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业市场风险及应对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ax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时常遭遇自然灾害和气候风险,所以自古就有靠天吃饭的说法。那么,新时期,农业市场风险有什么变化?又该如何应对?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就“新时期农业市场风险及其应对”做的主题演讲,既富有学术性的严谨,又不失风趣,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张合成讲了三个观点,第一是新常态下农业风险的表现形式,第二是关于这些风险形成的背景和原因,第三是介绍了现在防控风险的大框架的思路。
  张合成首先指出,最近在农产品市场最重要的消息就是现在的粮价下跌,这是近期农业领域最大的新闻。最近《华夏时报》“中国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农民收入恐损千亿”的报道,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对这件事怎么看?张合成谈到了他们团队的几点判断。
  第一,“增产不增收”这一现象再次出现。过去十多年来,十一连增,都是伴随着农民增收的十一连快。今年这样一个粮食价格大跌,对这个趋势打了问号。
  第二,粮食价格下跌,表明价格不会只涨不跌。粮食价格也会跌。
  第三,粮价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将伴随着市场波动、农民收入受到影响等阵痛,价格回归市场是必然的。在这样回归的过程之中,相关方就要承受利益的调整。
  第四,粮价下跌,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比鲜活农产品要严重得多。张合成指出,鲜活农产品(比如青菜)滞销卖难,可能就是一个县,一个市一天。此次粮价下跌,有两个“始料未及”,一个“始料未及”是这次调整的是一区四省的玉米的收储价格(调整了0.12元),但是华北、黄淮海有的地区跌到了20%以上。另一个“始料未及”是,本来调整玉米价格,结果小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一次断崖式下跌。这是市场的反映。
  张合成说,市场的表现是难以预测的。但是市场预期是可以引导的。所以今年出现了很多引导市场、预期市场的措施和政策。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的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让市场的波动更加平稳,更加符合人们的预期,这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
  他指出,农业有三大风险,比工业风险多两个风险。工业风险只有市场风险,农业风险多出了自然风险和质量风险。靠天吃饭,这个就是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与生俱来的。随着人们消费趋向的变化,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冒出来了一个新的风险——质量安全风险。他指出,无论是自然风险还是质量安全风险,归根到底都要表现为市场风险,表现在消费者和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收益和农民的风险上。
  随后,张合成着重分析了市场风险。他指出,中央文件2012年开始定位了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了高风险的时代。这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连续论述了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了高投入、高成本和高风险的阶段。
  他说,原先把农产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粮食,即稻谷、小麦和玉米。这三种产品的价格波动不太大,因为有国家最低收购价和临储政策支持,特别是2004年之后没有大的波动,相对稳定。但是大宗产品今年以来出现的波动,就是价格回归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叫做市场表现。
  第二类是棉、油、糖这些产品。中国进口依赖度比较高。国际市场打个喷嚏,中国这个市场肯定感冒。
  第三类产品就是猪肉,中国有特殊的猪周期,这个是特有的一个规律,大约2013年开始,消费趋势发生了重大的逆转,市场上称猪周期下跌。连续跌价跌了17个月,之后大概涨了十几周,最近又下跌。
  第四个产品就是菜篮子产品。以水果为代表的、有季节性生产特征的产品。
  紧接着,张合成提到了新时期农产品市场风险五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五个表现):“一个有所扩大,两个越来越强,两个难度加大”。
  “一个有所扩大”,是指此次大宗产品的波动幅度有所扩大。过去其他三类总体上是扩大的。但是,进入新常态以后大宗商品的波动幅度扩大了。特别是玉米临储价格平均下调了0.12元,但引起小麦断崖式下跌。还有地域性的扩大,这种情况值得关注。
  “两个越来越强”,一个是外部因素影响越来越强。美元跟石油的关系非常密切。石油和美元、汇率变化,对粮食,特别是对玉米的影响非常直接。另一个是国际市场的传导效应越来越强。奶、生猪、粮食、玉米等农产品的传导效应越来越强,这种国际传导体现在进口上。
  “两个保障加大”,一个是保障农民收益稳定难度增加。现在小麦亩收益产量增加,但是亩均利润下降了,水稻亩均利润也下降了。这种市场变化,首当其冲的是农户,是生产者。还有一个就是国内供需平衡、国际供需平衡调整的难度加大。粮价下跌,意味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下降。种粮积极性下降,对国内的粮食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影响到了国家安全。
  随后,张合成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些市场风险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需求端发生了重大调整。弹性较小的口粮,如小麦和大豆,消费还是相对稳定,所以需求稳定、弹性相对小。
  第二,不同于小麦,猪肉就是每年年前涨价。所以价格弹性比较高。差异化、个性化、多样性需求对这些产品的消费有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像玉米这些产业链比较长,在行业里有上下游影响的农产品明显萎缩。比如,今年1-8月饲料行业对玉米需求减少了160亿斤。张合成说,在农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存在严重的断裂,就是现在玉米产业、饲料产业存在严重断裂,存在不协调现象。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协调推进,调整东北地区大豆、玉米种植结构。
  第四,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影响了产品消费的结构,增速放慢对农产品销售结构的影响肯定是在所难免。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式的变化,像粮棉油这类大宗产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保护下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带来一系列问题。大量的粮食对国家财政造成重要负担。连续提高农产品价格,即将到达农产品价格的天花板,是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严重风险,形成了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大面积倒挂和大量农产品进口对国内农产品的冲击,这些都是发展方式变革过程中带来的需要调整的问题。   张合成介绍了国内外倒挂的情况。当前几乎所有的农产品价格都出现倒挂,所谓倒挂就是国内价格高于国外价格。主要的大宗产品,由原来的部分倒挂演变为大部分出现倒挂;部分产品的价差进一步扩大;部分产品由间歇性倒挂变成持续性倒挂,比如猪肉。这种趋势在将来有常态性的表现,这就是国内农产品最大的挑战。张合成总结说,价格差距驱动进口,所以天花板效应加大了国内市场的风险。
  他提到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市场信息。对农户来说,现在是市场的信息服务体系无法满足农户经营决策的需求。涉及经营业务一般要分析三个东西,即产品的多少、价格的高低、盈利与否。这三个要素,是农民分析市场的时候需要的三个数。这三个数到现在农民仍然没有掌握。春天种什么对,种多少对,秋天卖什么贵,卖给谁贵,买什么生产资料最实惠,最放心。这三个指数农民什么时候能够拿到,农户的生产经营决策就不再盲目。要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的状况就需要用市场化的方法解决农户的需求,所以相关单位正在探索协同推进方法。
  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比较成熟,通过市场化的方法能够回答产品的多少、价格的高低及农民的收益。市场化可以告诉农民种什么对,卖什么贵,买什么生产资料最实惠。
  接着,他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解决当前农业市场风险的策略与思考。
  第一,管理底线思维。解决底线,首先是底线思维,在价格回归市场过程中要有保有放,明确目标。解决风险问题,“保”和“放”最需要明确。总体目标就是总量基本平衡,市场波动可控,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生产发展。
  他总结了三条底线思维,第一条底线是农民收入,让农民收入稳定。第二个底线是农产品必须有一定的自给率,前提是保证口粮(指小麦和稻谷)绝对安全。小麦和稻谷绝对安全,这是立足于国内、不计成本的安排,因为涉及国家安全。然后是发挥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优势,合理、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像棉、油等品种。第三条底线是产业安全,产业安全指考虑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同时,必须考虑农民的就业。农民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大事,否则会影响产业和社会安全,必须要有三条底线。
  第二,抗风险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有底线和对抗风险的能力。除了现在讲到的包括基本农田、高标准口粮田一系列的生产措施之外,还要确保产能。比如,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方面,节本增效还有极大的空间。适应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品牌和需求,优化结构方面,还有大量空间。另外就是在提高效益,特别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方面还有极大的空间。
  第三,目前市场运行存在四个问题。第一,滞销卖难,这是局部现象。第二,卖贱买贵。即农民卖贱,市民买贵。农民卖不掉,市民买得贵。第三,暴涨暴跌。第四,价格倒挂。前两个是流通环节长、流通费用大、流通成本高等因素造成的。据专家测算,农民的纯收益只占产品销售额的14%。发达国家至少达到30%。
  最后,张合成从三个方面就防控风险的大框架谈了解决思路与措施。
  第一,构建农民收入的安全保障网。农业稳定首先农民要能够在地头赚到钱,农产品卖到钱,或者给予农民补贴。通过保险、期货等现代金融工具完善政策,构建农民收入的安全网。
  第二,完善政策的调控工具——期货、期权。这是政策工具的重要方面,包括价格政策在内,收支政策、技术政策、期货政策、信贷政策、保险政策等等涉及农产品的政策,大概十类工具。将来农民对这十类工具有可选择性和可预期性。这些工具向市场化发展,农民的市场化就很快。现在还在研究阶段,不太成熟。
  第三,建立适合中国农产品市场运行的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全球农业的数据调查分析系统,用大数据的方法共享,通过专业的模型、稳定的方法和稳定的队伍去分析农产品市场。将来还有高度透明、权威的方法去发布市场信息。农民最想知道春天种什么对,秋天卖什么贵及买什么生产资料最实惠。在信息爆炸时代,由于信息量庞大,农民无法找到可靠的信息,形成资源浪费。这是信息爆炸带来新的困惑——无法找到权威信息。
其他文献
编者按  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4个最严”体现了党中央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是食品安全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那么,我国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监管机制、处罚和问责力度距离食品安全“四严”要求还存在哪些差距?造成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
期刊
位于北京东北燕山山脚的密云水库滋养着北京。水库边薄雾弥漫,群山连绵。一茬茬养蜂人在这片土地上放蜂,收获。生活平淡,却也自足。  2004年以前,这里的蜂农虽像蜜蜂一样辛勤劳动,可由于经营分散,力量单薄,面对外商的漫天压价,因无定价权而始终卖不到好价钱。  辞职下海  直到2004年,李定顺的出现,才逐渐改变了这一现象。李定顺是密云人,之前在北京密云高岭供销社工作,由于经营惨淡,供销社面临体制改革。
期刊
11月19日,由贵州省农委组织的贵州特色杂粮产品北京展示推介活动在北京农展馆精品馆贵州展厅成功举办。活动目的在于加强贵州特色杂粮宣传推介,不断扩大贵州名优特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效益,加快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为贵州省特色杂粮产业和产品开辟新的通道。贵州省农委副主任徐天才出席活动并对贵州特色杂粮的自然优势和政策背景作介绍,省农委总农艺师黄俊明对贵州特色杂粮典型代表薏仁
期刊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委、市政府运用新理念,积极发展品牌农业,把品牌作为临沂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更加适合临沂农业发展的新路,也使得“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的口号叫响全国乃至海外。近日,山东省正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临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经验。  立足实际求发展  围绕特色做文章  抓基地建设,推动沂蒙优质农产品规模化发展。  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搞好农业布局
期刊
“这是我迄今为止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作为一名乡党委书记,在全乡推广有机水稻种植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更为重要的是能让更多国人吃上安全、优质的好大米,为食品安全出一份力。”  43岁的黑龙江省桦川县星火乡党委书记孙立新站在一望无际的稻田旁边,眼神里更多的是一种坚毅,他知道在有机水稻产业发展道路上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他始终坚信一点,一个人有多大能量决定着他能做多少事情。  供销社任职
期刊
拉萨在西藏全区率先提出以高原有机农牧业为基础、以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着力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休闲旅游等“净土健康产业”,探索高原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让当地农牧民享受到资源环境所带来的“生态红利”。
期刊
初冬时节,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辛庄村栽植的1000亩晚熟冬桃新品种“冬桃王”采摘上市,填补了眼下鲜桃市场的空白。“冬桃王”因其色艳脆甜,俏销上海、杭州、长春等全国10多个城市,地头收购价卖到每公斤6元,亩均创收1.2万元,成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期刊
日前,高碑店市政府与新发地和北京铁路局正式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将在未来占地9000亩的二期规划建设中,引入铁路专线,打造一个货场容量400万吨的铁路物流园。  铁路运输具有全天候、快捷的特点,可以不分黑白天,天气好坏,达到随时随地的运输要求。一旦发生冰雪灾害,公路走不了,铁路可保证农产品进京,因此是最稳妥的保障。货物装车后可一个小时到达北京,极端天气情况下可保障北京7天的农产品供应。  该园在规划设
期刊
近年来,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力度,发挥期货市场引导生产、规避风险的功能,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研究制订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并要求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服务“三农”的力度,不断增强符合“三农”特色的金融服务供给,全面加强资本市场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促进农业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
期刊
杨军,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8 年至200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学习研究生课程,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发表过《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及其监管》、《我国边际消费倾向分析》、《金融全球化下的宏观金融政策》等论文。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将会给农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怎么来应对,这是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