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角下辽宁城市国际语言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u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际语言环境是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标尺。在调研现状基础上,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提出有效发挥政府文化策略导向、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完善窗口行业考评机制和规范公共场所标识语管理等旨在优化辽宁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的策略,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提高公众多元识读能力和媒介素养。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国际语言环境;标识语翻译;识读能力
  一、跨文化传播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首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并开创了跨文化传播这一崭新的学术领域。国内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学者孙英春将跨文化传播定义为“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中的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杨瑞明认为,跨文化传播指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及组织、国家等社会群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或文化交往活动。主要分为跨文化人际传播、跨文化组织传播和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三个层次。
  二、辽宁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的现状与优化策略
  近几年,在我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背景下,辽宁省提出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努力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新跨越,这是提升辽宁省文化形象的需要,也是增强辽宁省综合竞争力的需要。辽宁省文化古迹众多,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是颇具发展潜力的旅游热点地区之一,而且随着经济蓬勃发展,与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外国友人来此工作、学习、生活和旅游的人数逐年递增。因此,要扩大辽宁省开放程度、提高本省城市品位、优化人文环境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首先要把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创设良好的国际语言软环境作为交流前提 。
  “城市的国际语言环境”是一个城市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进行交流的广度、深度和频度,是城市语言环境的国际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的尺度和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的因素:既包括城市不同人群对外语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又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中外语的应用范围和规范程度。
  1.调研结果
  研究人员整合多方力量,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多种手段,对辽宁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不容乐观,辽宁省虽然曾经在主要城市推行出租车司机学英语等活动以迎接奥运会、全运会及世博园的召开,省厅局也曾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英语培训,如辽西北五市外经贸系统干部英语培训班等,使一些涉外行业的相关人员的英语素质有所提高。但从整体来看,辽宁省的国际化语言环境欠缺,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市民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难以令人满意,突出表现为日常的外语应用能力較差,跨文化传播意识较弱、平台较少、人才较缺;窗口部门和服务行业人员外语服务用语不规范、水平有限;公共场所英文标识(如路标、广告牌、商店招牌、公共场所的宣传语、旅游简介等)和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不规范,存在歧义、误解、滥用现象;语言文字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和政府的监督作用发挥不理想,造成外语应用的规范性和普及力度不足等。
  2.优化策略
  以为辽宁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增强国际交往和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服务为主线,以增强辽宁人的国际化意识和素质、外语应用能力为目标,多举措、多渠道地优化辽宁国际语言环境。
  (1)有效地发挥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对外文化政策导向作用
  政府要制定正确、合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等,引导整个社会与语言文化相关的各项事业健康繁荣地发展。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民间文化团体和文化企业等不断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的规模,加强引进世界优秀语言文化成果,如文学艺术、理论研究、影视及图书等文化产品中的精品。同时,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借助多种方式传播中国优秀的语言与文化,组织对外友好交流活动,开展国内外培训,如组织中外友好联谊、研讨会、艺术节和校际交流等,加大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辅相成,外语人才培养重质量、增数量
  一方面,发挥学校的教育基地作用,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引入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积极开展双语或多语教学改革试验。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外语师资质量,引进高水平的外籍教师参与教学,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将中外优秀文化、语言研究成果、国际交往常识、习俗文化等渗透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者在交流中夯实目的语的语言基础,学习地道的思维及表达方式;培养学习者开放的文化意识和国际观念,提升其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另一方面,拓宽社会外语教育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外语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鼓励各大专院校、国内外语言培训机构及专业的翻译公司等联手合作,针对不同的人群,有的放矢地开展外语公益讲座、外语培训等,开拓针对出国留学、专业进修,或出国考察的不同需求的多层次外语培训研修渠道;发挥社区的地方影响力,调动市民学习外语的热情,组织喜闻乐见的群众性外语学习活动、讲外语竞赛;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民间英语角、外籍友人参与的系列外语沙龙活动,提高普通市民的对外交往意识和日常口语交流能力,扩大外语学习人口数量。
  (3)建立对窗口部门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考评机制
  窗口行业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平台,其外语服务水平直接体现了城市的国际化程度。针对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商贸、旅游、文博等窗口行业,制定行业外语服务标准,建立行业外语技能等级考核机制,将外语水平与上岗、考核、奖励措施等挂钩,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外语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定期组织行业外语学习竞赛和行业国际间交流,举办窗口行业外语知识大比拼、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举措逐步提高从业者的外语服务水平,发挥对外枢纽的窗口作用。
  (4)加强并完善对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语译法的规范化管理
  参考国际通用准则,在开展外籍人员等对公共标识语翻译的满意度和需求调查、广泛征求中外语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设立并规范公共场所及设施的双语标识的英译标准,实现社会共享与推广,方便相关部门及普通市民查询、学习和使用。同时,发挥市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监督、纠错奖励制度,定期检查,推动对其的规范化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
  (5)多平台、多媒体及时发布信息
  利用微信平台、微博、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即时、便捷、交互、多元化的特点,建立双语及多语网络咨询服务平台系统,适时地发布市政信息、经济文化、旅游等服务类的最新的资讯。同时,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中增设双语或多语节目、栏目内容,既能为外国友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提供便利的咨询服务和信息导航,又能拓宽辽宁省公众外语学习渠道,对外宣传本省的文化旅游资源,从而创设优良的国际语言环境。
  但是,在新媒体多模态环境下,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公众提高自身的多元识读能力,学会利用网络工具阅读、理解、筛选有效的电子文字、图像和视音频等资料,并通过合理整合完成意义的建构和表达;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提升其媒体素养,增强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田一万.优化河北省国际语言软环境的策略研究[J].职业时空,2013(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SYSK 2015-10- 03)、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WYYB014158)、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149000061)、沈阳化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2013C30)、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DWJ03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春艳(1974- ),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跨文化及多媒体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编者按: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本期栏目编辑选取了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作为代表,从不同角度介绍这些国家各具特色的阅读状况。    去年11月,辛辛苦苦又一年,应该犒劳自己一下,便决定“下海”,订购了一部巴诺书店产的Nook电子书阅读器。同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一样,Nook一上市便脱销,我等了几个星期,总算在圣诞前夕收到了阅读器。  与亚马逊的阅读器相比,Nook有两个特点:一是Nook使
梅花(Prunus mume)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原产我国,分布较广,北至淮河及秦岭,南至广东瘐岭为梅花的自然分布区.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浙江一带是历史上有名的梅花栽培
地下厂房布置形式多样化、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施工进度缓慢。本文以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副厂房的施工为案例,对其施工布置、施工方案措施、施工组织、施工
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是对教和学的效果的检验,是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直受到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采取了多项措施解决有关问
本文对化工生产中的流化床的液体密度分布进行了计算,并建立了流化床液体分布器的优化数学模型,提出了有效的解法,为提高化工生产效率提供了一种指导方法.
本文通过辅助规划和Lagrange对偶,把带等式和不等式约束的极大极小问题转化为带线性约束的凸规划问题,给出了一个信赖域方法,并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