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n2503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1例膝内翻畸形患者的病例,男8例,女23例;年龄18~69岁,平均35.6岁;单侧6例,双侧25例,共56膝.术前膝内翻角度为7.7°~38.2°,平均17.0°±8.8°.根据美国膝关节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为34~100分,平均(86.2±18.5)分.确定成角旋转中心与截骨矫形的位置,在胫骨畸形交点处用微创截骨器截骨,腓骨在头下截骨.安装术前已组装好的Ilizarov外固定器,通过调整伸缩内、外侧支架螺杆的长度渐进矫正内翻畸形.采用X线检查及膝关节KSS临床评分,结合行走时自我感觉及有无并发症等4项内容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佩戴Ilizarov外固定器的时间为9~20周,平均12周;随访时间14~50.4个月,平均30.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内翻角度为-3°~2.4°,平均1.7°±0.9°;膝关节KSS评分为75~100分,平均(96.1±7.7)分,其中优4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8.2% (55/56).11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轻度针道感染,经常规换药后感染控制;3例术后发生针道松动,经更换针道后恢复固定强度.结论 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具有微创、安全、动态矫形及符合美学要求的特点,临床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虽然靶向药物治疗延长了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生存期,但在治疗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与争议:(1)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时间仍有争议;(2)c-kit外显子9突变、野生型患者辅助治疗是否获
目的 调查我院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布以及与耐药谱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临床2010年3月至9月分离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远期保护率,分析疫苗接种后抗体变化规律.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和横断面调查方法,在陕西省HFRS疫区(户县)和非疫区(定边县)开展发病和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46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和38名年
目的 探讨气管滴入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婴幼儿心肺转流下心脏术后急性肺损伤( ALI)效果.方法 选同一时期于本院行室缺修补术且术后出现急性肺损伤23例患儿为研究对
目的 观察皮下与腹腔2种胰岛素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模型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n=9).KK小鼠随机分为腹腔注射胰岛素组(i.p.组,n=9)、皮
目的 探讨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一级亲属(FDRs)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与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T2DM患者40例,FDRs 38例,正常对照
目前选择性电极法氟化物作为一种成熟的测定方法被广泛使用环境监测、食品等领域.本实验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氟含量,样品前处理较繁琐,稍有不慎即造成测定结果的偏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予甲基苯丙胺(METH)对大鼠形成自身给药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6 d的FR1程序训练合格的大鼠进入实验。按照4个给药时间8:00-8:30,10:00-10:30,11:30-12:00及
目的:观察淋巴结核丸对炎症和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方法:观察淋巴结核丸高、中、低(含生药40,20,10 g.kg-1)剂量ig 1次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观察淋巴结核丸同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