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亲教育 爱融学生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mgde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世宣功六十年,
  开明启智此期刊。
  修文辑稿春秋事,
  焕出辉煌教史篇。
  《江西教育》是为江西教育的持续改革和永续发展创立的刊物,同时,也是为辛勤耕耘于赣鄱红色土地上的教育工作者开办的期刊。为教育改革和发展高悬风向标,便成了《江西教育》60年的服务要义;为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点亮心灯,更成了《江西教育》60年的服务要务。60年风云变幻,但《江西教育》始终矢志不移、立行不废。这种涵养静气的修为和恒持定力的执著,从内涵上提升了《江西教育》的品位,纯化了《江西教育》的品质。
  教育改革和发展追求的价值取向,是为了创办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江西教育》秉持这一崇高的价值观,情系教育,60年用志专一不动摇,畅所欲达不折腾。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达成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以德树人、以文化人、以智慧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江西教育》秉承这一神圣的办刊理念,爱融学生,60年用心之至不浮躁,图近谋远不懈怠。60年寒暑易节,但《江西教育》始终立德不易、立言不妄。这种本质的坚持和本色的坚守,从底蕴上成就了《江西教育》的高尚,丰厚了《江西教育》的高雅。
  《江西教育》慎始善终服务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于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所以有情系教育的怀抱。从更深远的意义上透视,《江西教育》的服务主体实质上还是祖国明天的栋梁、民族未来的脊梁,所以有爱融学生的肝胆。60年来,《江西教育》几代编辑继往承前,立德立志,立言立行,善莫大焉。在庆贺创刊6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谨代表上饶市150万师生倾衷致谢!并祝《江西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发达立业、辉煌立功!◆
  (作者系上饶市教育局局长)
其他文献
所谓神话思维,主要指神话产生时的创作主体意识对客体概括反映的特点,即要求创作主体有想象和夸张的审美能力.我们通过文化诗学这种综合性强的研究方法,对印度神话和中国神话
回眸历史轨迹,更知现在将来。1950年,新中国刚建立不久,清匪反特,土地改革,民主建政,恢复生产,接收、整顿、重建小学、中学、大学各级各类教育,百废待兴,任务十分艰巨。为了指导、配合、推动各项工作,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在1949年6月决定创办《江西日报》之后,接着在1950年4月即决定创办《教育工作》(《江西教育》的前身),1959年1月,《教育工作》更名为《江西教育》。《江西日报》《江西教育
《江西教育》60华诞到来之际,作为她的读者、作者和好朋友,我衷心希望她再创辉煌,为江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江西教育》在我几十年的教育人生中,对我的起步、成长、成名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之间的情缘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1958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江西师院附中任教,很快就成为物理学科的骨干教师,并在省、市物理教师队伍中崭露头角。记得我的第一篇教学总结文章就是在《江
璀璨,本是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我确信,经历过60个春秋的《江西教育》,说她是镶嵌在赣鄱大地上的一块玉石,一点也不为过。  1950年4月创刊的《教育工作》(《江西教育》的前身)是江西省创办的第一本期刊。后经“文化大革命”冲击又是首家恢复出版的刊物。过了不久,她又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期刊。现在,《江西教育》发展成为A、B、C三个版别(旬刊),办刊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由于特殊的原由,我在30年前就与《江西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在江西省教育厅工作近40年,先后从事过教育行政、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工作,在省教科所领导岗位上工作了20年。回首自己的成长道路和专业生涯,不能不对《江西教育》怀有感激之情。  复刊之后的《江西教育》,是在我当时工作的省教材编写组的基础上筹建的,刊物的领导和采编人员,都是我熟识的领导和同事。由于同在一幢楼里办公,同住在一个院
1980年,《江西教育》复刊时,我有幸参与刊物的组建和编辑工作,一直干到1993年离休。由于负责编审《园丁赞》一类栏目,我编辑过成百上千篇记叙优秀教师事迹的稿件。教师们爱岗敬业的品德,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灵魂一次次得到洗礼。  南昌二中英语教师、高三(四)班班主任虞华来,大学毕业后选中了教师这一职业。1982年4月,医生在他的病历上无情地做出了生殖细胞癌的诊断,并预言他只有三
我跟《江西教育》的联系已有25年了。我是1985年参加工作的,大学学的是历史学专业,对世界现代史颇有兴趣,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还被《江西师范大学学报》作为优秀毕业论文发表,这更坚定了自己毕业后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的意愿。没想到,毕业后我却被分配到了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当时,我多次找过领导,希望能进政教系教历史,但领导说不能改了。于是,我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搞起教育来了。说实在的,开始很长一
对于红河哈尼族这一具有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的旅游文化资源而言,如何充分加工民族文化,包装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来适应旅游行业新的竞争态势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本文目的是挖掘哈尼文化中旅游元素构建独特旅游IP产品,运用全新的开发模式,有效的保护和继承哈尼文化。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知名旅游IP案例的IP性质、用发展历程论证旅游IP形成路径的可行性;以及从IP的视角分析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借鉴其成
学位
佳事流芳千古,好书播惠九洲。伴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坚定的步伐,经历了灿烂的阳光,也经历了坎坷的风雨,《江西教育》走过了60个春秋,迎来了她创刊60周年纪念日。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报刊中,每逢捧读《江西教育》,闻着油墨的芬芳,我都会倍感亲切和温暖。因为,多年以来,《江西教育》与我一路相伴。  考试制度改革的第一年,我被南昌师范学校录取,1979年底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当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