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梯湖泊富营养化自然地理因素及效应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f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明晰影响我国地形地貌第二级阶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自然地理驱动因素,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治理提供参考,采用曲线回归方法分析了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云南和新疆湖泊中Chl-a以及营养状态综合指数(TLI)与自然地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平均水深、海拔以及年均温与TLI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拟合模型分别符合三次/对数模型、二次模型和三次模型.Chl-a与年平均日照时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拟合模型符合二次/三次模型.分析富营养化效应,藻类生长对透明度的影响以及营养物质对浮游藻类的生态效应(Chl-a/TP),结果发现,新疆湖泊中Chl-a与透明度呈倒数关系,云南湖泊中Chl-a与透明度呈幂函数关系;Chl-a与总磷的线性方程的斜率分别为177.595(云南)和222.758(新疆).影响我国第二级阶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自然地理驱动因素是湖泊的平均水深、海拔、年均温度及年平均日照时数,透明度与Chl-a含量的相关性以及营养物质TP对浮游藻类的生态效应存在区域差异.
其他文献
以科罗拉多蓝杉(Picea pungens var.glauca)、科罗拉多凯巴(Picea pungens‘Kaibab’)、科罗拉多雾蓝(Picea pungens‘MistyBlue’)为试验材料,在-15、-20、-25、-30、-35℃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导致器官病变最常见疾病.AS是一种炎性疾病,炎症反应参与了AS发生的各个环节.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起始、发展以及稳定性丧失和斑
下一代测序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微生物、人类、动物、植物等的基因组分析.样品制备是开展大规模测序的必要前提和测序成功的根本保证.对大规模测序造成干扰的主要因素有: poly
合理低价法评标是重要的评标方法之一,在招标投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下面将分析合理低价法评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便更好指导公路工程施工招标
研究了介孔Al203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麻黄和马钱子中的铅的新方法。探讨了溶液pH、吸附温度、洗脱条件及共存离子对铅分离富集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介孔Al203能
为了建立最优的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方法和电转染条件,在细胞培养时采用两种方法了解细胞的培养特性并进行电转染条件的优化,建立并验证RAW264.7细胞快速、无血清培养体系的
以三峡库区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折流曝气生物滤池/稳定塘工艺的设计特点和运行效果。当进水量为800 m3/d,进水COD、NH4+-N、TN和TP值分别为(14~315)、(1.00~41.72)、(4.90~50.16)、(0.30~3.79)mg/L时,出水水质优于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该工艺对低浓度进水水质与水质的波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季节和温度变化对系统去除COD
采用PVDF压力式膜组件对经过生化处理的市政污水进行深度处理,重点考察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跨膜压差(TMP)随运行时间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产水通量恒定为60 L/(m2.h)的条件下,膜组件的跨膜压差基本上在25~60 kPa之间变化;常规的维护性化学加强反洗(CEB)对恢复膜通量、降低跨膜压差的效果很好,在连续运行60 d期间只进行了一次化学清洗;过滤出水的浊度<0.2 NTU,S
为提高区域地震灾害承载力评价的准确性,基于拓扑学与系统论的基本原理,运用突变理论,构建区域地震灾害承载力评价突变模型。首先,在区域地震灾害承载力与突变理论结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地震灾害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进行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接着采用相应的突变归一公式和突变原则进行递归计算区域地震灾害承载力突变隶属值,并与评判标准比较得其地震灾害承载力等级;最后计算29个城市的地震灾害承载力,并将所得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PAF-AH)基因Ala379Val、Val279Phe位点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66例不同程度的脓毒症患者及6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