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30眼中,除因长时间处于高眼压而使瞳孔未能恢复外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术后1周眼压在7~10 mm Hg。6个月后复查眼压均控制在15.85~22.35 mm Hg之间。视力:<0.1者5例5眼, 0.1~0.3者21例21眼, 0.4~0.6者4例4眼。结论 对于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为了避免对视神经等眼组织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有必要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本组观察表明,持续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对持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应重视手术技巧,以挽救患者的视力。
  【关键词】 持续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疗效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急性发作期,应采取各种综合措施积极救治,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眼压[1]。部分患者眼压急剧升高,经充分药物治疗后眼压仍不降者,应予进行降压手术以抢救和保护视功能,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为探讨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现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3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高眼压下实施小梁切除手术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0例10眼,女20例20眼;年龄45~75岁;病情发作至就诊时间最短32 h;入院后予局部及全身综合治疗42~72 h眼压未能降至正常即予急诊行抗青光眼手术。其中:术前眼压为63.96 mm Hg 2例2眼,眼压为41~50 mm Hg15例15眼,眼压为30~40 mm Hg13例13眼;同期视力眼前手动至2 m指数者20眼, 2 m指数以上至0.1者10眼。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予行小梁切除术。在局部及全身治疗的基础上,手术前0.5 h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术中于麻醉后按摩眼球10~15 min。在行角巩膜缘切口时,先切穿一小切口,缓慢放出一些房水,使眼压尽可能地降低,使小梁切除术更顺利地完成。术后常规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加地塞米松2.5 mg。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 mg及适当抗生素,1次/d,共3 d;术后观察效果。
  2 结果
  30例30眼中,除因长时间处于高眼压而使瞳孔未能恢复外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术后1周眼压在7~10 mm Hg。6个月后复查眼压均控制在15.85~22.35 mm Hg之间。视力:<0.1者5例5眼, 0.1~0.3者21例21眼, 0.4~0.6者4例4眼。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 高眼压持续的时间越长,视神经和视功能受到的损害也越大[2]。当眼压高于40 mm Hg时,不只对视神经压迫,而且对眼组织也引起损伤,如此高眼压水平也可导致急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甚至视网膜动脉栓塞的倾向。由于在高眼压状态下行抗青光眼手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多,因而常常使临床医师难以果断决定手术治疗而使一些患者丧失治疗时机,导致视功能的永久损害。因此对于经充分的局部及全身综合药物治疗而眼压仍不易下降者,必要时应打破常规,进行紧急手术,以挽救和保护视功能,而且高眼压持续的时间越长,手术危险性越大,术中、术后并发症越多,手术效果越差。
  3.2 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高眼压状态下,眼球充血重,切开前房时眼压骤降,睫状血管因负压通透性增强,易引起毛细血管破裂,造成术中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或术后迟发性出血及脉络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3];术前积极降眼压;术中眼球球周麻醉后,间歇按压眼球数分钟尽量使眼压下降;在作小梁切除之前行前房穿刺;术后合理用药;由于患者术前眼压持续升高,眼球充血明显、炎症较重,术后眼压突然下降,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渗出加重,因此术后需应用糖皮质激素;术中通过按摩眼球降低眼压;在做角巩膜缘切口时先做小切口,缓慢放出房水,使眼压有控制地下降,对于预防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非常重要;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患眼炎症反应较重,术后滤过泡容易形成瘢痕愈合或者包裹样滤过泡,及时早期予以眼球按摩是保持滤过道通畅的简便方法;虽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的滤过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较多,但只要考虑全面,重视高眼压的手术技巧,不仅眼压平稳下降,且视力稳中有升,可挽救患者的视力[4]。
  综上所述,对于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为了避免对视神经等眼组织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有必要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本组30例30眼经治疗,除因长时间处于高眼压而使瞳孔未能恢复外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术后1周眼压在7~10 mm Hg。6个月后复查眼压均控制在15.85~22.35 mm Hg之间。视力:<0.1者5例5眼, 0.1~0.3者21例21眼, 0.4~0.6者4例4眼;本组观察表明,持续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对持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应重视手术技巧,以挽救患者的视力。
  
  参考文献
  [1] 杨培增,陈家祺,葛坚,等.眼科学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71-586.
  [2] 余敏斌,周鄂生,邓大明,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水平及持续时间对视力影响.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9):530-532.
  [3] 周文炳.临床青光眼.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2.
  [4] 张舒心.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诊高眼压时的手术技巧.眼科,2005, 14(2):12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医用伤口护理膜在面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住院治疗的面部烧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病例清创后创面采用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1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前有82.1%(128/156)患者有内科合并疾病,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手
目的 研究糖尿病的控制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尿微量白蛋白(U-mAlb)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36例不同病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HbAlc、U-mAlb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8人,一组为干预组42人,两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和护理,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心力衰竭患者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应用情况.方法 2004~2008年就诊于我院的维吾尔族心力衰竭患者308例,其中245例完成了随访,患者入选后均给予ACEI(卡托普利片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医学的相得益彰,使得医疗设备快速发展并加速惠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正确分析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和正确做出维修管理,保证其发挥最大的效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cf 医院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笔者对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医疗设备;常见故障;保养维修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手术治疗6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36例,女29例.平均年龄60.5岁.应用
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颅骨缺损患者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38例颅骨修补患者预后良好,术后无常见并发症出现.头颅外观塑形满意,切口愈合佳.21例患者自觉症状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有一定改善,11例头痛、头晕、怕震荡、心理畏惧等症状消失,8例合并癫痫症状的患者修补术后配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对颅骨缺损患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儿血糖水平与病情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06例危重症患儿入院后即采集静脉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并进行动态监测,空腹血糖≥6.9 mmol/L诊断为高血糖.结果 正常对照组、单器官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组的血糖分别为(4.8±1.3)、(8.3±3.1)、(14.2±6.6)mmol/L(P<0.01),血糖浓度与器官功能衰竭个数呈正相关(r=0.461,P<0.01);危重
目的比较Hunt-HessⅢ级动脉瘤性SAH不同时机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动脉瘤性SAH入院时Hunt-HessⅢ级患者按治疗时期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