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魅力四射的语文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听了两节语文公开课,一位老年教师上的六年级《一夜的工作》和一位青年教师上的五年级《桥》。虽然年级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但课型都是阅读教学,且总的教学模式也大抵相同,反映出的问题也带有普遍性,听课下来有一些个人想法,在此与两位授课老师商榷。
  一、阅读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有以教师为中心的趋势——问题引领式,每次提出问题时对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和水平估计不足,多数问题难度较大,只有少数学生能理解,多数学生不明所以,这就达不到整体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而且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充分,学生读得不细、不透、不充分,难以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学生汇报或回答问题是被老师牵着说话,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能主动地阐述自己的学习收获和读书体会。
  二、合作学习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自主、合作、探究”是《标准》向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创设了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这种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两节课都基本没有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一些宽泛的问题后,学生盲目地读书,教师缺乏深入地指导,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可能有所收获,基础差的学生,几乎是在浪费时间。如果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效果应该好得多。如《桥》一文教学时,提出了: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关键时刻是谁站出来了,他有怎样的表现?……可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可以通过以优带差,整体提高学习效益。
  三、设问科学有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基本保证
  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课堂提问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教师在备课时要通读文本、分析学生,设计问题要有科学性、启发性、逻辑性,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提出了:“周总理给你的总的印象是什么?”在学生读书他讨论后,答出“工作劳苦,生活简朴”后,没必要提出一个关于细节的问题和“围绕这两点写了哪些方面?”可直接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对这两点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通过小组合作读课文、分析探究,再进行汇报、讨论,教师点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必将人人有收获。
  四、读书的形式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对读要求是“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新课标还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而阅读的个性化与阅读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阅读教学应注重“读懂、悟明白”,重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重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而不是教师带着学生去反复分析,学生被动接受,结果有的是东张西望,有的恹恹欲睡,费时费力,效果差。读书的主体是学生,读的方法应给灵活多样,可以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抓住重点反复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读出重音、读出感情。通过读领悟情敢、感受人物品质、理解课文內容;通过读让学生走进文本、如临其境、与文本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如《桥》一文中,人们的惊慌失措,老支书的沉着镇定,学生均可通过读来感悟、领会。
  五、深入研究教材,以学定教显风格
  从两位教师的教学程序可以看出,他们备课时或多或少受到了教参的束缚,方法、形式比较单一,新老教师的教学结构没有多大区别,大多缺乏创新与突破。笔者以为年轻教师应多花点时间阅读文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文本,进而寻求一条有自己特色、又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老教师应多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我们长期依赖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必然导致因循守旧,教法落后,教学缺乏活力,难以形成匠心独具的个人风格。
  六、倾注激情,感召学生
  语文教学时一门充满激情的艺术。教师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可直接引发发学生的激情。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因该充分发挥自己年轻、精力充沛的优势,要敢于创新,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见美好的东西能给人以享受,给人留下永久的回忆。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教者的语言感召力,姿态亲和力,会让学生在美的陶冶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优美的形象、优美的合作、优美的语言、优美的教法、优美的设计,定能打造出美丽四射的语文优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之日可待了。
  
其他文献
人的一生有几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初中学段尤其重要,初中学生在心理、生理的不断变化和日趋成熟的个性无不决定着其一生的成长。作为学校教育而言,语文教学在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
期刊
烟用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卷烟产品的质量.本文从加强对烟用材料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对所属多元化企业质量管控、卷烟厂入厂检验力度三方面,从技术和管理两手段入手,就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将笔者授课或听课中的一些体会感受记录如下。  一、 优化教学情境
期刊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果提问得当,就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途径    课堂提问堪称一门教学艺术,不仅要做到有趣有效,还要保证师生之间充分的互动。它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间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  
作文的批改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教师们把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点基本上是放在习作的指导上,其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作文的批改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要讲究一定的艺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下面,我谈谈对作文批改的几点探索。  一、发现亮点,多鼓励。  一直以来,作文是学生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作文
期刊
学位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给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课文朗读的要求。朗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朗读呢?  一、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时能自学朗读课文的习惯  现在中学生,学习语文课文,放
期刊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在抗压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具有优势,得到了普遍应用.施工企业应当科学、规范地应用钢结构技术,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妥善做好油漆施工,确保焊接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如何渗透新课改的理念,如何实现对诗歌教学的创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是诗歌教学的目标,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探讨了了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关键词】:诵读鉴赏创新    一、高中语文诗歌创新教育的背景以及新课改理念  江泽民总书记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灵魂,是一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忽视给学生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但实践证明,课外阅读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要通过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