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八把钥匙 助力鉴赏古诗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f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古诗鉴赏题,大多数学生害怕,主要原因是读不懂诗歌。而读不懂则源于古诗词中部分词汇不理解、特殊句式不清楚、表现手法不知晓,再加上诗歌背景知识缺失。为此,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古诗解题技巧与方法,才能突破诗歌阅读障碍,快速读懂文本。下面介绍八把打开诗歌阅读枷锁的钥匙,将助力学生鉴赏诗歌。
  关键词:诗歌;障碍;方法
  历年高考均把古代诗歌鉴赏纳入重点考查内容之一,既促进学生学习中国优秀古典文化,又检测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纵观近年来语文高考全国卷的考查情况,分值均在9—11分,题型从两道主观题过渡到一道主观题一道客观题,设题涵盖诗歌内容、手法、情感等,题材几乎涉及到所有类别。
  一、读标题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灵魂,往往对诗歌内容或形式有着较为明显的提示,是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认真推敲标题,可以找出蕴含的信息:有的点明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有的交代写作目的、感情基调,有的表明线索、题材等。如《发临 将赴北庭留别》这一标题交代写作时间、地点、事件,也点明写作目的。《送子由使契丹》交代送别对象和出使目的地,点出题材为送别诗。有些标题,还要关注题眼,即提挈全篇的字词,如《春夜喜雨》中的“喜”字就是题眼,诗中无一“喜”字,却处处体现“喜”。
  二、识作者
  要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必须学会“知人论世”,既要了解作者的独特经历、性格品行,还要知晓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或写作背景,相当多的诗歌主旨、情感和作者经历境况息息相关。此外还要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或平淡,或绚丽,或悲慨,或闲适等。当然,不少诗人的人生境遇若发生较大转折,其表达的情感也随之变化。对于熟悉的诗人,可以调动平时积累的生平事迹、政治主张、思想性格等来推测诗人可能要表达的情感;对于不熟悉的诗人,可从注释中寻找所蕴含的经历、处境、品行、追求等信息,并据此去推测、理解。
  三、看注释
  诗歌的注释是命题者的暗示,往往蕴含着许多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理解诗歌可起到提示性的作用。常见的注释,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介绍作者,可能暗含写作风格或思想情感;时代背景,可能提示主旨内容或感情基调;解释字词,则是主力准确理解诗句;解说诗句,则是暗示用典或意境。总之,题目既然给出注释,就是理解诗歌不可缺少的,注释可谓是理解诗歌的捷径所在。
  四、品意象
  意象是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和凭借。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歌语言、评价内容、体会情感的基本前提。对于意象,不能停留于其外表,而要体会蕴含的诗人思想情感。古代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其象征意义也相对固定,如鸿雁暗示与相思怀念、羁旅伤感,菊花象征坚贞品质和隐逸闲适,流水关联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月亮意味思乡思亲、人生悲欢,杨柳代表离别伤感之情,斜阳表达凄凉失落之感等。
  五、找典故
  用典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诗人引用古籍中的古诗或诗句来表现有关内容和思想情感。使用典故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可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典的类别主要有两种:用语(引用、化用前人诗句)和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常见方式有明用、暗用、正用、反用等。找出并理解典故,将有助理解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在古诗鉴赏中,准确理解典故难度较大,平时应注意积累接触过的典故,尤其是典源和释义。
  六、抓关键词句
  所谓关键词句,主要有三类。一是抓住诗中表达情感的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如愁、怨、孤、独、寂、恨、愤、忧、凄、悔、怜、怅、泪、喜、乐、思、闲等。二是抓住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尚、又、只、却、惟、仍、但、徒、空、犹、更、常等。如赵执信《秋暮吟望》颔联“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中的“常”字强调时间频度,将本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也凸显诗人的心绪。三是抓住最能体现或暗示诗歌主旨或感情的诗句。这类诗句常在尾句(联),且是抒情性或议论性句子。
  七、析特殊语言
  因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需要,古诗语言经常“变形”。主要有以下情形。(1)倒装。因诗句节奏、平仄、押韵和表意等要求,古代诗人经常改变诗句的正常语序,采用“变形”的语言。如杜甫《一室》中的“巴蜀来多病,荆蛮去几年”的正常语序为“来巴蜀多病,去荆蛮几年”。(2)省略。古诗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均可能省略。如李弥逊《春日即事》中“落花狼藉近黄昏”,“近黄昏”前省略了“天色”。(3)词类活用。古代诗人因炼字、炼意等的需要,又受格律的限制,常改变一些词语的词性。文言文中的活用现象,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古诗中也常见。如白居易《问六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中的“雪”,即是名词作动词。(4)互文。这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修辞手法,在古诗中也常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本句互文。如王昌龄《出塞》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上下补充,合而见义。二是对偶互文。杜甫《潼关吏》的“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这两句的意思是“大小城都修建得又坚固又高大”。《木兰诗》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黄花”,意思是“木兰当窗对镜梳理云鬓,并贴上花黄来化妆”。
  八、辨题材类别
  因古诗题材相同,表达的情感相对固定,手法也有相似之处。按照题材内容,古诗一般可分为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送别诗、羁旅诗、怀古诗、闺怨诗、抒怀诗等。鉴赏诗歌可从题材类别入手把我主旨与情感。如边塞诗,与国运兴衰关联,内容大多数涉及边塞风光、戍边生活、征战将士、杀敌报国等。主要情感有奋勇杀敌之志、建功立业之情,壮志难酬之愤,穷兵黩武之恨,苦乐不均之怨,久戍思归之愁,幸福和平之盼,美好山河之颂等。如严武《军城早秋》,从标题就可见出是边塞诗,诗中的“边月、西山、沙场、飞将、骄虏”等意象也可看出,因此参照边塞诗的常见情感,容易推断本诗表达的情感:表现将士杀敌报国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心。
  古诗鉴赏能力是较难掌握的,提升鉴赏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方法经常训练,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鉴赏技巧与规律,逐步做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古诗鉴赏中快速寻找到切入口,并较为准确理解诗歌。
  参考文献
  [1]  讀诗题 抓诗眼 赏诗境 品诗韵——在古诗教学中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策略探析
  [2]  李秀桃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12-25
其他文献
摘 要:盛唐时期书法艺术空前繁荣,楷书、草书、行书三体被后世所认可并加以发展,唯独隶书在宋时被“弃唐取汉”,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代隶书的发起者和践行者,按理来说应备受瞩目,但后世谈及其隶书皆评价为“程式化”,本文将通过分析《石台孝经》这一作品,分析其隶书之下所展现的盛唐风貌。  关键词:石台孝经;唐代隶书;唐玄宗  一、盛唐时期的艺术背景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被后世称为“大唐盛世
期刊
摘 要:因材施教式教学方式是沿承至今的优秀方式,培智班《实用数学》课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群体存在特殊性,要同普通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区分开来。  关键词:特殊教育;培智班;《实用数学》;教学有效性;有效对策  文中探究提升培智班《实用数学》课程教学成效的有效措施,提出生活情境创设、游戏教学法以及动手实操这三条策略,希望能够为培智班《实用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提供更多新方式,全面提升培智班《实
期刊
摘 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普性学科,是发展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有效步骤。而初中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品格和基本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重视对科学课堂进行优化,可以让学生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产生亲近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从而在不断的科学求索中提升自身的科学求索能力,获得独特的科学学习经验。而要想优化科学课堂,我们就要在科学教学中尊重生本教学原则,强化学生的自主认知体验。  关键词:初中科学
期刊
摘 要:为了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现代艺术的发展必须符合现代社会的文化基础,因为它需要创新和变革,并具有一定的审美准则。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民间美术应用于现代艺术的设计中。同时,民间美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传承不容忽视。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主题,探讨民间美术在现代意识中的价值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民间美术的发展规划,以及现代艺术的造型。  关键
期刊
摘 要:学生们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老师强迫学生们进行学习的话,那就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在语文课堂当中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只是,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并能能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如果想要实现这些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思想,将应试教学的思想转变过来,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积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优化机场出租车司机收益决策和提升出租车司机总体收益效率问题,运用了数据包络方法(DEA),对时间、油耗和机身损耗数据进行统计量化和可视化分析;构建了出租车司机收益最大化的最优决策模型。  关键词:出租车司机决策;出租车管理;线性规划对偶理论  1. 引言  出行是人民生活的重中之重,人民的生活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出行,而同时,出租车是当今人民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
期刊
摘 要:Mg - Li合金除具有密度低,优良的冷、热变形能力,高比强度等特点外,还有一系列的优点:弹性模量高、高比强度、各向异性不明显、冲击韧性好、对缺口不敏感、低温韧性好、良好的阻尼性能等,同时还具有抗粒子穿透能力强的优点,在轻量化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近几年典型的单相α、双相α+β相和单相β三种 Mg - Li 合金的研究进展以及Mg - Li合金的应用情况,简述了Mg - Li 合金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教育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行各业都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契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模式
期刊
摘 要:教育改革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心必须实现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初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此真正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改善体育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及运动热情,推动学生走上全面发展之路。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发展;促进策略  伴随新课改的不断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到中国旅游。因此,公共场所的标识英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国内各大旅游城市普遍存在公共标识英语翻译不规范的现象,这极大影响到了旅游城市的形象。本文从英语翻译的理论基础出发,通过对翻译理论的分析,结合公共标识翻译的现状,对公共标识英语翻译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公共标识;英语;翻译理论  引言  公示语,是在公众场合给公众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