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四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多维审视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ap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历史学习与历史教育.站在历史与时代的崭新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发表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形成了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具有清晰的逐步深化的自身脉络,它不仅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守与贯彻,也是对中华民族优良基因的传承与赓续,还是对中国共产党光荣传统的弘扬与发展,更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照与回应,其内蕴着以史育人、以史凝力、以史鉴今等多重价值.推动“四史”教育落细落实,应以习近平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根本原则、指导思维、目标靶向三个着力点出发,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四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精神内核,具体表现为要以把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为“四史”教育的根本原则、以秉持科学理性的辩证思维为“四史”教育的基本遵循、以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为“四史”教育的核心追求.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村学校作为新时代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承担着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使命.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基本实现现代化,乡镇寄宿制学校逐渐关注学生心理诉求,发展成就较为显著,但同时乡村小规模学校良好稳定办学面临冲击.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村学校的重点任务要聚焦于创新育人模式,助力乡土文化传承;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提升农村教育“档位”;提高教师综合待遇,留住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农村学校的发展根基离不开乡土社会和乡土文化,可通过构建农
在以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生存环境中,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成为人们展开社会行动的必要前提.家庭场域内子代青少年与亲代长辈对新媒体技术在理解、接纳与使用层面均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家庭代际交往与互动中存在明显的“数字代沟”.家庭内部的“数字反哺”机制既为“数字代沟”的消弥提供了自发救济,亦同时产生了代际互动及家庭关系的负向影响,“反哺阻抗”成为家庭代际间关系维系和反哺行为持续开展的现实挑战.数字媒介素养的提升、对话导向式家庭传播/互动模式的建立、对数字文化的理性认知,是克服“反哺阻抗”以消弥“数字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