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环境因素背景下的FDI与产业集聚

来源 :管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jian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结合省际的金融发展水平,通过构建面板变系数回归模型对FDI在不同地区引发的产业集聚差异进行了检验,从金融环境的角度,并就FDI引起产业集聚的省际差异性进行研究。检验结果证实了金融环境作为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制约着产业集聚的形成和FDI外溢效应的发挥,同时文章也揭示了金融环境作为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能够有效地发挥中间传导作用,促进产业的集聚。
其他文献
文章构建了包含第三产业比重、人均实际GDP和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资金中衣业支出对于服务业比重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林水事务支出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农业现代化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李建平,1946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浙江温州人。原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带头人,福建省重点建设学科政治经济学学科负责人,同时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
2013年“苏州-硅谷-北京”国际创新学术会议将于2013年7月8~9日在苏州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全球化时代的科技创新与海归”,热忱欢迎相关领域学者、研究生、企业家、管理咨询者、公司管理者、政府方面专家等投递论文,以增进交流,共享经验。会议参与者将被推荐参与苏州市“国际精英创业周”的活动。
企业不可避免面临来自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如何对利益相关者压力进行反应是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本文探讨企业的可见性和脆弱性对利益相关者压力反应的影响,利益相关者压力的紧迫性和可管理性两种认知模式的中介机制以及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可见性和脆弱性对利益相关者压力反应具有正向的影响;虽然企业的可见性对利益相关者压力可管理性认知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还是可以对紧迫性认知与利益相关者压力反应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而企业的脆弱性对紧迫性和可管理性认知与利益相关者压力反应的关系也有着完全中
我国货币资金投放方向和结构失衡,严重阻碍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发展动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金融平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对金融资源的安排激活实体经济,提高金融服务导向助推实体经济,金融引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已势在必行。
知识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早在古希腊时代,西方哲学已经使用这一概念来界定认识论上的争议。然而,在最近的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将知识视为一种重要的组织资源。信息系统研究人员顺应了组织知识和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知识管理系统(KMS)。知识管理系统的目标是支持组织中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应用。知识和知识管理是复杂多面的概念,因此,从已有的丰富文献中,挖掘并找到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这将对知识管理系统的有效开发和应用提供支撑。 更确切地说,知识管理系统应该以相关领域现有的重要文献为基础
本文是4225位企业经营者参与的“2011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的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家认同人性向善,并认为员工具有创造力和责任感;企业家对个人精神境界的评价积极;高授权高监控、高激励高期望是企业家最主要的领导风格,相对而言,企业家强调监控多于授权,强调期望多于激励;在企业的各方面利益相关者中,企业家对政府的重视程度最高。分析表明,越认同人性向善、精神境界自我评价越高的企业家,越倾向于高授权高监控和高激励高期望,同时其信心和发展动力越强,幸福感越高,企业的绩效综合也越好。
本文从食品质量安全的内涵出发,定义了将质量安全按经济学特征差异划分为“品质”和“安全”两个方面的“全面质量安全观”,并从生产和交易两个维度构建了产业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奶业抽样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尽管生产模式和交易模式对食品品质和安全都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在控制了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生产模式更为显著地影响了品质,而交易模式更为显著地影响了安全。这为解释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有效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本文在对以往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战略决策过程的整合框架。该框架将决策过程特征的前置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决策专有因素)及其过程结果和经济结果整合在一起。依据该框架,本文对重要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主要的研究模式以及研究成果中的矛盾之处。在综述的基础上,文章还探讨了本研究对于理论构建、研究方法和管理实践的启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一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