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分方向培养模式的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rui146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并分析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提出了突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分方向培养模式的原因及必要性,并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分方向培养模式为例,提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要以培养新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的,办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特色。
  关键词: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 分方向培养 新型应用型 本科人才 培养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择的需要。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创办之初嫁接或者基本沿用了母体大学设置的课程来组织教学。但是,独立学院教育既不同于普通大学本科教育,又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教育,如果一味简单沿袭母体大学的传统精英教育模式来实施独立学教学活动,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能像母体院校学生那样具有较扎实的理论专业功底和宽广的跨专业知识,又不能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根本不具备竞争优势。因而,对英语教师而言,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
  独立学院是教学型、应用型大学,应按照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办学定位是由独立学院学生的现状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决定的。
  (一)教学主体现状
  首先,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其次,许多学生选择英语作为专业大多并非出自个人的兴趣爱好,因此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大。再次,就是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够合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最后,独立学院的师资一部分是利用其所依附的高校的师资或其他外聘教师,专职教师不多,而且层次不是很高,因此,独立学院普遍存在教师队伍不稳定和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教材问题
  独立学院至今没有适合自己的特色教材,而是借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材,故其品种单一,数量不多,内容陈旧,不能自成体系;实习实践、实验教材匮乏。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实现教育目的、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是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的载体。独立学院照搬母体学校那些原本已经滞后于社会要求的培养模式,简单引用母体学校的课程设置来实施独立学院的教学活动,而不充分考虑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需要和兴趣,忽略了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导致学生被动地去学习一些科目,难免会出现学生厌学的局面,这是导致独立学院课难上、能力难提高和学生难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分方向培养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的发展本身仍处于一种初级摸索阶段,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探索出符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教学规律,要想用突破寻求发展,就必须敢于打破定式思维,大胆超越传统课程设置观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民办的灵活机制,设置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
  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城市学院英语专业分方向培养模式为例,谈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培养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模式。
  (一)在大学一、二年级,结合专业四级、八级考试,着重提高学生词汇、听力、阅读理解、文化基础等各方面的英语基本技能及知识,坚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监督教学更重要”的理念。
  1.新生一入校,学院通过开讲座、辅导员和专职教师跟学生单独交流来帮助学生成功完成“两大转变”: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成为有责任感的成年人。
  2.将教学基于实践课与理论课结合的课程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由于学院要求课程设置要把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因此在教授英语专业理论课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院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最新的信息及网络技术,引起学生的学习英语理论知识的兴趣,满足学生对信息量的需求,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在实践课中,由于学院有专门的英语语音教室,教师可以利用语音设备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二)在大学三、四年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前景分方向开设专业英语与英语选修课,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为以后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打好专业基础。
  1.方向设置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我院外语系为例,在充分调查市场需要和学生意见后,我们把专业方向分为商务英语和教育英语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修这两个方向的课程,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和应用性,使学生就业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增加专业特色的实验室。我院为了训练教育方向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专门配备了微格实验室,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打下基础。
  3.突出实践性教学特色。我校的课程设置立足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即实际应用能力。例如我在教授商务英语写作这门选修课时,尽量模拟实际的商务活动,组织学生在实际的商务活动中学习写作,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基础科学系还主动为教育英语方向的学生联系中小学进行教学实习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4.鼓励学生参加与自己的专业方向有关的职业技能考试,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在学生基础学习阶段,辅导学生准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备考的过程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我们辅导学生参加商务英语的相关考试,如剑桥商务英语(BEC)、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考试等,提高其英语的实用能力。
  5.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第二课堂教学,为学生更好地营造英语的听、说环境,争取造出浓厚的英语氛围。
  (1)联合学生会组织英语俱乐部(English Club),开展一系列的英语兴趣活动。
  (2)组织各级各类比赛,实施奖励。可以开展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翻译比赛、即兴演讲比赛、戏剧比赛等。每次比赛都要求人人参与,逐层选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例如,我院每学年都举办全院的英语演讲比赛和词汇竞赛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主动与母体学校西南科技大学合作,聘请专家教授到我院进行讲座,为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指导。如邀请BEC考试的讲考官到我院进行BEC考试的指导工作,为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参加BEC考试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
  三、结语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独立学院有其优势,也有其无法回避的难题。我们将不断探索英语实用能力培养的新教学模式,以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做有益的尝试。从独立学院的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我们改革了教学,更新了教学手段,引进了新的教学方法,调整了评价比重,更加重视证照考试,确立了新的有利于应用型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旨在帮助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由于独立学院本身就是一个新生事物,以往并无成功的经验可循,究竟如何使培养模式更符合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最终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将来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其自身特有的办学规律,大胆去摸索、尝试各种教学手段,才能找到答案。
  
  参考文献:
  [1]徐海铭.近30年中国英语课程设计范式变革之检讨及其现实启示[J].外语界,2005,(5).
  [2]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
  [3]黄晶.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创新的探讨[J].职业技术,2007,(2).
  [4]刘芬,梁春凝.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12)
  [5]陈建平,聂利亚.从目前的研究看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的构建[J],外语教学,2009,30,(05).
  [6]李奕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6,20,(06).
  [7]王晓晖.商务英语模块教学初探[J].学理论,2009,(17).
  [8]徐鲁亚.“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J].民族教育研究,2005,6,(16).
  [9]吴亚,孙莺,郭绪文,黄琳,陈愉.英语专业设立商务英语课程的需求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06).
  [10]谭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体系[J].时代人物,2008,(06).
  [11]夏璐.独立学院设立商务英语方向课程需求调查——英语专业毕业生问卷分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2010.
  [12]俞凤娣.“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立项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008.5.
  [1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4]加强规范管理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03-01,(1).
  [15]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6]王守仁.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大学教学,2004,(2).
  [17]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8]何平.浅谈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2010,(9).
  [19]耿静先,邱培磊.独立学院“应用型”国贸人才英语实用能力[J].海外英语.
  [20]李兴华,王璨.从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看独立学院的发展[J]外语,2010,(9).
其他文献
摘 要: 英语教学设计适当科学的语境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境的设计要合情合理,要富有新意又要有艺术性。在英语教学中,把情感、艺术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就能展现英语的丰富文化底蕴,让学生领悟英语的语言之美。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语境设计 交际 教学艺术    “It is a piece of cake.” 是指“一块蛋糕”还是指“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呢?在具体的
摘 要: 八年研究是20世纪30年代由进步教育协会发起的旨在理顺中学和大学关系的大规模教育实验,拉尔夫·泰勒在这场实验中担任评价委员会的主任,为实验中学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指导,而通过八年研究,泰勒原理也得到了深化和升华,可谓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 拉尔夫·泰勒 八年研究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相互滋养    当前在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处不甚“和谐”,“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妙,就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往往能激发学生参与思考的热情,提高学生思考的质量,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思维层面飞跃。同时,也能更好地展现课堂中
摘 要: 英语阅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量进行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初步了解了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困难,并探讨了教师如何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指导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指导形式来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 实践环节 课外阅读 英语专业    一、引言  《大学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大多数院校把重点放在EGP教学而忽视ESP教学的发展。作者结合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理工科院校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并完善ESP教学阶段的管理和规划。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大学英语教学 ESP教学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外语能力的
摘 要: 如何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如何让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如何找到一些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我想这是每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材的组织、教学活动及设计及课堂上教师所起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进行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 角色转变 教材 教学活动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课
摘 要: 高三数学复习时间紧而内容多、要求高,如何提高整体复习效益,是中学教育的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实践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双基 复习方法    近几年随着教材的更新,在重视双基的同时高考命题的方向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维,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而高三数学复习时间紧、内容多,如何做到高效复习是每
摘 要: 上一篇文章主要从接受方是否想得到某物这一角度来探讨「~にもらう」与「~からもらう」之间异同,本文则从给予方的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当给予方具有人性化或含有某客观事物具备拟人色彩的时,「もらう」前一般使用助词「に」;当给予方是某一集团或组织以及纯客观事物时,「もらう」前往往使用助词「から」。此外,从语感的角度来看,「~にもらう」能够增强双方的“亲密感”,「~からもらう」会产生某种距离感。  
隨着国际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交往必将不断扩大,资本、商品、劳动力的跨国界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目前中等职业教学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为了使中职学生具备与国际接轨的就业能力。换言之,就是要使中职学生不仅能适应国内的职业要求,而且具备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相衔接的职业能力,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才会更有国际竞争力。在这种理念下,涉外英语信函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涉外英
摘 要: 路牌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译写规范有助于发挥路牌的指路功能。然而,在实地调研中却发现广州市路牌在方位词的译写上没有统一的译写标准,因此译写方位词之后,在进行分写、连写时遇到问题,是将表示方位的修饰成分分别独立开来、还是作为一个整体归附于通名上,或者归附到专名上,尚没有明确的定论。此外,不少大城市纷纷更换双语路牌标示,其中“中路”的英文译写问题值得商榷。鉴于广州有许多很具地方特色的路名,专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