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需错配到要素优化:后疫情时代浙江影院的研究

来源 :未来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qiu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冲击了很多行业.对影视产业来说,电影终端放映市场是“重灾区”,且这种影响还将在后疫情时代持续存在.影院危机并非从2020年才出现,而是长期以来供需错配所导致的必然现象,因此后疫情时代影院行业亟需推进供给侧改革,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化解危机.浙江影院业探索了减量提质、多元放映、融合思维、技术升级等路径,为后疫情时代中国影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进路.
其他文献
在中文研究文献中首次有效提炼并应用DTA理论工具,考察2016-2020年 《华尔街日报》涉华科技报道的新闻框架,发现涉华国际新闻报道的“东方主义”叙事演进为“影子种族主义”,对中国科技实行符号掠夺与资本侵吞的双重劫掠,以维系美国全球霸权利益.其具体实现路径为:(1)贩卖中国“坏消息”的媒体经济利益诉求和美国政府寻求对华科技遏制政策的政治诉求,成为西方媒体对华报道态度的主要内生变量;(2)涉华科技新闻深深植根于霸权统治结构中,成为国际冲突政治进程中帝国霸权的舆论操控工具.对中国科技的污名不仅存在于新闻框架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公共场所隐私权的侵权现象从传统的物理空间延伸至网络空间,传统的“公共场所无隐私”理论日益显现出滞后性,公共场所隐私权的保护出现了新的困难与挑战.私密活动、私密言论以及人们的身体私密部位都属于公共场所可能出现的隐私种类,应当根据各隐私类型的特点进行针对性保护.在互联网时代下,建立比例原则视角下的“合理隐私期待标准”可以保护以互联网为传播途径的公共场所隐私权;以场景理论为视角可以对以互联网为公共场所的公共场所隐私权进行类型化保护.
短视频塑造“无名者”榜样形象,把生活中的普通人、 平凡人作为榜样镜像化.通过“无名者”榜样形象镜像化、“无名者”榜样情感镜像化、“无名者”榜样价值镜像化这三个层次唤醒受众,实现受众对“无名者”榜样的认同与追随.文章运用拉康镜像理论对这一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提炼此类短视频“情感共鸣—移情忧伤—情感治愈—情感升腾”的情感动员逻辑,通过镜像化价值生成、镜像化价值认同、镜像化价值追随三个方面优化情感动员逻辑.
由于中央苏区农民群众知识水平的局限性,中国共产党以组织集体读报的方式开辟政治传播渠道.“读报”是一场身体性事件,其意识形态在社会符码的层面对身体产生建构,通过身体媒介将政治与农民群众意识关联起来,从而使其产生政治认同.开展组织化、多样化的集体读报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意识,对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由此实现农民与政治之间互动及互助的现实图景.
微信中的“表演者”用户,通过复杂的编码程序在微信头像这个“前台”进行自我呈现.由于微信头像中存在鲜明的代际标签,并且代际对微信头像解读中“编码”和“解码”行为的不对称,引发了多元的代际互动过程.采用深度访谈法和网络民族志,对不同年龄段的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和网络观察,发现微信头像背后的代际互动呈现规训、抵抗与妥协的过程,用户在代际互动与自我意识的相互作用下,选择了微信头像自我呈现的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进步,虚拟世界的发展已经让人类社会迈入了元宇宙的前夜,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关注.元宇宙是升级版的虚拟世界,但又与虚拟世界存在显著区别,体现在技术和人文的构建上.在技术构建上,元宇宙的交融性要求构建元宇宙必须具有强大的、智能化的硬件和软件;在人文构建上,元宇宙的文明性要求构建元宇宙必须具有强大的交融基础.而目前的虚拟世界则远远达不到上述要求.随着虚拟世界不断地向元宇宙迈进,数字化和虚拟化将会彻底地变革人类社会的形态,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编辑出版.自2016年以来,每年一部,每部一百多万字.“年鉴”以记录当代历史、反映教育实态为使命,既有宏观扫描,勾画了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图景,也有微观深掘,剖析了新闻传播教育面临问题和需求.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健康码为主的媒介化治理为控制疫情、 保障日常生活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健康码的媒介化治理创新过程体现了媒介化理论的“社会建构”与“制度化”两种传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期,媒介作为“行动者”能动地勾连起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促动初级人机协同的动态治理网络形成.稳定与冲突交替的常态化时期,治理网络逐渐进化为撬动诸多社会场域变革的“制度化”力量.媒介化治理创新存在数据安全、隐形技术追踪、平台垄断等潜在风险.规范数据治理条例、行使公众被遗忘权、加强平台治理、提升公众自主权等风险规制措施,成为实
进入后真相时代,技术催生的新媒介环境、 新闻媒体职业伦理的转变、 网民情绪化围观产生的传播偏向等,使得网络流言屡禁不止.作为一种舆论乱象,它在客观上引发了“第三人效应”,造成了政府公信力下降和社会信任体系的动摇,负面影响极大.对此,媒体、企业、社区、用户、政府等不同身份主体,应通过“加强新闻把关、打造立体化宣传、加快技术融合、强化精准监测、转变话语言说方式”等,切实为后真相时代网络流言的治理做出应对之策.
人类自有新闻传播活动以来,就一直与虚假新闻、 有偿新闻、 新闻敲诈等作斗争.这种斗争的结果不是使新闻事业萎缩,而是使新闻事业更具活力和生命力.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生态剧变,假新闻、新闻敲诈有了更多的面具,它们的社会危害也如流行病一样疯狂蔓延.传统假新闻、新闻敲诈是一种职业现象,主要发生在职业新闻活动中,治理的手段是新闻道德规范和媒体行业整顿.媒介化社会假新闻、新闻敲诈变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假新闻弥漫在整个数字空间,新闻敲诈可以在“线上”“线下”发生,行为主体牵涉到各种各样的人群,他们既有传统媒体人和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