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策略

来源 :科技信息·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策略做了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方面的经济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是经济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农村,水环境污染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对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以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更好地改善农村水环境,发展农村经济。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治理策略
  1.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加重,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不小的环境压力。尤其是在农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足,加上对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不是很完善,使得当前的农村水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并且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日复一日,会造成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对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增长,整体环境的治理来说都是不利的。造成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的原因有许多,对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到综合治理的策略和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做好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治理。
  2.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农村水环境的污染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当前农村的水环境污染程度十分严重,以下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几个主要因素。
  2.1农村生活垃圾随意排放
  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一些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并不是很强,不能很好地意识到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使得当前的农村水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这对于当前农村的水环境治理是非常不利的。在一些农村地区,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缺乏十分有效的措施,不能找到十分合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多数的农村就会把生活垃圾倾倒在河流中,长此以往,就会对农村的水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程度下会影响农村整个的生态系统,影响农村的水源。
  2.2一些乡镇企业超标排放污水
  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并不是很高,也没有很多的大型工业企业,但是国家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在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积极建立乡镇企业,对中小型企业进行必要的政策扶持和一定程度上的权限放宽,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但是同时,也会使一些乡镇企业自身的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下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在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标准来进行污水的处理和排放,使得污水的排放不能做到合理合法,污染物严重超标,这对于农村水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
  2.3对污水的治理力度和手段不强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导致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是很高,对于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不高,从而造成了环境治理的力度不强。加上农村地区的水环境程度污染严重,有缺乏一些先进的水环境治理思想和手段,造成农村的水环境一直处在一种无人管理的状态,长时间这样就使得农村水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3.做好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
  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程度十分严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将会影响整个环境系统,从而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做好农村水环境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是做好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处理好生活垃圾
  在农村地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理念并不是很高,不能很好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作用,在加上农村的生活垃圾随意排放,使得农村的水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严重影响农村的生态平衡。想要进一步做好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治理,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要让农民认识到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做好污水处理的好处,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另外,要对农村的生活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积极寻求处理措施,做好集中处理和有效利用,降低对水环境的污染。
  3.2做好乡镇企业的污水排放管理
  为了更好地促进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国家在大力扶持乡镇企业,给予他们最宽松的经济发展策略,对他们的管制放到最寬松的程度,这样虽然促进了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会使得一些企业失去了必要的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超标排放污水,造成农村水环境严重污染。想要更好地做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力度,除了一些经济和政策上的扶持外,也要加强生产管理和污水排放管理,要对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水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检测,控制污水排放的量和污染物的含量,以便进一步降低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更好地保护农村水环境。
  3.3创新污水治理手段,加强重视力度
  在农村地区,导致水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污水的治理重视程度不足,并且严重缺乏先进的污水治理手段,导致农村水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想要进一步做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要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农村水环境污染程度的严重性,并且能够积极引进先进的污水治理措施来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这样才能进一步控制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程度,更好地进行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治理。
  4.总结
  本文对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策略做了分析。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在不断增加,农村生活垃圾随意排放,乡镇企业污水超标排放,污水治理手段缺乏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做好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污水排放管理,创新和学习污水处理手段是关键。
  参考文献:
  [1]赵玉仙.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策略[J].能源与节能,2017,(2):117-118.
  [2]汪娟.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分析[J].科技视界,2015,(5):292.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中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办学实践中诸多出现“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的现象,由此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成为了学术界和实践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为研究问题,不仅能为中外双方高效合作办学、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强理论指导,也能够为管理机构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与建议。本研究基于系统论和标准学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政策分析法、案例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顶尖人才中重要的一环。高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简称“导学关系”)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导学关系问题频发且难以解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法律体系在规制导学关系时效力不足的困境。导学关系失范不仅会降低研究生培养质量,而且会损害师生关系,甚至会对学校乃至国家的教育声誉和教育体系的良性发展形成重大威胁。为保证导学关系的健康发展,现有文献大多从伦理道德约束和
地方应用型院校“双师型”教师担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振兴区域经济的重任。当前存在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模糊、评价标准不统一,地方应用型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不足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定义了“双师型”教师,并选取湖北地区3所地方应用型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为访谈对象,运用地方应用型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对264名“双师型”进行了胜任力调查,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发现地方应用型院校“双师型”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引领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我国逐步推动地方普通高校转型。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引导一部分地方普通高校转变为应用型大学,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加快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升级。产教融合创新驱动政策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而应用型大学的协同创新发展对
一流本科教育是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考虑,是建设“双一流”的实践基础。高校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支撑,其质量是决定一流本科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系列成效,但相较于国外一流师资队伍与国内一流本科教育对教师提出的系列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与不足。为了探寻一流本科教育中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不足,建设一支能胜任一流本科教育要求、规模适度且结构合理的高校师资队
教授委员会的治理是大学内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体现,共同治理理念对教授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本文以治理现代化为视角,借助制度变迁理论梳理我国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变迁过程和特征,结合共同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总结出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适应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维度。以此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选取我国中部5所高水平大学,对我国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现状与问题进行探究,并对成因进行分
摘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限制当地综合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业内学者已经提高了对农村化肥、农药、污染物的关注,及时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环保计划具有较高重要价值。必须尽快落实农村环保计划,这是避免当地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旨在为实践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农村环境;对策
期刊
摘要: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林业发展必须以林业经营为基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林业的可持续经营。本文简要阐述了“三定”工作制度的概况,针对其不足,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提出林改建议,希望推进当下林业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林业;“三定”制度;制度改革  前言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对改善和调节生态环境,遏制全球环境恶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破坏比较严重,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各个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其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森林的面积逐渐减少,导致自然灾害频发,这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森林资源在国家资源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想要改善以上这种情况,就需要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将植树造林技術合理应用到林业的生产建设中,并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完善法律和规章制度
期刊
摘要: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加大了林业建设的重视,开展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该项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资源浪费现象的控制,促进了森林资源的生产和建设,增加了森林资源的面积。森林管护是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这项工作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许问题,影响着管护质量。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森林管护工作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