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理论范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建构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led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教育理论范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与外在的使命联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成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逻辑体系,民族教育理论范式则贯穿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逻辑起点、演变动力和服务主体.这一内生逻辑是民族教育理论范式回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切入点.民族教育理论范式所存在的“初学步”“稳迈步”“大踏步”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回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基础、民族话语演进与个体话语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民族话语、个体话语建构回应并呈现了中华民族“一体”与“多元”的核心关系,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从基础性共识走向整合性共识,民族话语从自动化共情走向联通式共情,个体话语从自觉与自为走向共觉与共为.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历史学习与历史教育.站在历史与时代的崭新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发表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形成了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具有清晰的逐步深化的自身脉络,它不仅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守与贯彻,也是对中华民族优良基因的传承与赓续,还是对中国共产党光荣传统的弘扬与发展,更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照与回应,其内蕴着以史育人、以史凝力、以史鉴今等多重价值.推动“四史”教育落细落实,应以习近平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根本原则、
新疆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省区,同时作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的核心区域,展示了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大意义.文章通过梳理新疆生态建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包括13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新疆2011-2018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得分整体呈上升态势,说明新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上逐渐提高.最后,文章对新疆在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