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市场在国际农业现代进程中的作用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z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涛,路易达孚(中国)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于1990年获得美国孟菲斯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主修国际商务。掌管路易达孚国际集团在大中华区的业务,涉足所有农产品的进出口、地方贸易和投资项目。路易达孚国际集团是一家有着160多年贸易经验的跨国集团,是目前全球风险控制最严格的公司之一,名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150位。
  四大粮商(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简称“ABCD”),唯有路易达孚属于法国。从1851年成立时专注于服务贸易到现在横向多元、纵向一体化、运营金融化的商业模式,它走过了160多个春秋。作为路易达孚(中国)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介绍了衍生品市场在国际农业现代进程中的作用,就路易达孚在衍生品市场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陈涛首先从宏观上讲述了路易达孚经营运作模式的核心——通过资产投资获得市场信息
  路易达孚具有160年的历史,现在规模达到了730亿的美元年交易量,世界排行第150。全球贸易量达到7000万吨,占全球贸易的9%。路易达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家族企业发展到今天在世界排名这么靠前,就是因为风控在全球做得最好。什么是风控?风控就是衍生品。衍生品是什么?就是期权和期货。
  路易达孚不仅仅通过资产的投资赚钱,还通过资产的投资获得市场更多的信息。现货信息有了,投资的信息也得到了,第三个才是用期货的投机来获取更稳健、更丰满的利润。这就是一个现代化,或者是一个先进的农产品贸易公司真正的管理核心。
  路易达孚运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实现现货、期货和战略资产投资三大主要业务板块的紧密互动。主要包括:发挥期货市场的风险对冲功能,稳定现货贸易利润;发挥期货市场的风险对冲功能,为新业务融资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的现货贸易;发挥现货信息优势,为期货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陈涛认为,路易达孚以期现货相结合的商业模式为核心,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包括发展横向多元化、纵向一体化经营以及金融服务业务。归根在于,期货市场支持路易达孚多元化发展。
  路易达孚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横向多元化发展,即将谷物贸易的期现一体化理念和模式复制到其他商品领域,包括棉花、大豆、石油和天然气等。上世纪80年代中期,路易达孚进入美国棉花市场。2002年,路易达孚成立能源子公司进入天然气现货贸易领域,仅用两年时间就从一个初创企业成为美国第五大天然气贸易商。
  发挥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优势,推动纵向一体化发展。路易达孚在拓展自营业务的同时,也积极发展面向产业客户的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作为产业机构,路易达孚相对于一般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一方面是熟悉现货和期货市场并掌握第一手的基本面信息;另一方面是与产业客户有密切的业务关系,能够较准确把握产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路易达孚为产业客户开发衍生品产品和创新风险管理工具。路易达孚设计的衍生品产品则以场外期权为主,路易达孚对产业客户卖出期权,同时通过交易期货或流动性较好的互换合约和场内期权合约对冲场外期权的市场风险。
  发挥期现结合的业务优势,为产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上世纪90年代,在坚持横向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路易达孚开始实施纵向一体化的扩张战略,即以中游业务为核心,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1992年,路易达孚的拉各斯总大豆压榨厂和港口设施在阿根廷巴拉那河开始运营。路易达孚关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理念是发挥路易达孚的专业优势,尤其是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新业务和传统业务有较强的协同效应,既能带来新的利润点,又可以促进传统业务的发展;拓展新业务的同时保证风险可控,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后,结合实例,陈涛概括了路易达孚在完善企业风险控制体系方面的做法。
  160多年以来,路易达孚始终把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了以风险控制为基础的经营方式。路易达孚善于利用期货市场的信息,对现货和期货业务进行流程化监控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控制体系,以保证公司经营的平稳运行。概括如下:
  完善的风险约束机制;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信息管理体系;前瞻性的风险监控预警机制;科学严密的风险对冲计划。
  陈涛将路易达孚的风险对冲目标分为以下两类:
  一、锁定价格、稳定收益,将市场风险降至最低。比如,路易达孚为了降低从美国进口大豆到中国的价格风险,既可以在CME利用大豆期货合约锁定进口价格,也可以购买大豆期权为价格波动“买保险”——既得益于有利的大豆价格,又将不利于大豆价格波动可能造成的损失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二、通过选择性地承担可控风险而获取利润。比如,在美国的农产品贸易中,如果需要消除恶劣天气对农产品价格的负面影响,可以选择天气类的期货品种如CME的天气指数期货。路易达孚认为风险对冲的本质是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而不是简单地去除所有风险。在严格监控风险的同时,路易达孚也鼓励业务部门灵活地使用期货和其他衍生品工具实现最佳风险收益比。
  最后,面对深化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服务企业发展的问题,陈涛详细论述了路易达孚在此方面的一些可行性研究与相关建议。
  他认为,路易达孚的战略实施以及风险控制的重要前提是国际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完善的功能发挥。目前随着国内市场的规范发展,我国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及场外衍生品市场比例相比过去已有了明显提高,但产业客户在参与国内外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时也遇到流动性不足、外汇限额等问题。帮助企业实施跨国发展战略,提高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陈涛提出以下建议:
  1.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目前经济全球化逐渐增强、全球竞争力日益加剧,企业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涉外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境外期货及衍生品市场交易。进一步简化期货经营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及并购的审批核准手续,支持期货经营机构为企业跨境贸易提供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积极推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加快国际化进程
  目前我国的实体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高,但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相对比较缓慢。这使得跨国企业在利用国内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时难以与实际业务相匹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也限制了我国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话语权。继续推动境外投资者进入国内期货市场,以原油期货为突破口,增加对外开放的重点品种,并出台外汇、税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推进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增强我国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的定价能力。
  3.尽快推出商品期权产品,以满足实体经济需求
  期权是最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实体企业对期权的需求较高。但由于国内暂时没有境内商品期权交易,大部分企业通过境外期货中介机构在海外交易期权,或者通过国内期货经营机构的风险子公司定制场外期权产品。如推出场内商品期权,一方面,实体企业可以直接交易期权,结合期货工具灵活地管理风险;另一方面,场内期权降低了风险子公司对场外期权风险的管理成本。在期货市场发展中,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坦桑尼亚等发达或发展中国家都曾积极运用财政补贴来鼓励农民参与期权交易。未来我国农产品期权市场也将助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4.扩大期货市场的夜盘交易品种,对接海外市场
  目前,我国已有25个期货品种开展夜盘交易,推出夜盘品种,尤其是内外盘联动性较高的品种,有利于产业客户进行国内外市场套利,帮助企业化解交易时间不同带来的持仓危险。鼓励期货交易所扩大夜盘交易品种,以提高产业客户的参与度和提升市场运行效率,为企业完善生产经营服务,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功能。
其他文献
初冬时节,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辛庄村栽植的1000亩晚熟冬桃新品种“冬桃王”采摘上市,填补了眼下鲜桃市场的空白。“冬桃王”因其色艳脆甜,俏销上海、杭州、长春等全国10多个城市,地头收购价卖到每公斤6元,亩均创收1.2万元,成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期刊
日前,高碑店市政府与新发地和北京铁路局正式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将在未来占地9000亩的二期规划建设中,引入铁路专线,打造一个货场容量400万吨的铁路物流园。  铁路运输具有全天候、快捷的特点,可以不分黑白天,天气好坏,达到随时随地的运输要求。一旦发生冰雪灾害,公路走不了,铁路可保证农产品进京,因此是最稳妥的保障。货物装车后可一个小时到达北京,极端天气情况下可保障北京7天的农产品供应。  该园在规划设
期刊
近年来,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力度,发挥期货市场引导生产、规避风险的功能,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研究制订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并要求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服务“三农”的力度,不断增强符合“三农”特色的金融服务供给,全面加强资本市场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促进农业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
期刊
杨军,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8 年至200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学习研究生课程,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发表过《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及其监管》、《我国边际消费倾向分析》、《金融全球化下的宏观金融政策》等论文。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将会给农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怎么来应对,这是大
期刊
农业时常遭遇自然灾害和气候风险,所以自古就有靠天吃饭的说法。那么,新时期,农业市场风险有什么变化?又该如何应对?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就“新时期农业市场风险及其应对”做的主题演讲,既富有学术性的严谨,又不失风趣,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张合成讲了三个观点,第一是新常态下农业风险的表现形式,第二是关于这些风险形成的背景和原因,第三是介绍了现在防控风险的大框架的思路。  张合成首先指出,最
期刊
初冬时节,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高山沟村皇菊种植基地50亩皇菊进入采摘期。高山沟村村民宋立彬从江西引进皇菊品种,并成立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的摸索,今年种植的皇菊喜获丰收,年收益达百万元。
期刊
林智勇,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及执行董事。从事金融保险业务超过34年。199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9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致力于推动公司与地方政府的互动合作、农村保险结合信贷期货、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拥有农村业务经营的丰富管理经验。  今年以来,在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共同支持下,大连商品交易所与人保财险等相关金融机构开展了“农产品期货
期刊
郑新立,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多次参加中共中央全会的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的规划起草工作。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还是“三农”问题专家。  本届风险
期刊
11月7日下午,第四届风险管理与农业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拓展金融支农广度和深度,构筑农民收入安全保障网”的讲话。  屈冬玉对本届论坛高度评价,他在致辞中表示,证监会、农业部依托农交会举行第四届风险管理与农业发展论坛,是难得的好事,也是难得的创新。  屈冬玉指出,金融服务农业,农业要攀金融这个高枝,这是农业增长的希望。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类金融
期刊
栗华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客户二部副总经理,主要分管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硕士、高级经济师,先后在农发行总行办公室、客户一部、客户二部工作,参与总行相关信贷工作政策研究、制定,熟悉农发行粮棉信贷、企业财务分析、客户营销与贷款管理等业务。  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服务国家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