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其内涵,探讨了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合作与竞争教学 高校体育教学 研究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推进,教育正面临着高科技快速发展和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严重挑战,如何处理好有刺激作用的必要竞争和有促进作用的竞争是当前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共同面对的问题。大学学校教育面临的共同任务是加强青少年的合作与竞争精神,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二、合作竞争教学理论研究
(一)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心理学基础、学习论基础和教学论基础三部分。
(1)心理学基础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心理学基础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
*选择理论
选择理论认为人的活动都被潜伏于个体基因中的归属需要、力量需要、自由需要和快乐需要四种心理需要所驱使。只有当个体的部分需要或全部需要被满足的情况下个体才会感到愉快。同时选择理论认为虽大学分学校教育太压抑,但学校仍应成为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因而,从某种角度上来看,选择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需要理论。
*社会互赖理论
社会依赖理论认为群体的本质是成员基于目标而形成的互赖,任何成员产生改变将会影响其他成员的改变,成员内在的紧张状态会引发完成共同目标的动机。
*动机理论
从动机主义者的观点看,小组成员个人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小组成功的基础上,而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小组内全体成员的通力合作,才能有助于小组成功。在合作与竞争的激励下,小组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有效地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还能改善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
(二)学习论基础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学习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人本主义学习论两种。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仅是建构的主体,还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动者,而学习则是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在学术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充当积极辅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教学的任务仅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的情景,学习主要依靠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还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求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要获得学习的方法和经验。相比其他学习论,人本主义学习论更注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认为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观念和情感是学习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论基础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基础主要有创造性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理论两种。创造教学是指为促进学生创造性行为、创造性产品的形成,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人格而采取的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发挥创造潜能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结合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诱导、启发作用,而学生则需要主动学习,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依赖于学生积极性的高低。
(二)合作与竞争教学的定义及内涵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师运用多种体育运动手段、通过创设有利于合作与竞争的运动环境,让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和同伴协作在克服困难后共同完成任务,同时促进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共同发展的教学形式。
(1)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目标是结合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势、充分教学过程中的发挥合作与竞争来实现学生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化等多方面的的发展。
(2)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条件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条件主要有:在学习主体的学生和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开放式的教学场所,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的足够教学实践,教师教与学生学过程中相互交流的主要信息——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事先制定的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3)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常用步骤有以下五步:
*主题导入;
*个体展示;
*组织组内讨论;
*开展组间竞赛。
(4)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合作—竞争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注重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间相互评价,结合教学程序中的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强调教学评价信息在教学信息反馈中的准确、及时。
三、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一)大学体育课程中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应用存在的不足
目前,笔者将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教学中,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发现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学习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
(1)组内学生间缺乏合作,讨论沟通时各持己见
在大学体育的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实验过程中,在进行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同学只顾做好份内的事情,并不懂得怎么去与其他组员合作或者不愿意合作,且有部分教师存在对学习模式生搬硬套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过于形式化。如在部分公开课堂中,教师一宣布讨论,学生边急急忙忙地分组,然后各抒己见地讨论,非常热闹,但在这热闹的背后我们会发现存在学生间都相互争论,只顾表达个人意见,听不进去组内同学的意见,使得合作学习表现为只有“作”没有“合”。
(2)组间竞争时缺乏主动,竞争结束后坐享其成
在大学体育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经常发现有部分学生缺乏参与意识。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合作习惯的耐心和学员对活动的参与程度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导致部分学生在小组间的竞争时经常坐在旁边看组内其他同学积极努力,在小组取得胜利后坐享其成、参与程度不高,成为“局外人”。
(二)提高大学体育课程中合作与竞争教学效率对策
在探讨完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和存在的不足后,笔者对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提高应用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师素质
为解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组内学生间缺乏合作,讨论沟通时各持己见的问题,可通过加深教师对合作与竞争理念的理解、学校可通过鼓励教师通过独立学习、自主尝试,集体研讨、总结和个体方式,鼓励教师间的竞争与合作等方式来加深对合作与竞争理念的理解,形成主动合作、公平竞争的观念和意识;同时加强教师对学生合作与竞争的培养意识,通过创设合作与竞争教学环境,将对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境中,并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提高学生运动的同时,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
(2)教学方式的丰富多样化
为解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组间竞争时缺乏主动,竞争结束后坐享其成的问题,在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中可通过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在大学体育的教合作-竞争教学过程中采取体验式教学、俱乐部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针对性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可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员教,学员练”的状况。还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学校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及虚拟技术,开展网络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杨栋,熊曼丽.湖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之优选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9(3):135-138.
[2]陈蓓蓓.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33-37.
关键词:合作与竞争教学 高校体育教学 研究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推进,教育正面临着高科技快速发展和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严重挑战,如何处理好有刺激作用的必要竞争和有促进作用的竞争是当前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共同面对的问题。大学学校教育面临的共同任务是加强青少年的合作与竞争精神,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二、合作竞争教学理论研究
(一)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心理学基础、学习论基础和教学论基础三部分。
(1)心理学基础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心理学基础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
*选择理论
选择理论认为人的活动都被潜伏于个体基因中的归属需要、力量需要、自由需要和快乐需要四种心理需要所驱使。只有当个体的部分需要或全部需要被满足的情况下个体才会感到愉快。同时选择理论认为虽大学分学校教育太压抑,但学校仍应成为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因而,从某种角度上来看,选择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需要理论。
*社会互赖理论
社会依赖理论认为群体的本质是成员基于目标而形成的互赖,任何成员产生改变将会影响其他成员的改变,成员内在的紧张状态会引发完成共同目标的动机。
*动机理论
从动机主义者的观点看,小组成员个人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小组成功的基础上,而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小组内全体成员的通力合作,才能有助于小组成功。在合作与竞争的激励下,小组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有效地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还能改善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
(二)学习论基础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学习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人本主义学习论两种。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仅是建构的主体,还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动者,而学习则是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在学术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充当积极辅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教学的任务仅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的情景,学习主要依靠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还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求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要获得学习的方法和经验。相比其他学习论,人本主义学习论更注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认为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观念和情感是学习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论基础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基础主要有创造性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理论两种。创造教学是指为促进学生创造性行为、创造性产品的形成,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人格而采取的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发挥创造潜能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结合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诱导、启发作用,而学生则需要主动学习,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依赖于学生积极性的高低。
(二)合作与竞争教学的定义及内涵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师运用多种体育运动手段、通过创设有利于合作与竞争的运动环境,让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和同伴协作在克服困难后共同完成任务,同时促进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共同发展的教学形式。
(1)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目标是结合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势、充分教学过程中的发挥合作与竞争来实现学生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化等多方面的的发展。
(2)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条件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条件主要有:在学习主体的学生和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开放式的教学场所,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的足够教学实践,教师教与学生学过程中相互交流的主要信息——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事先制定的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3)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常用步骤有以下五步:
*主题导入;
*个体展示;
*组织组内讨论;
*开展组间竞赛。
(4)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合作—竞争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注重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间相互评价,结合教学程序中的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强调教学评价信息在教学信息反馈中的准确、及时。
三、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一)大学体育课程中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应用存在的不足
目前,笔者将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教学中,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发现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学习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
(1)组内学生间缺乏合作,讨论沟通时各持己见
在大学体育的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实验过程中,在进行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同学只顾做好份内的事情,并不懂得怎么去与其他组员合作或者不愿意合作,且有部分教师存在对学习模式生搬硬套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过于形式化。如在部分公开课堂中,教师一宣布讨论,学生边急急忙忙地分组,然后各抒己见地讨论,非常热闹,但在这热闹的背后我们会发现存在学生间都相互争论,只顾表达个人意见,听不进去组内同学的意见,使得合作学习表现为只有“作”没有“合”。
(2)组间竞争时缺乏主动,竞争结束后坐享其成
在大学体育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经常发现有部分学生缺乏参与意识。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合作习惯的耐心和学员对活动的参与程度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导致部分学生在小组间的竞争时经常坐在旁边看组内其他同学积极努力,在小组取得胜利后坐享其成、参与程度不高,成为“局外人”。
(二)提高大学体育课程中合作与竞争教学效率对策
在探讨完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和存在的不足后,笔者对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提高应用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教师素质
为解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组内学生间缺乏合作,讨论沟通时各持己见的问题,可通过加深教师对合作与竞争理念的理解、学校可通过鼓励教师通过独立学习、自主尝试,集体研讨、总结和个体方式,鼓励教师间的竞争与合作等方式来加深对合作与竞争理念的理解,形成主动合作、公平竞争的观念和意识;同时加强教师对学生合作与竞争的培养意识,通过创设合作与竞争教学环境,将对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境中,并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提高学生运动的同时,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
(2)教学方式的丰富多样化
为解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组间竞争时缺乏主动,竞争结束后坐享其成的问题,在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中可通过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在大学体育的教合作-竞争教学过程中采取体验式教学、俱乐部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针对性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可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员教,学员练”的状况。还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学校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及虚拟技术,开展网络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杨栋,熊曼丽.湖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之优选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9(3):135-138.
[2]陈蓓蓓.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