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弗米尔不谋而合的林纾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igh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弗米尔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目的论”,但是早在弗米尔提出“目的论”之前,中国近代的翻译家林纾早已在践行“目的论”,而且取得较大的成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林纾和弗米尔在译学上的相似,来为中国翻译理论正名。
  关键词:汉斯·弗米尔;目的论;林纾;中国翻译理论
  一、弗米尔与林纾
  弗米尔(1930—2010)提出的“目的论”被视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的核心理论。他认为所有的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而这个目的将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
  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纾(1852-1924)在翻译小说时,就希望能通过介绍西方来改变中国人的固步自封。
  从两位译者所处的时代来看,林纾明显早于弗米尔。对于跨越时代、语言、民族的两个人,在翻译的原则上能如此一致,可谓不谋而合。
  二、弗米尔与目的论
  弗米尔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1978)一文中,“针对语言学派等各种重形式的翻译理论环节,率先提出重社会文化及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理论”(谭载喜,2004:255)。其认为“翻译并不是一个转码过程,而是人类一种具体的行动。凡行动皆有目的,因此翻译亦由目的支配”(谭载喜,2004:255)。“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Baker, 2004:118)。简单地说,弗米尔的“目的论”更强调社会文化和交际功能。
  三、中国近代“目的论”践行者
  林纾的第一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一经出版就备受关注。虽对外文一窍不通,但其译作的量和质都首屈一指。由别人口述,再凭借其文学素养和理解,一一记录成篇。既然不知外文,又为何要翻译小说呢?林纾曾说“吾谓欲开民智,必立学堂;学堂功缓,不如立会演说;演说又不易举,终之唯有译书”(罗新璋,1984:161)。简单说,开民智。林纾所译的外国作品中多半反映下层社会的困苦,反抗强权统治,宣扬爱国主义的。林纾不仅通过带有浓重中国色彩的《爱国二童子传》来点燃国民的爱国之心,而且还通过《黑奴吁天录》鼓励人民不要像黑奴一样被奴役。此外,林纾意译的程度极高的。《汤姆叔叔的小屋》里175字的描写,“One of the parties, however when critically examined did not seem, strictly speaking, to come under the species. He was a short, thick-set man, with coarse, commonplace features, and that swaggering air of presentation which marks a low man who is trying to elbow his way upward in the world. .... His hands, large and coarse, were plentifully bedecked with rings; and he wore a heavy gold watch-chain, with a bundle of seals of portentous size, and a great variety of colors, attached to it which, in the ardor of conversation, he was in the habit of flourishing and jingling with evident satisfaction. His conversation was in free and easy defiance of Murray’s Grammar, and was garnished at convenient intervals with various profane expressions, which not even the desire to be graphic in our account shall induce us to transcribe”(Stove,1981:1)。,林纾意译为“其一人狰丑,名曰海留,衣服华好,御金戒指一,镶以精钻,又佩一金表。状似素封,而谈吐鄙秽,近于伧荒”(林纾, 1981:3)。这样处理原文,和“信达雅”有差距,但和弗米尔的思想是一致的,“译文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方法和策略”(Baker,2004:117)。
  林纾在翻译时,力图通过匠心独运的选材和翻译策略来开启民智。这难道不是弗米尔所说的“目的准则”?
  四、结语
  上述两位译者都以译文的目的为导向。无论是开启民智,还是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效翻译的都离不开目的的指导。西方的翻译理论一直备受中国学者的青睐,但是中国的翻译理论和思想也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Baker,Mona.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Stowe,Harriet Beecher. Uncle Tom’s Cabin, New York: Bantom Books,1981.
  [3]林纾.黑奴吁天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而新闻播音是新闻节目成功实现其社会功能的重要一环,新闻播音员的话语方式和表达方式如何,直接关系着受众能否通畅地了解新闻信息、新闻节目能否得到有效传播。  关键词:播音;新闻;作用  一、新闻播音话语应生活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使得新闻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鲜活、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因此,不管从传播
【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恶性肿瘤高凝状态临床治疗中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恶性肿瘤高凝状态患者,分为实施西药治疗的对比组和实施活血化瘀法治疗的实验组,比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平均值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症状积分为(8.24±1.31)分较对比组(11.27±1.24)分大,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
摘要:美国知名作家赛珍珠以其双重文化身份享誉世界。她的作品主要涉及她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并且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广泛欢迎。本文试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大母神原型在她的代表作《大地》中的体现。大母神是原型批评中的一个主要原型,它以一个全能而神圣的女性形象出现,并成为原始时期人类的全部依靠。在《大地》这部作品中,中西方文化相互交织并且在一些原型人物和意象中有所体现,因此,要想更好地理解赛珍珠的双重
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让每个公民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机会和能力,这是新时期国家对于教育的明确要求。随着未来人才结构的变化,在线教育的服务对象也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规模宏大、任务艰巨、情况复杂、涉及面极广的一项系统工程,水土保持是新型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建设好新农村,本文主要阐述水土保持与新型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论述了水土保持和新型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分析了水土保持与新型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促进新型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水土保持;新农村建设;辩证关系;对策
摘 要:系统功能语法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流派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一方面在语言的理论构建上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它解释语言事实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本文主要介绍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主要思想,以及它所体现的理论特点和价值。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语言;概述  一、系统功能语法主要思想  (一)系统思想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被定义为一种“意义潜势”即一个可以进行意义选择的系统网络。系统网络中还包括子系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本文通过对互联网企业现状进行描述,主要是对阿里巴巴企业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深入探讨其所发展的金融战略,提出未来企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金融战略;金融创新  一、互联网企业的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从而催生出一种新型的企业模式,就是互联网企业。它与传统企业不同,它们的盈利模式、销售商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5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组,将所
摘要:作为新时期最具争议的女性作家之一的戴厚英,以一部充滿人道主义精神的《人啊!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随后发表了一系列如《悬空的十字路口》《空中的足音》《诗人之死》等饱含哲理性的作品,奠定了戴厚英在新时期女性作家的地位。从“文革”时期的“文艺哨兵”的身份,到新时期的“人道主义者”以及艰难的“业余作家”,戴厚英身份的复杂性导致了其作品中女性身份的复杂性。本文分别从政治的媚俗者、迷惘的思考者以及孤独
〖HT5H〗〖JZ〗理论文献〖HT〗rn中医诊断的特色和优势(朱文锋等)rn〖JY〗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3rnrn张璐论治血证特色探析(李定祥等)rn〖JY〗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