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知识本源搭建平缓台阶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198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课程改革以来,作为一线数学教师的我,曾多次参加各类数学培训活动,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收获了一点心得体会,数学教学要追寻知识的本源,为学生搭建平缓的台阶,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轻松地获得数学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2010年11月我参加了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其中让我思考最多、感悟最多的,要数柏继明老师老师的课和讲座了。
  柏继明老师讲的《鸡兔同笼》这一数学趣题,将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趣”味十足。将凑十法、假设法、画图法、列式法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于课堂之上,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自己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这节课,柏继明老师抓住了知识的本源,学生的頭脑中只有“鸡是两只脚,兔子四只脚”,柏老师在“放”上做文章。在整节课中柏老师采用了大量生动的手势表演带动学生学习理解,一会是两只脚的鸡,一会是四只脚的兔学生学的其乐融融,我们听得也津津有味。柏老师从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引入,然后说说你认识的鸡和兔。学生回答:兔子有4条腿,鸡有2条腿。鸡说:兔子兄弟你整天都趴在地上,你也向我们一样,挺起胸脯看世界,于是兔子站了起来。兔子说:鸡老弟你也可以蹲下来歇一歇。鸡想了想,把翅膀放下,也成了四只脚……课前一段有趣的交流,既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帮助学生,抓住了知识的本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然后从简单的例题入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鸡和兔同笼,数头3个,脚有8条,问鸡、兔各几只?”并有意识地指名上台板演,引出凑数法、假设法、画图法、列式法。并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找出规律,总结方法,由形象思维逐渐抽象成数学的逻辑思维,平缓的台阶让学生既轻松又愉快地攀登到知识的高峰。
  培训结束后,我迫不及待的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特别是《鸡兔同笼》一课,把在柏老师那儿学到的方法用到我的课堂上,我先在六年级教学,学生真的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假设法,学生学得轻松,讲的明白,连平时不爱说的同学也动了起来,讲了起来,真的给我一个惊喜!接下来我在五年级、四年级都讲了这节课,四年级的学生虽然不能把“兔子立正”、“鸡再长脚”的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述出来,但他能讲清楚哪些是真脚,哪些是翅膀,哪些是兔子举起的脚。课下一个数学不太好的学生对我说:“老师,这节课真有意思,我都学会了!”看着孩子天真、淳朴的笑脸,我的心里甜滋滋的,作为教师那种神圣感油然而生,重新诠释了“幸福”的含义!。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如此枯燥的教学内容,在柏老师的教授下,学生兴趣盎然,智力潜能和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了解题方法,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们触类旁通,使得深奥的知识得以很好被迁移和运用。追根究源,柏老师能从知识的本源出发,从学生熟知的“鸡有2只脚,2只翅膀,兔子有4只脚”出发,运用学生喜欢的小故事,恰当的比喻,有趣的动作,为学生搭建了平缓的台阶,让学生轻松的跃上台阶,避免了做题靠公式,公式记不住;按解题模式写“假设”,不明白“假设”的意思;按公式先得出结果,不知道是雞还是兔,靠验算再次确认的现象。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打开数学教科书,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例题,一道道练习题,虽然逻辑严密,也有色彩鲜艳的插图,但却是“冰冷的美丽”。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激活,追根究源,精心搭建知识间的平缓台阶,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的沟通,给课堂以“生活”的活水,把无声的“数学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才能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数学的价值。
其他文献
低年级学生有着他们特有的心理特征及学习规律。努力掌握识字教学的规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谈谈我对创新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的几点体验。  一、识字教学要抓住重点、难点  学生入学前,已掌握大量的口语词汇,初步理解它們的意思。入学后就是要让他们掌握书面语言,学会记录口头语言的文字符号。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任务,就是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他们已经会说会用的词语与代表这些词语的文字符号之间的牢固联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在新课程的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调小学数学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我们在课堂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在作业的设计上也要贴近生活,把数学变得生动而具体,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使之产生亲近感,诱发学生动手、动口又动脑,想办法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其求异思维,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精神,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裁剪教材内容,挖
期刊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教学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的重心应落在语言这一思想的载体上,偏离这一重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为了保证教学重心,就得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學流程和时间,尽量压缩讲解课文内容和时间。  在执教《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安排教学流程的:课文二——三段的构段方式是一样的,教学中我重点讲解了第二自然段,学生掌握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对学生习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过去学生习作获得的只是一钱不值的框框条条,失去的却是人生中最具价值的个性的展现和发展,学生“怕”,老师“烦”,成了习作教学一道不可逾越的槛。因为学生习作需要一点灵气,教师需要从中获得一种特殊的愉悦,一种对教学的激情。下面,就多年习作实践,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习趣  首先,广泛收集阅读材料,打下习作基础
期刊
一、精心设计基本练习,培养學生思维的正确性  如果说课堂练习是一个登楼梯的过程的话,那么,基本练习就是这楼梯中的第一阶。只有这第一阶踩稳、踩实,才能使后面的问题迎刃而解,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顺利发展。因此,教者要根据所授课的内容,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一些基本习题,突出习题设计的目的性、针对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消。在完成基本练习这个环节中,同学们根据刚学到的解题路径和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期刊
一、加强感情朗读训练,激活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方法和技巧特别多。但是通过教低年级这两年,我感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采取一种既简单又灵活的朗读策略就行,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每一天都有机会大声地带着表情自由朗读。但是大声读不是喊着读,比平时说话声音略大一些就行。以前我总在高年段教学,我班学生的朗读和语感都比较好。自从教了一年级后,孩子小,语感也不好,我就很着急,我用这种方法试了不到一个学期,学生的语
期刊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的老师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无视学生的学习需要,把学生当作识字的容器,任意进行“灌输”“注入”,致使一些学生对识字感到厌烦。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教学方法,以培养兴趣入手,再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一、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识字习惯  孩子初入学,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我就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初浅地讲解中国的文字来历,使学生了解汉字的
期刊
我们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思维,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基础,数学教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近三年来在参与“名师培养工程”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知道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给你的学生一根点燃思维的火柴,又怎样让思维的火焰越燃越旺。  一、注重知情交融,启迪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渠道,只有在温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积
期刊
一、发展创造思维,按创造思维的特征进行训练  创造思维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流畅性、灵活性 、独创性。流畅性是指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作出众多反应的能力。灵活性是指思路开阔、善于随机应变的能力。独创性是指能作出不同寻常的新奇反应的能力。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按创造思维的特征进行训练,即要训练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活动,教学时鼓励学生求异,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在给四
期刊
熟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地学习,为学生创设情境,诱发求知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到孜孜以求的体验、探索之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情感体验,是理想的教育学模式。通过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在实现中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以下几点是我成熟的体会,希望能与教育同仁共勉。  一、教学内容及方法应建立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谁都希望自己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