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周炎骨缺损的类型及治疗

来源 :口腔疾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植体周炎骨缺损的重建效果依赖于骨缺损形态特征,本文就种植体周炎骨缺损的形态分类及治疗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文献回顾表明,种植体周炎骨缺损形态分类包括临床分类和影像学分类,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是Renvert分类,根据骨壁数目分为四壁骨袋、三壁骨袋、二壁骨袋、一壁骨袋及骨开裂,对种植体周炎的治疗计划具有指导意义.种植体周炎的治疗需根据种植体周骨缺损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轻度骨缺损的种植体周炎采用非手术治疗;重度骨缺损的种植体周炎建议拔除种植体;而中度骨缺损的种植体周炎,根据骨缺损形态进一步判断:对于四壁骨袋、三壁骨袋及骨开裂,多采用骨再生性手术治疗,对于浅的二壁骨袋、一壁骨袋以及水平骨吸收,多采用骨切除性手术.但是大部分种植体周炎同时存在多种骨缺损形态,需联合应用骨再生性手术和骨切除性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D-甲硫氨酸(D-methionine,D-Met)通过调控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osine monophos-phate,c-di-GMP)清除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细胞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实验确定D-Met的有效浓度.分别在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抑制实验和成熟生物膜裂解实验中加入不同浓度
目的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小学口腔健康促进模式的防龋效果与经济学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2015年11月对项目地区农村一年级学生的患龋情况进行基线调查,随后对目标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项目干预,干预方法包括口腔保健物品发放、口腔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等.2020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在一年级接受项目干预且2020年仍在读的六年级学生纳入为干预组,期间外校转入未能接受项目干预的六年级学生纳入未干预组.通过分析项目干预组、未干预组共2652名11~13岁儿童的龋病流行病学资料以评估防龋效果,采用结构分析法进行项目的
目的 探讨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对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cT1-2N0M0)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1例原发灶扩大切除并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elective neck dissection,END),39例原发灶扩大切除、颈部观察随访(neck observation and follow-up,NOF).对患者的pT分期、病理分级等组织病理学特征,颈部淋巴结转移率,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 END组和NOF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69.
目的 探讨以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数据库构建的OSCC诊断模型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获取OSCC和正常对照样本的RNA-seq表达数据,通过R软件对表达数据进行归一化和差异表达分析
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升,以及医疗数据的积累,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工作中逐步得到应用,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工作,提升诊疗效率和诊断准确性.近年来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医疗图像的识别上,常用的方法是由专家对大量图像进行标注,供机器学习图像特征,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诊断.现有研究已经能通过AI技术对影像学图像、病理切片和肿瘤外观照片等进行智能化分析,实现对肿瘤的诊断.现阶段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标注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样本量过小、研究问题局限和数据模态单一
全瓷修复体因兼具美观性及高强度在口腔修复中被广泛应用.玻璃陶瓷及氧化锆全瓷材料是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全瓷材料.然而,当全瓷修复体因边缘微渗漏、继发龋等问题需要拆除时,其高强度和高粘接强度极大地增加了拆除难度.近年来,临床医师开始尝试使用Er:YAG激光拆除全瓷修复体.研究表明,Er:YAG激光可以安全高效地应用于玻璃陶瓷修复体的拆除,对于较薄的氧化锆修复体也能发挥作用.全瓷修复体材质及厚度、水门汀类型、激光功率等多种因素均可以影响Er:YAG激光的作用时间.然而,目前研究局限于病例报道及体外研究,缺乏
目的 探讨术前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供体牙模型及受区牙槽窝模型辅助自体牙移植术的效果.方法 收集12例因牙折或牙槽骨广泛吸收而无法保留的第一或第二磨牙,将其锥形束CT数据导入Mim-ics数字化设计软件中,选取匹配度最高的第三磨牙作为供体牙,3D打印出供体牙及受区牙槽窝模型进行术前模拟移植术.术中在供体牙模型引导下进行受区牙槽窝及供体牙的预备,将供体牙移植于受区.术后3、6、12个月复查锥形束CT评估骨重建及牙周膜状况.结果 12例患者均选择根尖孔已完全闭合的第三磨牙作为供体牙即刻移植于磨牙区.7例受区牙
含铜钛合金作为一种新型抗菌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有望广泛应用于临床骨外科和口腔种植等领域.巨噬细胞是合金植入人体后介导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并且直接影响合金长期服役的稳定性.含铜钛合金由于铜的添加,赋予了合金抗菌性能,一方面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和杀灭细菌,另一方面促进巨噬细胞极化激活,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引发体内炎症反应.然而,目前关于含铜钛合金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类型尚无定论,铜离子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仍未统一.本文对已发表的关于含铜钛合金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进行总结,分别从材料类型、表面处理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影像资料处理、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等领域,研究表明,其能简化医生临床任务,快速提供分析处理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口腔正畸诊疗方面,人工智能可辅助用于二维及三维头影测量快速定点,此外,也广泛应用于三维牙模信息的高效处理与分析,并在决策正畸治疗是否需要拔牙、辅助判断生长发育阶段及正畸预后和美学评估中具有优势.尽管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受限于训练数据资料的数量与质量,但将其与正畸临床诊疗相结合,可提供更快更有效的分析诊断,为更准确的诊疗决策提供支持.本文就目前人工
正颌手术后髁突移位可导致患者复发以及出现颞下颌关节症状.为减少术后髁突移位,众多髁突定位技术运用于临床中.旨探讨髁突定位技术预防术后出现关节症状及复发的有效性,本文回顾近20年内国内外正颌术中髁突定位技术的相关文献,经文献归纳发现,定位技术以稳定术前髁突位置为最终目的,可分为非计算机辅助和计算机辅助定位技术.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髁突定位装置(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condylar positioning 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