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编辑人与发行人的角色重塑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qtq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部和发行部是出版社两个至关重要的部门,对出版社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理顺编辑人与发行人的角色定位,是出版社正常运行、发展壮大的关键。
  
  一、在计划经济时代,编辑人和发行人的角色定位
  
  计划经济时代,出版是垄断领域,出版社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脱节的,出版可以不考虑市场。编辑工作作为产业基础,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而发行人只需按部就班地把书“发”到新华书店就行了,那时的新华书店,是唯一的图书销售渠道。在这种大环境下,编辑人和发行人的角色定位是界限分明、清楚明了的。
  编辑人面对的主要是文字,其职责主要是“编”。他只需坐在书斋里,面对一沓沓送上门来的稿子(有的稿子会有一定的包销量)“咬文嚼字”,仔细推敲即可,基本不需要考虑选题内容与形式是否真正是市场所需要的。图书出版后,码洋与利润会是多少也不在考虑之列,反正年终只考核做了几本书,一共有多少字,与码洋和效益无关。
  发行人主要负责“发”,其职责基本上就是发书。他只需坐在办公室里,面对出版社的图书,有需要就开单,无人问津也就听之任之。他不会主动去关心出版社究竟出了些什么书,分析這些书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亮点,其编写者的优势是什么,其所适合的终端客户是哪几类,更说不上在了解图书的基础上举办各种推广活动。
  
  二、市场的转型使两种角色的定位遭到质疑
  
  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和市场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对编辑人和发行人的考核同图书的最终销量实实在在地挂起了钩。也就是说无论是编辑人还是出版人,他们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体现,都依赖于从发行人手中流出的图书的总量。自然而然,在这种情况下,对编辑人和发行人的传统的定位已经不适合于出版社的发展了,甚至严重制约了出版社的发展,这从编辑人与发行人愈演愈烈的矛盾中可见一斑。
  发行人:能够发出去的书一定是既有为市场所认可的创意,也没有编校错误的好书,编辑们一年到头就搞不出两本这样的书来。真不知道为什么你们要搞那么多不管是内容还是装帧设计都与市场脱节的图书;不知道你们的系列书为什么老是出不齐,明明有需求的书为什么就不再印刷了;早就需要修订的书为什么老也不改版,明明有很明显的好的选题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去抓等。像你们这样,我们再能干、再肯干,有再多的圈内的哥们又有什么用呢。要提高图书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图书的销售额,吸引更多的读者,关键的问题还在你们这些编辑身上。
  编辑人:“没有发不出去的书,只有发不了书的人。”库房里的书越堆越多,完全是你们发行人员造成的。你们长期以来对发行工作有着错误的认识,以为只要多喝几次酒,凭借哥们义气,订单就应该源源不断地来了。根本没有甚至不屑于去了解与图书相关的问题,分错类、上错架、发错书的情况经常发生,缺乏有针对性的销售渠道和方法,对终端客户提出的问题也一问三不知。这样的发行人员怎么能提高图书的销售量呢?再好的书到了你们手里,都形同一堆废纸。要提高图书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图书的销售额,吸引更多的读者,关键的问题还在你们这些发行人员身上。
  其实,双方的舌战,归结到一点就是互相对对方定位的质疑,编辑人不满足于发行人只会机械地开单,而发行人则不满足于编辑人只会编书。这其实也就是在告诉我们,传统的编辑职责和发行职责已经过时了,市场对编辑人和发行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市场经济下。重新定位编辑人与发行人的角色成为必然
  
  在市场经济时代,出版行业一改垄断的局面,成了竞争的行业,而且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尤其是改制后,出版社成了名副其实的企业,和市场有了前所未有的密切关系。在这种巨大的变化中,能直观地体现一个企业的生存能力的编辑人和发行人如果还持固有的观念,出版社的整个流程仍然沿袭旧的操作模式,就完全可能被市场淘汰,就会在严酷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因此,新形势下两种角色的重塑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编辑人与发行人怎样的角色定位才有利于出版社的发展,才能使出版社的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呢?对于出版社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关系到出版社生死存亡的问题,也是出版社一直纠结的问题。
  其实,多年来的市场经验已经让出版界业内人士达成共识,要想出版社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编辑必须参与营销,而营销必须“懂”编辑,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度”怎样把握,是越深入越好,还是有一个合理的界限。
  笔者认为,编辑与发行是相辅相成、“荣辱与共”的两个岗位,编辑人与发行人在角色上有很多交叉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提倡对编辑和发行人员搞职能泛化。编辑参与营销,并不是让编辑代替发行人去行使营销的职能,从收集市场信息、到面对面走访终端客户,再到销售折扣和图书回款等事必躬亲,一竿子插到底;而营销必须“懂”编辑,也不是让发行人独自去策划组织选题,独自去编辑书稿。有出版社曾经有过这样的尝试:编辑人面对发行人的“不力”,磨刀霍霍,冲向市场,而发行人也跃跃欲试,亲自开始了组稿生涯。尝试的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从科学的发展观来看,社会分工应该是越来越细,更何况,编辑不是超人,不可能有这样多的能力和精力,而且是持续的超人的能力和精力。要求发行人充当编辑的角色,去与专家学者们谈学术问题,去把握文化产品的读者定位、思想内涵等,也太强人所难。社会有分工,“术业有专攻”,古今皆然。
  对编辑人与发行人的角色定位,怎样才是科学的、现实的、顺应历史大潮的呢?
  笔者认为,编辑人参与营销其实指的是编辑的职能除其策划选题、组织稿件、对书稿的内容和形式负责等以外,还应有一个职责——编辑人在营销中的职责,而发行人“懂”编辑指的是发行人在推销产品之外,还应有一个职责——发行人在选题策划中的职责。鉴于此,针对编辑人的营销职责和发行人的编辑职责而言,两者的角色可以这样定位——
  编辑人:从专业角度和长远发展看,编辑的营销职能更多地体现在图书的文化内涵发掘和推介、进行市场信息收集和处理以便于选题的确立、协助发行人确定营销方案等方面,具体实施营销方案不应是编辑的主要职责。
  发行人:从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立场来看,发行人员的编辑职责应体现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养方面。与编辑保持联系,随时反馈读者和市场信息,真正在选题方面为编辑当好参谋,尽量对图书的内容和形式及出版背景有大致的了解。独立搞选题的策划组织和图书的编辑加工,不应是发行人员的主要职责。
  
  四、具体措施和方法
  
  怎样才能使编辑人和发行人转变角色,共同参与选题策划,共同确定营 销策略,从而形成合力,达到共赢呢?笔者认为,要完成编辑与发行的角色重塑,充分发挥其各自的功能,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1、编辑走出书斋,了解市场
  (1)编辑在策划选题之前,一定要对该选题的市场情况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策划和组稿的工作。这种了解,可以是亲自走向市场,有时也可以借力,借发行的力来完成。比如对选题品种的选择,对产品的包装及与之相配套的课件等的开发,都可以吸纳发行人的意见,而且可以根据发行部门的建议和市场信息的变化对选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具体可以通过一些编辑和相关发行人员的小型会议来完成,如可以是选题调研会、图书介绍会等。
  (2)图书出版后,编辑的工作不能就此打住,还得继续走向市场,做好图书的最后一个流程的工作——发行工作,同发行人员一起确定营销方案,并由发行人员具体实施。比如根据选题的性质组织各种类型的市场推广活动,组织各种层次的培训活动,在全国各种新书目录上发布新书预告,通过各种媒体以各种形式介绍新书,组织作者到零售书店举办讲座、签名售书,组织书评家发布书评等。
  
  2、发行人参与选题,了解选题
  发行人员最好能参与选题策划的全过程,了解该选题的策划初衷,主要编写人员的经历特长、所在单位的特点等,选题的内容构架、特色亮点,甚至组稿花絮及最佳终端客户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参加编辑的一些会议和平时与编辑的沟通来完成。在编辑策划过程中,发行人能根据自己对市场的熟悉及与终端客户打交道的经验,对选题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甚至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提出新的选题,交编辑实施。
  
  3、对机制进行调整
  从编辑与发行的管理机构——出版社来看,也可以作一些機制方面的调整。
  (1)新员工刚进社的时候,编辑与发行可以互换岗位半年。编辑在发行部门待半年,了解发行工作的含义和流程,如什么是发行,发行包括什么类型;什么是自办发行,什么是独立发行;怎样发布新书预告,组织图书推广活动;贮运、打包、发货、上架等是什么意思。发行人员在编辑部待半年,了解图书从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到出版的整个流程,了解与作者打交道的方式方法等。这样,一方面各自对对方的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另一方面各自也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人脉。
  (2)出版社可以对有条件的编辑人和发行人进行角色互换,也就是编辑去做发行工作,而发行去做编辑工作。编辑在对图书的策划、组稿、编辑加工等方面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和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脉关系后,再去从事发行工作,应该是非常有优势的。出版社现在招的年轻发行人至少是本科生,有的甚至是研究生,他们有很好的综合素质,在发行部门工作几年之后,对发行工作的流程等非常熟悉,对市场也非常了解,如果他们从事选题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应该是有很好的基础的。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转制时代,编辑人同发行人的角色重塑已成为必然。编辑应该转变观念,向市场靠拢,向发行靠拢,随时掌握市场信息的变化。而发行应该关心选题,了解图书。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选题最大限度地贴近读者的要求,从而使出版社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融入市场,使出版社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1990年12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基本精神是:自1991年1月1日起,取消国家对外贸出口的财政外贴,从建立自负盈亏机制入手,推进
基于特征的影像匹配方法是无人机影像匹配中较为实用的一类方法。针对传统特征匹配方法主要以灰度影像作为输入量,难以利用颜色特征高效区分同名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颜色不变量,设计了一种运用AKAZE特征的匹配算法,克服了传统无人机影像匹配忽略彩色信息的缺点;然后通过灰度级变换,使特征点数目大量减少而又不失其可靠性。试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准确识别同名点,而且还提高了运行效率。
摘要:优秀的编辑人员、优质的稿件、良好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保证期刊质量、做活做好期刊的重要因素。笔者透析了选聘编辑新人的方法,提出比较全面的编辑人本管理机制和编辑业务管理机制,同时提出并实践了一种新型的编辑部管理制度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模式,保证了编辑部的良性循环发展。  关键词:经营管理模式 编辑部管理制度 期刊质量管理 人才选择  一、选聘编辑新人方法透析  办好一本杂志,人是最主要的因素,选聘什么
台湾当局为推行台湾农业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扩大农场经营规模,改善生产结构,改良生产技术,推广、使用农业机构等,这些措施的实行,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本文试就国民
努力拓宽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的新视野,加强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既是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通过对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迫切性的认识,结合实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息息相关,它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着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论文论述了农
主要论述了绿色营销的内蠲、特征以及与传统营销间的区别,以及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必要性和对策。
针对在弱信号环境下传统算法无法进行捕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在双块零拓展(double block zero padding,DBZP)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延迟累加的方法,首先将DBZP算法相关运算结果中被舍弃的部分暂存,然后对延迟1ms的接收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得到相应的相关运算结果,将其与存储的运算结果进行相干累加,并将相干累加结果作为捕获模块输出与门限值进行比较。改进算法在增加极少运
几年来,由于物价的普遍上涨,企业的资金占用相应地急剧上升,而自有流动资金与当时财政移交给银行的数额相比,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1.有些企业,虽有利润,因有关部门不尽重视,
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直接关系到未来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数据表明,任不同类型人学生之间的生态意识存往一定的差异,并就如何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