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的影响与应用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人类真正进入了信息社会。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教育领域,并且对教育、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教育逐渐实现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虚拟课室、网络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等给教育引入了新的概念。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只前,我们必须要弄清信息技术的涵义及其对教学的影响。下面我们将逐一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几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以达到对师生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及其意义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这是课题研究必须先解决的基本问题。在研究信息技术教育之前,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一般定义为: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为特征,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技术。具有对各种信息(声音、图象、文本和数字)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应用信息技术于教育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在基础教育上利用信息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教育形态。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信息技术课教学。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作为一门课程,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即信息素养。(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在一起,并且通过这个过程改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的、方法和评价手段。(3)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学生网上选课系统、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等。
  (二)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
  信息社会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必须把培养年轻一代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摆在突出重要的地位。因此教育必须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正是可以达到这些要求。信息技术和学习理论的结合正在创造出各种高水平、高效益的新型的学习模式。信息技术教育能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的变革。信息时代的到来,使阅读、写作、计算能力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信息素养已经与读、写、算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不仅如此,信息技能本身也正在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决定了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是一个人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基本的信息素养,将会成为信息社会的功能性文盲,将面临失业、贫穷、绝望的悲惨境地。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不重视提高全民族的信息素养,整个国家和民族将无法跟上全球信息化的步伐,无法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获胜。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习模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进步使得认知环境日益多样化。由于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充分利用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来获取知识。例如,远程教育、虚拟认知系统,增加了学习方法的可选择性;虚拟教室、数字化图书馆,使学生参与教学和自主学习的力度加大;知識和技术的学习不局限在学校,也不仅仅通过出版物、广播、电视、录像等媒体进行,最新的数字化光纤传输、智能化计算机处理和多媒体终端服务技术,多用户、大容量和高速度的交互式综合信息网,大大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社会化和实际共享,使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和质量大为提高,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环境条件。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学习模式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环境变化
  在信息技术日趋进步的情况下,单一封闭的学习环境受到冲击,学习者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不仅使学习在数量上增长,而且使学习在质量上发生根本性变化。新的信息和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知识的发展、获得与传播的途径。通过综合操作媒体,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亲自操作,学习不再是单向、被动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下,个体间的观念交流十分容易,学习空间扩大,学习内容极为丰富,知识的多层面、多角度传递成为可能。知识的呈现形式多元化,图像、图形、文字、声音的搭配组合及操作系统的交互性,为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智能化的学习环境,为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创造了可能。
  2、学习材料的变化
  学习材料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发生了变化,不但实现了从传统的纸张向数字化飞跃,而且数量丰富、形式多样、更新及时。传统的学习材料以书本的形式出现,如教材、教案、辅导材料、教科书、参考书等。由于书本的出版、传播、更新的速度较慢,跟不上知识的积累与淘汰速度,使得学习内容过于陈旧,存在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学习进度缓慢且低效。数字化图书馆以其内容丰富、查询方便快捷、及时更新等为特征,不仅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且使得学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大为提高。多媒体网络使得各种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穿越时间、空间,随时随地传播到那些渴望知识的人群中。多媒体个人办公通讯系统,不仅为个人办公通讯所必需,也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小型便携式电脑不仅能储存各种资料,而且随时随地可连上通讯网络,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受限制地学习并获得知识。这些不仅可以让学习者获得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习者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其他文献
西藏农牧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归根到底是培养藏族学生的汉语言技能,也就是从汉语的语言、词汇、语法等基本要素入手,通过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准确合理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一、农牧区藏族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习汉语文的环境现状  农牧区藏族初中学生在学习藏语和汉语言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学习语境上的显著差异。一般来说,藏族孩子从出生开始接受的语言环境就是藏语环境,经常习惯使用的
本文对从武夷山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和立碗藓(Physcomitriumjaponicum)中分离得到的苏云金芽孢杆菌P91和B31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小菜蛾和棉铃虫的生物测定、编码活性因子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力度,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尤其对于信息闭塞的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进入,不仅给这些地区的教育带来了变革,而且使这里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也在进行着一次历史性的变革。“大山挡不住信息,鼠标连接着生活”。信息技术图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苹果上较为常见而且发生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类病害,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经济效应。本文选取苹果斑点落叶病为研究对象,测试八种常规使用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教师 能力培养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  1、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我们在对内蒙古市、区的部分初中学校的调查中发现,处在教学第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学历已基本达标。即使有少部分学历未达标者,或正在读函授专科,或正在读函授专科。截至目前,许昌市初中语文教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者已达到80%以上.据我们调查,处于农村乡中的语文教师,属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大专生,尚不足语文教师总人数
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尽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巨大的优势,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大悟,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并不大,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还是严重脱节。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本文拟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内涵  信息技术教学是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