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择业观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guo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的择业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高职学生在社会需求认知、学习动机、择业意愿、择业期望等维度上着手分析,并对正确引导高职学生择业提出了相关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择业观 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n Career
  Outlook for Vocational Students
  ——Take Hang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HAN Liang
  (Hang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Hang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s full-time students conducted a survey of career issues, from vocational students begin to analyze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cognition, motivation, willingness careers, career expectations dimensions, and guide the proper vocational students careers propose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vocational students; career outlook; invstigation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校8个院系的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394份,有效回收率为93.8%,其中男生占47.2%,女生占52.8%。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程度不一
  在“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 上,近一半被调查学生认为可通过努力找到工作,其中男生持有该观点的占比55.9%,而女生占比则为42.8%,可见男生比女生更乐观,在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中,男生可选择余地更大,而女生的择业压力相对较大。
  在“最近三个月中考虑过几次毕业后的择业问题”上,有25.7%的大一学生选择没有考虑,9.2%的大二学生选择没有考虑,而只有2.1%的大三学生选择没有考虑。而在不同年级段中,大一、大二学生比大三学生更乐观,有47.2%的大一学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而只有27.7%的大三学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有51.1%的大三学生认为就业难度比较大。
  2.2 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了解不足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迫切想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占43.6%,但在信息的获取上存在着一定偏差。在“你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是哪一项”这一问题回答上,有43.4%的学生选择“专业技能”,25.9%的学生选择“人际沟通能力”,只有0.3%的学生选择了“人品与敬业精神”。但是随着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逐步建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实际,在坚持知识、能力作为衡量人才主要标准的同时,更强调个人的品德素养。
  2.3 学习动机多元化,男女生有显著差异
  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元化,而且男女生差异明显。在“学习目的”的回答上,有34.4%男生选择“实现自己人生梦想”,有40.4%女生选择“为毕业后找工作打基础”,而选择“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分别只占9.7%和7.2%。在“对本专业学习兴趣”的回答上,女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比男生高出5.6个百分点。从学习目的与兴趣来看,女生的个性特征体现明显,一方面她们更注重从知识和能力上丰富和提高自己,这使得她们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比男生高,另一方面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女生学习的目的比男生更现实。而男生则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2.4 择业意愿较强,择业途径多样化
  在“你毕业时一般会选择什么?”的回答上,有58.4%的人选择“直接就业”,19.3%的人选择“自主创业”,14.5%的人选择“专升本”。而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选择在毕业时“专升本”的比例分别为17.4%、16.9% 和34.0%。
  在“当第一份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时,你会做出什么选择”的回答上,有75.6%的学生选择“先干着,以后待机向专业方向发展”。在来自农村的学生中,有77.9%的人愿意“先干着,以后待机向专业方向发展”,在来自城市的学生中有73.5%的人愿意这样。不同地区生源的学生对此项问题的选择基本一致。
  2.5 择业期望趋理性,更注重个人发展前景
  在“对今后工作的最大期望”的回答上,有29.7%的学生选择“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28.2%的学生选择“工作有发展前景”,20.3%的学生选择“有较高的薪水”,9.1%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11.9%的学生选择“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团体氛围”。可见高职学生在择业时相比薪酬,更关注自身发展前景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毕业后对就业单位所在地区的第一选择”的回答上,选择“省内大中城市”的学生最多,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2.6%;其次是“不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7.8%;而只有2.1%的学生愿意选择去“西部开发地区”。虽然优越的工作环境仍然是高职学生的首选,但是我们看到有近1/3的学生对非大中城市开始有所考虑,而西部偏远地区仍然乏人问津。   3 对策与措施
  3.1 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一是要发挥第一课堂的潜移默化作用,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强化职业道德规范、基本行为规范、岗位行为规范等教育;二是思政教育要结合专业、企业文化,着重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三是延伸第二、三课堂教育,通过开展技能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志愿者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
  3.2 重视高职学生择业心理的指导
  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心理辅导员、心理委员的引导作用,建立择业心理咨询、辅导机制,通过有效的择业心理咨询和辅导,结合成功求职策略训练,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端正心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做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
  3.3 分层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就业工作部门应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分层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大一可通过开展新生始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产生企业认同、了解专业发展和专业课程、明确职业方向和所从事岗位, 为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二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如创业训练营、SYB培训、模拟公司培训、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大三通过顶岗实习、创业园创业实践,让学生明确择业目标,找到自身的岗位定位,促进顺利就业。
  3.4 关注高职学生的“差别教育”
  高职学生中男生和女生因其生理、心理发展的差异,以及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其在择业观上存在差异。学校应重视男、女生的差异,探索“差别教育”,把男、女生的择业观教育作为思政工作和学生工作创新的新内容和新课题,特别是要对女生择业观的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她们的择业意向和动态,引导她们从实际出发,正确评价自己,纠正择业偏差,增强自信、自强意识,树立起既符合社会需要,又能充分实现个人理想和才能的正确择业观。
  参考文献
  [1] 李荣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及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2] 徐敏.2005人才需求预测:企业选才最看重什么[EB/OL].http://content.chinahr.com/jobs/jobs_test/test_news/Article(32389)ArticleInfo.view/2004-12-02
  [3] 刘恒儒.论加强女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现实意义[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03-104.
其他文献
摘要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城市里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外来工子女人数在公办学校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外来工子女的心理状况备受关注。除了学校德育工作者关注和干预之外,社工组织也可积极地介入干预外来工子女的心理状况。校园社工组织通过心理评估和个案跟进发现、解决外来工子女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组织活动,促使外来工子女提升人际交往技能,更好地了解、融入广州文化。  关键词 学校社工组织 社工 外来工子女 心理状况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张带来了管理模式的革新。本文从高职院校绩效目标管理的核心思想出发,结合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绩效目标管理实践,从制定和分解目标、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管理和做好目标考核评估三方面构建绩效目标考核体系。绩效目标管理的实行,明确了各单位和个人的工作任务、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加强了学校的管理控制、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绩效 目标管理 激励中图分类号:G710
期刊
摘 要 ITAT教育工程,是一项面向全国的普及性实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  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ITAT教育工程在独立学院IT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意义和有效运用,并以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为例做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ITAT教育工程 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
期刊
摘 要 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人才培养应走复合型和高技能型路线。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在近年的国际商贸人才市场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需求量逐年上升。然而,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的非商贸类高职学院,其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总体水平较弱,市场就业的竞争力不强。因此,反思和改革非商贸类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利用工科类专业为主的高职学院优势,围绕学生的自身优势资源
期刊
摘 要 高校二级管理模式到目前经各大高校的实施与完善,当前已经日益成熟。在当前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当中,如能引入二级管理模式,将有利于实现对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因材施教式的培养及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后续跟踪管理教育。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党员 二级管理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2.032  Se
期刊
摘 要 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师的专业化建设,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教学方法改革三方面浅谈了高等数学课如何能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2.018  How Do Advanced Mathematics Serve for Specia
期刊
摘 要 项目教学法很好地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应用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成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新方向。本课题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结合数据分析,通过研究高职大学英语项目教学法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促使大学英语教学真正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项目教学法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既是国计也是民生。而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主观性的教师更是不可忽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是一生之久,因此,如何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更好地服务学生这一课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及保障措施,以期能为职业教育中的教师培养机制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 教师 培养机制  中图
期刊
摘 要 文章针对理工科学院环境下创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阐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点及构成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构建适合理工科学院环境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与实践体系。文章重点介绍了河海大学在结合自身优势学科、体现河海水利特色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同时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进行优化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 跨界融合  中
期刊
摘 要 目前,高校文科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如何进行文科通识教育,却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科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手段,在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时,只有采用不同的知识引入才能真正使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对文科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文科通识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