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平台建设与农村公共品项目的优化——对浙江萧山案例的考察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缺乏需求偏好的有效表达机制,当前政府主导的农村公共品供给项目难以克服供求错位的困境,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浙江萧山地区的实践证明,公共品的供求双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公开化的信息反馈,不仅可以强化农民以村庄为单位的参与和讨论,降低政府各部门搜寻信息的成本,促进项目指标的公平分配,而且能够有效抑制权力寻租,阻止基层代理人操控信息以自利的行为,进而节省供给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促成供需的均衡。从运行机理上来看,农村公共品的信息化供给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其他文献
江苏环太集团有限公司坚持走发展现代农业之路,以工哺农,以工促农,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帮助农民销,辅导农民学,带动农民富,以加快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为抓
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是我国北方温带荒漠和草原地带沙漠化的主要标志型半灌木植被黑沙蒿群落的建群种.其分布范围跨越了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草原化荒漠三
吉林西部农业生态地质环境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自然因素是基础,经济因素是关键,社会因素加剧了脆弱性
本文采用挖掘法对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草被层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榆树根系则占据了20cm以下的土层空间.根系的垂直分布在冠缘内主要集中在2m深
本文扼要论述了河西走廊荒漠发洲景观及生态系统的态势,分析了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针对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明确提出河西走廊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1年,连云港市获得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9199万元.安排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项目643个,涉及道路、小型水利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植树造林
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陕甘宁老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近年来由于气候、人类开发资源等自然和人为原因,使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升高.选定年降水量、年均温、蒸发量等8个指标,定量评
围绕“人与地”的关系,就现代散文作家为什么要写江南城市、如何写江南城市等问题展开探讨。现代散文作家对江南城市书写的冲动:一是来自写作对象本身,二是源自创作主体的需要。
通过对西安市郊区蔬菜批发市场及生产基地中10种蔬菜80个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分析,初步摸清了西安市蔬菜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检测的80个样品中,
我国古典词风本色之论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主张与维护以婉约词风为本色之论的承衍,二是对传统婉约词风本色观念予以破解之论的承衍。此两方面论说形成交集,相反而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