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组学在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和挑战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肿瘤药物的快速发展改善了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以CT、MRI和PET为代表的影像学手段作为重要的终点替代指标,在新药临床试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因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应用线数等不同,治疗后影像学征象变化的个体差异较大,单用RECIST标准已无法满足个体化精准评效的需求。影像组学作为一种依托于新兴计算机技术的特征提取和模型构建手段,有望协助临床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疗效的精准评估。本文介绍了影像组学的基本概念,回顾了影像组学在抗肿瘤药物疗效评价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影像组学在预测肿瘤分子标志物、评价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应用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分泌型B淋巴细胞的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SLE患者作为A组,同期收治的40例非SLE类风湿性患者作为B组,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所有患者及体检者均需要检测抗dsDNA抗体分泌型B淋巴细胞以及抗dsDNA抗体,观察3组应用抗dsDNA抗体分泌型B淋巴细胞以及抗dsDNA抗体的诊断结果。结果A组的抗dsDNA抗体分泌型B淋巴细胞、抗dsDN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选取收治60例妇科疾病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30例,接受妇科的常规护理;干预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将2组干预后的情绪评分、健康评分、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健康促进生活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妇科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影响检验准确率的因素,并对病原耐药性进行分析,为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将3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耐药性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及汇总。结果300份微生物标本的准确率为86.00%(258/300),其中尿常规标本的准确率最高;300份标本分离出3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80份(52.79%)、革兰阴性菌143份(41.94%)、真菌18份(5.28%);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与喹诺酮类抗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中,应用通脉养心丸辅以西药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接受西药治疗)和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接受通脉养心丸治疗),各55例。将2组治疗后的效果、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用药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分析,相比于常规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用药后,相比于常规组,治疗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碳含量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相比于常规组,治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宁夏南部山区某三甲医院103名一线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分为(72.28±12.32)分,其中病人护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管理及人际关系、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环境及仪器五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23.05±3.91)分、(15.66±3.38)分、(15.16±3.46)分、(12.19±2.68)分、(6.22±1.97)分。其中“病人护理”是最大的压力来源,“工作环境及仪器”是最小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因此高校需要培养具有“厚基础、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教育专业新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文章从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机遇、挑战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培养目标应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及提高选修课比例等七个方面进行改革。
当前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发展态势异常复杂。在此情形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紧跟时代召唤,立足当前实际情况不断创新。高校应如何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标,值得深思。鉴于此,文章多角度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总结出“四个全面”融入思想政治队伍建设、课内外教学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的多重路径,以期为培养新时期高素质思想政治人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文章在阐述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课教师教育管理联动育人必要性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育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机制及深度推进协同教育融合工作的建议。以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动育人管理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球范围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中国HCC病例占全球病例的50%以上,导致HCC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HCC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进步,但高复发率仍然是HCC治愈的主要障碍。目前,多组学技术的融合促进了临床上疾病的监测、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无创的影像组学利用术前影像图像反映特定临床结局相关的细微像素级的模式变化。影像组学已广泛应用于预测组织病理学诊断、评估治疗反应和预测疾病预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基因表达谱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是发现和诊断体内异物的主要手段。CT对异物的诊断虽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仍有一些干扰因素可能导致漏诊或误诊。我们报告一个罕见的案例。一青年男性被一根竹签意外地刺入左胸。由于特殊原因,该竹签一直残留胸腔三年而未被发现。患者初以咳嗽、胸痛、发热、咯血在当地医院多次住院诊治,痰涂片未检出结核杆菌,胸部CT检查发现左肺结节、双肺粟粒状及空洞阴影,临床先后诊断为原发性肺结核及继发性肺结核。3年间他接受抗结核治疗,但症状未见改善。直到去世前一个月,在另一家医院通过螺旋CT检查和三维重建发现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