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无法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精神,更无法培养适用于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从“教学做合一”的指导思想出发,阐述了库存现金清查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出纳人员必备的岗位技能知识、业务操作程序和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出纳岗位的工作要求,完成出纳岗位的工作任务。
关键词:库存现金清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库存现金清查是企业财务收支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这部分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是采用学生被动接受的讲授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如果在教学中运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学生学得轻松,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教学做合一”模式下库存现金清查的指导思想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学做是一件事情,而不是三件事情。教师在课堂中对库存现金清查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是为了学生以后在出纳岗位上能完成每日下班前的“日清”、每月末的“月结”以及定期、不定期的清查而讲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练习,课后的看书,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以后在出纳岗位上完成日清月结、账款相符的工作而学习。教师为了以后能胜任出纳岗位进行的讲解,是做;学生为了以后能胜任出纳岗位进行的学习,也是做。这就是清查库存现金的“教学做合一”。一切教学过程都应该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内容应该围绕岗位工作任务而展开。
二、“教学做合一”模式下库存现金清查的教学过程
“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之库存现金清查的设计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将教学行动与职业行动进行整合,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授课前,先在企业出纳岗位充分调研,进行岗位职责分析,以出纳岗位“日清月结”、账款相符工作任务为载体,制作出纳实际工作中的微视频,在视频中展现工作程序和要求,实现情景化的“微型教学环境”。
在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实施环节,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分发、整理相关的教学素材,结合情景化的微视频,让学生进入模拟的工作环境扮演出纳角色,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将学生的角色与社会职业有机地衔接。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后,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何为“日清”?何为“月结”?“日清月结”时哪些会计人员在场?“日清月结”时现金记账如何进行登记?如果账实不符如何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由小组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完成相关的任务。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认知、质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基本知识点梳理清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模拟练习企业现金清查业务,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不同的案例,有现金短款、现金长款和账实相符三种情况,采用小组分工的形式,根据任务程序和要求完成。另外通过小组互评的形式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点评。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再次进行知识总结的过程。
三、“教学做合一”模式下库存现金清查的教学反思
学生的感性认知来源于实践,并将得到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能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整个课堂教学打破了当前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理论及学生进行练习的“灌输式”模式。“教学做合一”模式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实际操作为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在完成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和学生都是为了增强职业技能,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世承.财务会计课程中“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清查的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
[2]黄丽华.如何组织货币资金清查的课堂教学[J].职业,2013(35).
[3]左芳芳.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6).
关键词:库存现金清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库存现金清查是企业财务收支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这部分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是采用学生被动接受的讲授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如果在教学中运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学生学得轻松,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教学做合一”模式下库存现金清查的指导思想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学做是一件事情,而不是三件事情。教师在课堂中对库存现金清查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是为了学生以后在出纳岗位上能完成每日下班前的“日清”、每月末的“月结”以及定期、不定期的清查而讲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练习,课后的看书,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以后在出纳岗位上完成日清月结、账款相符的工作而学习。教师为了以后能胜任出纳岗位进行的讲解,是做;学生为了以后能胜任出纳岗位进行的学习,也是做。这就是清查库存现金的“教学做合一”。一切教学过程都应该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内容应该围绕岗位工作任务而展开。
二、“教学做合一”模式下库存现金清查的教学过程
“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之库存现金清查的设计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将教学行动与职业行动进行整合,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授课前,先在企业出纳岗位充分调研,进行岗位职责分析,以出纳岗位“日清月结”、账款相符工作任务为载体,制作出纳实际工作中的微视频,在视频中展现工作程序和要求,实现情景化的“微型教学环境”。
在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实施环节,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分发、整理相关的教学素材,结合情景化的微视频,让学生进入模拟的工作环境扮演出纳角色,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将学生的角色与社会职业有机地衔接。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后,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何为“日清”?何为“月结”?“日清月结”时哪些会计人员在场?“日清月结”时现金记账如何进行登记?如果账实不符如何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由小组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完成相关的任务。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认知、质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基本知识点梳理清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模拟练习企业现金清查业务,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不同的案例,有现金短款、现金长款和账实相符三种情况,采用小组分工的形式,根据任务程序和要求完成。另外通过小组互评的形式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点评。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再次进行知识总结的过程。
三、“教学做合一”模式下库存现金清查的教学反思
学生的感性认知来源于实践,并将得到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能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整个课堂教学打破了当前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理论及学生进行练习的“灌输式”模式。“教学做合一”模式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实际操作为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在完成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和学生都是为了增强职业技能,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世承.财务会计课程中“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清查的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
[2]黄丽华.如何组织货币资金清查的课堂教学[J].职业,2013(35).
[3]左芳芳.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