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老旦的表演艺术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旦是京剧的重要行当之一,表演艺术是京剧老旦的生命。本文从塑造角色形象、体现流派风格、创造艺术个性三大理论层面,对京剧老旦表演艺术的三大要点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对于京剧老旦表演,既具有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实践参考作用。
  关键词:京剧; 老旦; 表演; 角色; 塑造; 体现; 创造
  老旦是京剧重要的行当之一,表演艺术是京剧老旦艺术的生命。然而,京剧老旦表演艺术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的要点有三项,我们分别进行解读与研析。
  一、塑造角色形象
  京剧老旦表演艺术的第一个要点,是塑造角色形象。
  京剧老旦是“旦行的一支。扮演老年妇女,扮相、身段、台步与正旦(青衣)不同,区别主要在于突出老年人的特点。唱用本嗓,唱腔与老生相近,兼用一些青衣腔”。
  然而,京剧行当只是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是根据演员所扮演的角色类型及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划分的。这并不等于演员表演就可以类型化。恰恰相反,演员表演以塑造角色形象为“最高任务”,行当只是塑造角色形象的艺术手段。所以前辈大师早就说:“演人不演行。”
  要塑造好角色形象,演员必须对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真切的情感体验,倾情投入,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然后再通过各种有效的艺术手段,把角色形象成功地塑造出来。即如张庚先生所说:“中国戏曲演员不止是要体会人物的内心,而且在体会了内心之后,一定要创造出一个特定的外形来表现它。”
  二、体现流派风格
  京剧老旦表演艺术的第二个要点,是表现流派风格。
  流派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几乎所有的戏曲剧种的所有行当,都有各种不同的流派。
  所谓“流派”,是艺术流派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三、老旦的角色
  《钓金龟》的康氏,《赤桑镇》的吴妙贞,《望儿楼》的窦太真,《遇皇后》、《打龙袍》的李后等,都属于唱工老旦,专门以唱工为主;而《清风亭》的贺氏,《西厢记》的崔老夫人,《李逵探母》的李母等都属于做工老旦。还有新移植到京剧里来的《对花枪》,其中老旦也扎靠,这似乎比较新鲜,其实传统京戏里有一出《雁门关》,里面的余佘太君就是扎靠的,不过这个戏,多少年没人演罢了。当然,老旦这个行当也在逐渐的扩展,丰富着自己。
  四、创造艺术个性
  京剧老旦表演艺术的第三个要点,是创造艺术个性。
  一切表演都是艺术创造过程,这种创造的关键是创造艺术个性。其实,艺术流派的形成,也是一种艺术个性的创造。例如老旦“老李(多奎)派”的形成,就是一种艺术个性创造过程。李多奎(1898–1974)先生被尊称为“多爷”。 李派突出的创造是注重人物,强调老旦行当应有的声乐审美特点。以充沛的感情将雌音、衰音、沙音、涩音精密地调剂起来,高度和谐地统一起来,而又通过娇、柔、脆、润、甜等音色的行腔,准确深刻地刻画人物和最充分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而“小李(金泉)派”创始人李金泉先生,则在继承“老李(多奎)派”的基础上,再一次创新,创造出新李派。 李金泉的嗓音清脆而响亮,能够很好地控制气息和力度的变化。他善于钻研,勇于创造,坚持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特别是从他步入剧坛到取得卓越成就的三十几年中,正是李(多奎)派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李金泉坚持的这种艺术创新精神就更加难能可贵了。正是这种精神,使他吸收前辈老旦艺术家的长处,并借鉴了青衣、老生等行当的艺术特点,而且还从兄弟剧种甚至话剧、歌剧中汲取养分,巧妙地化“他”为“我”,成为他独有地特长。使其创造的角色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更加符合审美需求。李金泉的戏路宽,而且唱做均属一流。他在艺术创造上,始终不渝地追求“真”、“善”、“美”、“新”、“深”、“精”,使他的表演时代感突出、生活气息浓、人物挖掘深、艺术表现真、舞台美感强。
  由此可见,创造艺术个性乃是京剧老旦表演艺术的神髓。当下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王梦云、赵葆秀,京剧老旦中年表演艺术家袁惠琴,翟墨等,也都在创造个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作为京剧老旦演员,多年来我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觉得创造一个鲜明的老旦个性永远在路上。
其他文献
托尼·莫里森作为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以其独特的黑人视角不仅向大众展示了一个不为人熟知的世界。在莫里森众多的作品中,《宠儿》以其深刻的视角和真实的历史背景使大众深深地体会到了一次心灵上的震撼。该书也在1988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年后的1993年莫里森因《所罗门之歌》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宠儿》也是她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本文中笔者试图以卡尔·荣格和诺斯洛浦·弗莱的
期刊
2008年,也就是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成立的第二年,我成为了她的一员。现在,我已经九年级了。在这九年里,我沐浴在爱的阳光中,感受着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在绿色而又温馨的校园之中,我感到舒适和愉悦。这是我的校园,我的另一个家,她让我找到自我、获得自信,她引领着我不断进取、体验成功。  校园文化铺就我的人文底蕴  校园充满人文气息,浸润其中,丰厚着我的人文底蕴。校园环境整洁典雅,满目葱
期刊
摘要:《致橡树》犹如是一首爱情宣言,同时也是对自我独立人格的确认,通过“凌霄花”“鸟儿”“源泉”等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态度。女性,新时代的女性,不做爱情的傀儡,不做爱情的附属品。在相爱中,不是对爱人有所依附或者忘我奉献,也不是“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而是在心灵的默契和沟通中达到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又坚持自我的独立。  关键词:舒婷;意象;爱情  女诗人,舒婷,是与北岛、顾城一起并立诗坛朦胧
怀柔一小秉持着让每个生命都尽享阳光的原则,提出“阳光教育”的理念,学校在此理念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在现代汉语中,“阳光”是一个极为通俗明确的词语,本义是指自然和生活中最普遍的一样事物——“太阳发出的光”。“太阳是大地的母亲”,正是由于太阳光的照耀,才使大地富有生气。  “阳光教育”则是一种普惠众生、和煦心灵、润泽生命的教育,它让每个生命都能生活学习在和煦的阳光里、美丽的校园里,人格获得尊重
期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马路上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停车难”是城市一大通病.停车场系统作为传统安防出入口控制的一个细分领域,以“智慧停车”实现“安全管理”.近几年
期刊
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为税务师事务所等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在接受委托,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
期刊
夏目漱石和鲁迅是日本和中国近代文坛的大文豪,两人在文学手法及对后世的影响上有许多共通之处。处于时代变革时代的两位文学家,对于新知识青年给予了深切的关注,通过各自的
【摘要】在我国科技进步下,我国施工技术和安装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其中机电安装工程中,保障其建设有效性的关键就是各项电气化设施的安装,电气项目施工的有序进行,可以极大推动工程施工进度。因此在机电安装工程中,需要通过电气设备连接,来联系起整个项目的机电工程,对其施工控制与管理是相当必要的。本文主要就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序控制与管理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首先要了解其施工中的关键工序,然后就其工序控制提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