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思考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8年以后新建立、合并或升格的一批普通高等院校。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全国700余所本科院校当中,新建的本科院校有200所左右,占本科院校的近1/3。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担任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与重点院校、老牌院校相比,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当前在教学管理中仍有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制约和阻碍着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根本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做到教学管理科学化。
  
  一、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地方性、专科升格的院校,办学历史短、起点低,学校过份追求数量发展,忽略管理,造成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出现问题。具体表现在:
  1.教育理念滞后,管理模式不科学。本科教学历程短,其办学理念和管理观念基本还停留在专科层次。在教学与管理方面要么模仿别的本科院校,要么是原有专科教育的简单延伸,一时提注重应用,一时提注重基础,一时提注重创新。升本扩招后管理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偏低。校院(系)二级管理及与之相应的运行机制亟待深化,管理重心还未完全下移,遏制基层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2.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薄弱。随着近几年连续扩招,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不仅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学科和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而且教学质量和管理也成为突出问题。师资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和经费紧张,导致一线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机会较少,因而学术交流不够,专业水平难以提高。由于学校品牌弱势、管理思维定势和用人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存在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难以留住的问题。此外,教学管理人员待遇偏低,造成人员流动性大和队伍不稳定。管理人员组成结构不合理和整体素质不高,也不利于教学管理的深化改革和提高。
  3.投资体制不够完善,教学经费短缺比较严重。新建本科院校的投资主体多为地方政府,缺乏长期稳定的投资机制,资金到位情况并不理想。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的扩招使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更显紧张。据有关资料表明,各地新建本科院校的年度生均教学经费基本未达到标准要求。经费的投入远远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导致教学生活设施不够,办学条件严重滞后。在教学管理方面不断减少常规教学经费特别是实验和实践教学经费的支出,从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很多学校贷款建校,贷款购置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为此负债累累。
  4.大学文化缺失,教学评价机制形式化。由于合并升格前学校办学层次低,对外交流和开放不够,即使在校园扩建和迁入新校区后,新建本科院校仍然存在注重校区利益、眼前利益得失的氛围。在教学管理上缺乏灵活的办学机制和特色,缺乏大气、宽容开放的校园文化,缺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和竞争意识。目前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是期末教学评估,但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欠科学、信息收集不全面,定性方法用得多、定量分析用得少,以及评价结果落实不到位等原因,评价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此外,有的学校将教师和课程的综合评价简单化为单纯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评价。而对教学计划的学年评价和整体评价就更少。
  
  二、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实施途径
  
  1.引进现代管理方法,构建科学化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从内涵界定到教学目标、从层次结构到教学形式、从办学机制到社会环境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和管理人员长期从事专科层次的教学管理工作,思想上仍存在着深刻的专科烙印,缺乏对现代新兴管理方式的运用。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有开放、民主、先进的教育理念,强化教学管理在高等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机制,在教学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同时,运用网络化手段,借鉴成功的经验,建立决策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完善的决策体制,使决策和管理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使教学管理趋于良性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评价和充分发挥人的价值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不断加大对教职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必须强调教学管理工作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关注现实问题,研究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和充满生机的学校。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是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求得更大的发展,同时也突出教学的个性化要求,为教师提供了较好的激励和竞争机制。
  3.加强师资和管理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管理团队。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应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和“充实数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思路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和引进一批高职称、高学历、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尤其是加强培养各专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采用以老带新方式,通过听课和课后指导,密切与青年教师的联系,帮助其站稳讲台,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应不断充实和稳定教学管理队伍,建立激励机制,推动高教学管理队伍的健康发展;应努力改善管理队伍结构,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理论不足,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切实开展跨校区教学、学生评教、选修课管理、本科学分制、实践教学等教学问题的研究,将教研成果应用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来。通过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形成科学的教学管理理论体系。
  4.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专业定位和规划建设。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专业都是从专科脱胎而来,大多专业的教学计划只是专科教育的简单延伸,定位明显不足。如何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和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口。新建本科院校应在调研国内专业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和学校特点,做好人才培养定位,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建立体现柔性化教学要求的课程设置体系,分级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既要注意加强理论基础,又要注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并适当扩大知识面;注重计划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妥善安排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时数。
  5.加强管理制度改革,实施规范化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制度是一个稳定规范的教育资源和为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证的激励约束机制。新建本科院校应改革用人制度,实施“鼓励竞争,优胜劣汰”用人机制,采取“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应改革组织制度,尊重管理对象的主体性,由行政化向民主化转变,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和教师本位转变,建立高效率的科学管理系统。规范化管理是促进教学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管理者应从过去的“大包大揽”转变为加强引导和服务,扩大二级学院的决策和管理权限,允许二级学院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评价分析教学效果应采取科学的标准、规范的程序和负责的处理,建立评价分析的科学性。大力倡导师生参与管理,建立教、学、管三方制衡机制,以促进教学管理更加良性和高效运行。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教务处)
其他文献
文章回顾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监管的演变历程,提出了我国基金业监管体系的设计方案,针对当前完善基金监管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为深入推进名牌发展战略,培育一批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近日,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质量技监局将该区17家企业生产的24个产品列入中国名牌、内蒙古名牌和包头名牌产品培育重点,充分
本文对阳极钢爪内弯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新品质、新形象。一年来,人民论坛杂志品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不断扩大,观点新锐、可读性强的中国第一政论期刊形象渐入人心。中央领导同志关注。《领导干部的致命诱惑》、《领导
国内科技期刊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每年产出数百万篇学术论文,9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投向了国外期刊!”前不久,在中国科协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第十届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
6月24日,“公共财政改革与中国和谐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财政部税政司司长史耀斌在会上表示,正在进行的企业所得税改革确定四个趋势:“将下调企业所得税税率,内、外资税
海选这种形式让渐露疏离状态的社会突然间又“串联”起来,粉丝会、后援会等等,让久已远离公共生活的人们找到了身处“共同体”中的感觉。“娱乐民主”与其说是“民主”,不如说其
中国社会问题比较复杂,有的甚至比较激烈。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重要缘由是对社会政策的重视还不够。
国有资产有财政性资产和资本性资产之分,这两类不同质的国有资产其对应的产权制度改革也不同.在资本性资产的产权制度改革中,不同类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也不同,明晰产权
近年来,大学生起诉学校的案件频发,造成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矛盾纷争。这已成为人们颇为关注的热点。仅从2004年至2006年媒体就报道了多起“高校诉讼案”,笔者认为,这种局面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