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pfl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现代计算工具的逐步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逐步降低,小学教材中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有所调低。但计算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计算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
  关键词:学生;计算;思维;教育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也反映了其数学基本素质的高低。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深远影响。在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能力,要达到正确、迅速,同时要求方法合理、灵活。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达到上述要求呢?
  一、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抄题一定要认真,绝不能麻痹大意。数学文字一旦抄错,这道题将无法算对。让学生明确抄错题的严重性。并举出反面材料,如一层楼房高3米,有同学写成3厘米。你想想,这样的楼房人还能进得去吗?还有一个同学把高8厘米的杯子转手抄成8米,你想想这样的杯子里面装上水,1米多高的人还能喝得着吗?这样的杯子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一本字典厚6厘米,有学生写成6米,想想看,这样的字典教室里放的下吗?这些都不是书写粗心闹出的笑话吗。其次,在书写方面,教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做到字字工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从学生一进校门,就着手培养良好的书写意识。教师和家长要联手强调,书写要规范,字迹要工整,写字不能潦草,写出的字要大小均匀。并把十以内基本数字的写法,作为书写的第一关抓起。让学生在明确笔顺,笔画的情况下,在田字格里端正书写。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经常通过板演比赛,让学生对比观察谁写的好、谁写的不好、谁写的既美观又大方。并对书写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纠正。当然到中年级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常抓不懈。因为这时候的学生作业量相对增多,学生第一学会了偷懒,第二学会了潦草。字迹变形,数据失真都是他们经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就应该选出班里的作业标兵,让学生在稳固自己字体,张显个性的同时,写出漂亮的字体和准确的数据。教师也要注意收集反面例子,让学生看到数据失真所带来的不合理性。如要算长方形操场的面积,给了长方形的长是500米。宽是300米。有同学转手把长抄成5米,宽抄成3米,算出来的操场面积成了15平方米。想想在这样小的操场里做操连一个班的学生都站不下。何能容下全校学生啊!当然到了高年级,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更应该常抓不懈。时刻强调,一笔好字既是书写的门面,准确的数据更是计算的依据。一旦书写关过了,计算的准确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二、加强口算,提高笔算能力
  学生的计算,一般来说,都是从口算开始。所谓的口算,实质就是心算。口算是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影响。笔算的正确率与熟练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口算制约的。任何一道整数、分数或小数的四则运算,最终都要分解成一些基本口算题加以解决。口算不熟,会导致计算缓慢;所有口算中只要有一个出错,计算结果必然错误。基本口算技能低下、不过关,势必会影响笔算的正确率。坚持口算训练,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狠抓口算训练,应切实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打好计算基础。为了方便口算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口算技能。低年级加法就要用到“凑十法”;减法就要用到“破十法”等。10就可以看作1个十;20就可以看作两个十;30就可以看作3個十。100就可以看作一个百;200就可以看作两个百;300就可以看作3个百。这样把计算同数量单位结合起来,口算起来就容易多了。如3个百加两个百就等于5个百,就是500。四年级以后,口算的内容就要逐步增多,不但要巩固过去的内容,口算同分母加减法和简单的异分母加减法等,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一些固定数据,如:25×4=100,125×8=1000,并要求学生在熟悉运算定律和性质的基础上,对能简算的式题必须进行简算,力求熟能生巧。
  三、重视运算顺序
  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在一道算式中,只含有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算;在一道算式中,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再算第一级;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掌握了运算顺序后,拿到题后要先观察,再确定运算顺序,方可进行准确计算。运算顺序一旦错了,一切后续工作都将前功尽弃。
  四、重视估算,形成良好的自我监督意识
  估算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沉淀,许多现象都将成为生活常识,如一平方厘米有指甲皮那么大,一平方分米有一手掌那么大。并可以应用已有知识去衡量生活中其他事物的大小及合理性。如有同学算出书桌面积为3平方分米,老师扫了一眼就给了个错号,学生纳闷老师说你的书桌3巴掌大,爬的下人吗?这个学生才恍然大悟。估算还有助于自我检测,如在精确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算出大致结果,为准确计算创造条件;在精确计算后进行估算,能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判断计算有无错误,找出错误原因并及时订正。教师批改作业多用估算,常听学生嘻哈一声赞到老师简直神了,这一页计算刚看一眼就能知道有几道错题。他哪里知道这就是估算的魅力。养成估算习惯,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大大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持久而缓慢的,必须常抓不懈,才有可能行而有效。
其他文献
在基于FTP的IP协议理论的初步上,研究网络包捕获、面向对象方法分析需求,以及功能设计。通过测试,最终实现数据包的捕获,流检测和统计功能,达到了预定的要求,是在Visual c++6
对于考研学生来说,除了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经受住学习压力对心理素质的考验。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状态不满意,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影响复习效率。本文利用心理学的科学理论阐述
摘 要: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对美术相关知识的需求量大,为适应这种需要,更多地向高等艺术院校和社会输送合格的艺术人才,高中美术特长教育也应运而生。同时,又因投资少、生源足、见效快、升学率高等特点,高中美术特长教育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普通高中设立美术特长班有利于提高学校升学率和普及学生素质教育。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我省美术考生逐年增多,美术高考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
摘 要:科学素养是一个专有名词,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出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不断的丰富,内容趋向多样化和个性化。目前教育界普遍认为科学素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对科学方法和规范的理解;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生活受到科技影响的理解。本文将就化学教育和科学素养的关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育;科学教育;科学素养  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保证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发掘其创新能力。传统的物理课堂大都表现的枯燥乏味,没有生命力,那么怎样才能够唤起初中物理课堂的生命力,让课堂充满活力呢?需要教师采用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其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培养;创新能力  一、创设课堂情境  一个好的故事需要
一、巧妙设疑,引发兴趣,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根据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设疑启发,使他们的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一些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好“设疑生趣”,力求使语言情趣化,使学生一上课就自觉地进入角色。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一进入课堂就出示相同加数的连加法:2+2
期刊
摘 要:创新思维对一个人未来成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应该从小学抓起,因为小学生处于接触和认知世界的初始阶段,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没有被模式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训练发散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是学生感性认识新事物的重要渠道,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现实可行性。本文首先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简单概括,然后从小学语文的教学实例出发,
生活贫困并不要紧,最怕的思想贫困,穷不思进取,穷且志短.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今天,小学生的生活无疑是丰富多彩的,这些生活都会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人事景物,从而引发他们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才能将这些资源开发利用出来呢?那就是让孩子融入习作赏析。老师经常让孩子们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析,持之以恒。  一、习作欣赏,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
期刊
当今社会愈加重视科研项目,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科研管理就成为了高校院系的重点关注对象.区域协同创新模式是进行科研项目的重要管理方式,将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应用到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