书馆搭建私有云服务。
  Xen和Kvm目前比较活跃的虚拟化软件,可以用来替代昂贵vmware虚拟化软件。
  5.1.3 存储、数据库、大数据、搜索与数据分析 Freenas,openfiler是比较好的两个存储软件,能充当NAS或者ISCSI设备,能搭建存储热备系统,数据安全性不错。
  Mysql、PostgreSQL等开源关系型数据库已经非常成熟,能作为Oracle、SQL server的替代。Monodb Cassandra、Dynamo、CouchDB等新兴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已经在性能要求较高的大型站点上得到应用。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其经验,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图书馆网络应用后台数据库。
  Hadoop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由HDFS、MapReduce、HBase、Hive和ZooKeeper组成,是图书馆大数据的首选平台。Lucene是一个高性能、多功能全文索引和检索引擎,国内有许多高校在其基础上开发了检索平台。Solr一个开源的企业级搜索服务器,经常与Lucene一同使用。开源数据分析软件和框架主要有Orange、RapidMiner、Weka、JHepWork、KNIME等等。
  5.1.4 网络、网络管理、信息安全、WEB服务、缓存、负载均衡、高可用、自动运营工具 Iptables是Linux环境下防火墙和NAT软件。pfSense是一个FreeBSD下的免费开源的防火墙和路由器软件。Vyatta是基于x86硬件的企业级的路由器/防火墙,功能很强大,路由、VPN、防火墙、NAT功能都有。Snort是一个入侵检测系统,能防范黑客入侵。TCP_wrappers、Chkrookit、Tripwire、PortSentry、Nmap、Tcpdump、wireshark等开源信息安全工具能帮助信息安全管理人员迅速发现问题、修补漏洞、防范攻击。Nagios、Hping、Cacti、MRTG、ZABBIX能协助网络管理人员了解网络实际状况。Bacula、Rsync、Unison能用于数据的同步和备份。Bind和DNSPod-sr可以做DNS服务。
  Apache和Ngix是高校图书馆最常使用的WEB服务器。高校图书馆能使用Varnish、Memcached、Squid、 Redis等软件做网络应用缓存,提升服务速度。Lvs、HAProxy、Heartbeat、DRBD是常见的负载均衡和高可用软件,它们可以帮助图书馆提高数字化系统的可用性。
  Puppet、cfengine、chef是比较流行的自动化配置管理工具,能协助系统管理员迅速完成系统配置、审计。
  5.1.5 中间件 JBoss、Tomcat是著名的支持J2EE规范的web容器。LDAP、SAML2.0、OpenID、CAS、SSL、Shibboleth、OATH是常使用的联合认证协议和程序库。RabbitMQ、Activiti5与jBPM5是常见的开源工作流引擎。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以上中间件开发自己的应用。
  5.2 应用
  5.2.1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 Koha、Evergreen是目前最为著名也最为成熟的开源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类似的系统还有Emilda、OpenBiblio、PhpMyLibrary等等。   5.2.2 门户、网站与内容管理系统(CMS)、机构库、wiki Liferay Portal、Jetspeed是信息门户系统,门户集成了单点认证系统,可以让读者可以很方便的访问网络资源。
  Wordpress、Drupal、Joomla是目前最流行的php内容管理系统,适合做图书馆的网站。
  DurSpace,由Fedora与DSpace两个最有名的数字仓储系统支持获取、存储、索引、保存和分发数字资源。类似的软件还有Eprint。
  MediaWiki是著名的维基百科全书的底层服务软件,能作为图书馆的百科系统。
  5.2.3 电子邮件服务、Voip、短信、聊天工具 Sendmail、Dovercot 可以用来实现图书馆自己的电子邮件服务。Asterisk是一个开源VoIPPBX系统,它是一个运行在Linux环境下的纯软件实施方案。Kannel是一个开源的短信网关,可以用来收发短信。Openfire、Spark可以搭建图书馆自己的IM服务平台。
  以上列举的软件仅仅只是开源软件宝库了的沧海一粟,在高校图书馆各种服务,都存在着相应的开放源码软件。在当今新技术日新月易,新服务层出不穷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要有更加开放的心胸和气度来迎接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与开源软件的精神内核都是自由、开放、共享、协作。通过合理利用开源软件,高校图书馆将极大提升数字化水平,提高读者满意度。高校图书馆通过积极、稳妥、深入、持续应用开源软件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开拓新服务模式、重塑使命和目标。恰当的开源软件应用战略将保障高校图书馆在新时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晶,连理,邱小侠,等.开源软件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开源软件成熟度评估及选型指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3]张智雄.支持数字图书馆的开源软件[J]中国教育网络,2009,(5):18-19.
  [4]朱安柱,方红,等.支持数字图书馆的开源软件[J]中国教育网络,2011,(4):61-63.
  [5]Open source software assessment methodologies[EB/OL].Wikipedia,[2012-01-02].http://en.wikipedia.org/wiki/Open_source_software_assessment_methodologies.
  [6]Howto Evaluate Open Source Software/Free Software(OSS/FS)Programs[EB/OL].dwheeler.com,[2012-01-07].http://www.dwheeler.com/oss_fs_eval.html.
  [7]Various Licenses and Comments about Them[EB/OL].gnu.org,[2012-01-02].http://www.gnu.org/licenses/license-list.html.
  科研项目:本论文系武汉市教育局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K017,项目名称:开源软件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研究。
其他文献
国别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融资重点受其国别发展阶段及发展目标的影响,但逐渐也开始介入卫生防疫领域。近年来全球重大卫生事件的频频暴发,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急需强化对卫生防疫
实现影像间自动配准的关键在于快速提取足够数量且精度高的匹配点。提取特征点的方法主要有基于特征和基于灰度两种。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sift算法提取特征点,从粗略的提取特征点,再通过四步对已提取的特征点进行提纯,最后利用精度较高的匹配点进行计算影像间的变换参数,实现配准的自动化。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支柱产业。数据网络正在迅速地从封闭性,以专线、专网为特征的第二代信息技术转向为以网络互联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
本文研究了冷柜产品因PCB板走线不当而引起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测试Fail的原因,提出通过调整电路PCB板的5V走线,提升MCU电路抵抗EFT干扰能力的方法来解决测试Fail的问题
电气导线互联系统设计(EWIS)在整个民用飞机设计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适航管理也对其有明确的要求。分析了当前无人机地面控制站在线缆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EWIS设计的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易发生感染及感染流行,且病死率高。我国报道的数起医院爆发性感染多发生在新生儿,可见,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刻不容缓。所以,医院管理搜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