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远配穴针刺联合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来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c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局远配穴针刺联合腺苷钴胺穴位注射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2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局远配穴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均持续治疗30 d.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瘫症状、面神经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评分、面神经功能指数(facial nerve functin indea,FNFI)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ortmann评分、FNFI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远配穴针刺联合腺苷钴胺穴位注射能够有效促进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面瘫症状,加快病情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电针华佗夹脊穴对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对肌电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70 Hz组、30 Hz组和5 Hz组,每组30例.3组均进行内科治疗、常规康复训练,3组电针华佗夹脊穴分别选用70 Hz、30 Hz及5 Hz.观测患者改良Ashworth评级、Fugl-Meyer评分、临床痉挛指数评分,肌电图F波的潜伏期、出现率、传导速度及波幅.结果:3组不同刺激量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1个疗程后,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临床痉挛指数评分,肌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长期持续(6个月以上)、反复发作的症候群,以严重的疲劳为主要症状,同时临床中出现低热、肌肉关节疼痛、咽喉肿痛、淋巴结肿大、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伴随症状.如今CFS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西医治疗CFS时多采用提高免疫、减轻抑郁等方法;以及对认知障碍的行为和心理疾患进行治疗,但其疗效尚不明朗.中医在临床中发现针灸疗法在改善CFS患者的疲劳、睡眠以及肌肉关节疼痛等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9年5月—2021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90例,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后,研究组的VF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研究中药沐足配合培坤丸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妇科9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统计学要求随机分为中药沐足组(治疗组)、培坤丸组(对照1组)、戊酸雌二醇片加醋酸甲羟孕酮片组(对照2组)各3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检测3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等激素水平变化,比较3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1组、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
目的:观察体针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后是否产生热感与循经感传,并与体针平补平泻手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70名健康大学生分别进行热补法和平补平泻法针刺三阴交穴.对热补法针刺左右两侧三阴交穴是否产生热感进行自身配对卡方检验,保证操作者手法稳定性,评价热补法的热感产生率.对热补法和平补平泻法针刺三阴交穴产生的循经感传距离进行秩和检验,探讨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对循经感传距离的影响.结果:采用热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后,共有42例受试者产生热感.男受试者产生热感合计18例,女受试者产生热感合计24例.左侧产生热感合计30例,右
目的 探讨活血补肾方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CD4+、CD8+百分比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红素氧合酶-1(HO-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青海省藏医院收治的10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活血补肾方治疗,两组患者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次证积分,NK细胞、CD4+
目的 探讨理气安胃汤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胃肠激素和胃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口服理气安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胃肠激素、胃动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CK水平低于对照组,GAS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优选门氏柴胡理中颗粒的提取工艺及成型工艺,为制剂开发及中试生产提供基础研究.方法:采取L9(34)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优选门氏柴胡理中颗粒的提取工艺;通过研究颗粒的成型性、溶化性、吸湿性、堆密度、休止角等确定成型工艺.结果: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煎煮2次,第1次1.5 h,第2次1.0 h;浸膏粉:糊精为3:2,以75%乙醇为黏合剂,所制得的颗粒成型性、流动性好.结论:经优化得到的制备工艺合理,稳定,操作简便,各指标符合规定.
目的 探讨健脾活血化瘀汤加减联合厄贝沙坦对痰浊血瘀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痰浊血瘀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健脾活血化瘀汤加减联合厄贝沙坦治疗,15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
目的:探究2007年—2019年公开专利中中医治疗抑郁症的遣方用药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自200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所有文献,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录入EpiDate 3.1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 18.0、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型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是肝气郁结型、痰气互结型、心脾两虚型、肝郁脾虚型等.方剂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是温胆汤、半夏厚朴汤、逍遥散、甘麦大枣汤等.中药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是茯苓、甘草、柴胡、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