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伴我成长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lwl20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读书,我有太多的记忆。小时候,由于我家境不好,连学费都要东拼西借,更没有闲钱拿来买书。我最羡慕的就是别的同学父母能够给他们买上几本小人书,我只能向要好的同学借来看。那时候一本小人书我常常要翻看好几遍,俗话说得好,“不容易得到的往往也是最值得珍惜的”。从那时起,书就成了我的一种渴望。值得庆幸的是:哥哥小时候也是个书迷,经常省下吃饭的钱租借小人书看,《西游记》《水浒》《三毛流浪记》都成了我童年的记忆。有一次他给我带来一本《木偶奇遇记》,我真是如获至宝,反反复复看了几十遍,直到会背了,还一直珍藏着它。因为从小就喜欢看书,所以我从小学到中学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后来考上师范,我对书的渴望终于得到满足,除了上课的时间外,我其余的时间几乎都泡在阅览室。刚开始我是看言情小说,什么琼瑶、岑凯伦,都看遍了;后来开始看武侠小说,古龙、金庸看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借阅《家》《春》《秋》《呐喊》《彷徨》《青春之歌》《呼啸山庄》《红与黑》《红楼梦》《简·爱》《飘》,等等,既有严肃文学也有通俗文学,它们一直陪伴着我走完三年的师范生活。可以说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都是在与书相伴。记得那时候我常常躲在被窝里,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起伏或喜或悲,有时候因为看了一本悲剧小说两三天缓不过神来。但遗憾的是那时候不懂得摘抄和记笔记,看过以后,除了记忆外什么也没有留下。
  自踏上三尺講台走过了19个春秋,没有过多的掌声和鲜花,我只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尽心尽责地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工作的繁忙而忽略了读书,忙忙碌碌中总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缺少点什么。
  后来我才发现我的生活缺少的不就是坚持不懈地读书吗?于是,我捡起读书的习惯,一本本书就像一艘艘船,能够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自从读书之后,我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前感觉自己就像井底之蛙,只知道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什么教学新理念、教学新动态及教学风格、教学特色都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自从读书之后,感觉读一本好书,就像在跟一位大师对话。读完这些专业书籍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各种教育理念的内涵有了更多的感悟,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功底,并在课堂中大胆实践和创新。
  多年的读书体会让我意识到,读书还要与写作同行。写,有时候比读更重要,只读不写,常常是泛泛而读,随兴所至,往往是边读边忘,犹如走马观花,不会留下深刻印象;而边读边写就会认真地读,反复地读,仔细琢磨,深入思考。写的过程,就是吸收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只有在写作过程中,外在与内在、经验与幻景、感性与理性才能在一个时空中得到完满的呈现。
  苏轼曾经说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但可以与大师对话,与自然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还可以在对话中提升修养,使自己的文化底蕴变得更加厚重,读书既可以伴我成长,也可以伴大家成长。
其他文献
梁启超是著名的教育家和史学家,不仅自己功成名就,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他一生共育有9个子女,他们当中既有院士,又有建筑学家,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个个皆才俊”的家教传奇,令人羡慕不已。  有一年,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长子梁思成因为腿部受伤需要住院治疗。一开始,梁思成以为住院期间,自己可以好好放松放松,安心调养一下身体,再也不用像在学校那样整天抱着书本不停地学习。然而,让梁思成无论如何也没有
期刊
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我,今年已经88岁了, 1951年参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江西省吉安市采茶剧团的创办人之一,曾担任江西省吉安市采茶剧团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回想自己的从艺生涯,许多事让我终生难忘。  1951年,我从吉安联合师范学校(现吉安师范学校)毕业后,组织上调我到吉安地委文工团工作。1952年,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文工团被撤销了,全国的演员被分到各单位工
期刊
《老友》专家门诊:  我今年89岁,没有吸烟史,长期饮酒但近年只喝一点黄酒。多年以前,我有过头晕、跌倒等症状,体检发现血压为186/90mmHg。我曾在部队当卫生班班长,自认为这只是收缩压有点高,总体上血压还在正常范围,于是没有服药治疗。后来,我头晕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几次头晕致跌倒爬不起来。医师嘱我服药治疗。请问:我真患上了高血压吗?有没有什么药物能只降收缩压、不降舒张压?  上饶市余××  余×
期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的厕所十分简陋,几根木棍的上端捆扎在一起,下端分开埋入土里,外面盖上稻草,一间棚子就搭好了,棚内埋一只破旧的陶缸,缸上放几块木板,再用小山竹编扎成一扇门,这便是农村厕所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我每次上厕所大便时,总是在外面摘下几片树叶或瓜菜叶当作手纸用,在那又脏又臭的厕所里蹲上几分钟,确实让人十分难受。特别是遇到棚顶漏水或是棚外雨水流入粪坑,粪水溢出,遍地流淌,蛆虫乱爬,苍蝇
期刊
父亲是1966年的“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小时候家里穷,几家人合住在一间破旧的屋里。父亲说,他读书的时候,最大的愿望便是拥有一张小桌子、一个小板凳、一盏煤油灯和一个安静的小角落,能够静心读书就心满意足了。  时势使然,父亲没有机会走进大学。但父亲对书籍的兴趣却丝毫没有减退,他非常渴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書房。  20世纪80年代初,母亲在中学教书,学校分配了一间住房,面积七八平方米。我们一家四口生活在
期刊
我的家乡黎川,典型的江南水乡,河港纵横,三面被武夷山环绕。一条条发自山麓的清泉,飞流直下,形成数不清的小溪激流,灌溉着千顷沃野,养育无数农庄村民,股股支流汇聚成龙安河、黎滩河、资福河。三条河都在洪门与盱江汇合后直入抚河,经鄱阳湖注入长江,形成一条完整水系。  黎川属于山区,山里长着茂密的森林,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如杉、松、毛竹和其他珍稀树种,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恩赐。  历史进入近代,随着下游城市人口的
期刊
我今年88岁,1949年6月参军,1951年7月入党,在原乐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职位上离休。在我的一生里,有两次入朝作战的经历。第一次是1951年10月初,我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47师140团2营机炮连,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历时7个多月。  记得我刚踏上朝鲜的国土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紧张的战争景象,空中常有美国飞机低空盘旋,时而激烈扫射,时而狂轰滥炸。沿途的房屋被摧毁成残
期刊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4日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事关全局的区域发展战略部署会。  长江生态正在逐步好转,但长江大保护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环境治理还面临不少挑战。谱写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系统思维,加强协调联动,
期刊
1956年7月,我从上饶玉山师范毕业,组织上根据我的志愿,将我分配在老革命根据地横峰县山区小学当老师。1958年,我考取了江西教育学院中文专科(函授),经过三年学习,所学五门课程成绩优秀,于1961年获得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圆了我的大学梦。回顾三年函授学习历程,一桩桩、一件件往事使我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我参加函授学习的目的很简单,为的是提高充实自己,让自己能教好书、上好课,为老区教育事业作贡献
期刊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越是面对挑战,我们越是要遵循历史前进逻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人民群众期待,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回头浪,但世界决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开放合作仍然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当今时代,任何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想法,任何拒人于千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