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处理技术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jg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混凝土材料性质的复杂性,导致了混凝土的开裂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到防范和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混凝土的开裂不规律性。合理的控制混凝土有效裂缝的大小,建筑的安全重要级别及可靠程度,根据条件井建立起结构的安全健康监测系统。影响结构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原因很多,其裂缝形式也各式各样对于一些混凝土的一些裂缝应该做到早发现、及早处理。本文探讨了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处理技术。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混凝土结构裂缝是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裂缝的出现与发展,会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及综合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为此,需要研究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在本文中,从设计因素、材料因素、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工因素、结构受荷因素、湿度变形裂缝与温度裂缝、徐变裂缝等方面对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混凝土控制方法。通过合理的裂缝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裂缝,实现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综合效益。
  一、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
  1、 材料因素引起的裂缝
  施工材料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裂缝发生的概率和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值有关,收缩值越大,则开裂的概率越大。实践证实,不同种类的水泥拌制的砂浆干缩性变化很大。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值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收缩值小;粉煤灰水泥收缩值小,快硬性水泥收缩值大。而使用同种混凝土时,不同配比也影响混凝土的收缩率,一般来说,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的收缩率越大。都会增大混凝土收缩率,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2、 温度裂缝
  混凝土构件内外的溫度存在很大的差值就会造成温度裂缝的发生。例如, 在养护混凝土建筑的过程中建筑受到寒流的侵袭,混凝土建筑表面的温度急剧的下降,而其内部的温度变化不大的,从而导致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裂缝,温度裂缝通常只有30mm左右的深度, 其表层以下仍然是完整的。
  3、 施工裂缝
  施工工艺对混凝土结构裂缝影响也较大,在混凝土结构浇注、起模、运输、储存、吊装等过程中,如施工过程不合理,也会诱导裂缝的产生。而裂缝出现的部位和走向、宽度等则和施工工艺息息相关,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过厚会导致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保护层加厚,造成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产生和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如混凝土浇注过程太快,会造成流动性较低,并造成硬化后沉实过大,导致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如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太长,会导致水分蒸发过多,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不规则的收缩裂缝;如施工过程中拆模太早,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混凝土构件在施工荷载下产生裂缝。
  二、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及常见形式
  (1)依据裂缝成因不同,分为不均匀变形因素裂缝、温度因素裂缝、使用因素裂缝、施工因素裂缝、材料因素裂缝、设计因素裂缝等几大类。
  (2)依据裂缝开展程度不同,分为破坏性裂缝、贯穿性裂缝、表面裂缝等几大类。
  (3)依据裂缝形式不同,分为不规则裂缝、斜向裂缝、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垂直裂缝、水平裂缝等几大类。
  (4)依据裂缝尺寸大小不同,分为宏观裂缝和微观裂缝两大类。宏观裂缝可存在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可存在于混凝土结构内部,通常情况下裂缝宽度大于0.05 mm,它是一种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尺寸较大的裂缝。宏观裂缝通常是影响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耐久性的重要原因。一般微观裂缝存在于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且在混凝土内部并不贯通,通常情况下裂缝宽度不超过0.05 mm,微观裂缝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尺寸较小的裂缝。在荷载不超过设计规定条件下微观裂缝一般视为无害。
  三、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技术
  1、设计控制
  ( 1) 建筑平面造型在满足使用要的前提下,力求简单。平面复杂的建筑物,容易产生扭曲等附加应力而造成及楼板开裂; 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增强整体刚度和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 2) 正确设置变形缝,位置和宽度选择要适当,构造要合理。合理地调整各部分承重结构的受力情况,使载荷分布均匀,尽量防止受力过于集中。
  ( 3) 限制伸缩缝间距,对体形复杂、地基不均匀沉降值大的建筑物更应严格控制,可以和其它结构缝合并使用。
  ( 4) 构件配筋要合理,间距要适当。断面较大的梁应设置腰筋。大跨度、较厚的现浇板,上面中心部位宜配置构造钢筋。主梁在集中应力处,宜增力附加横向钢筋。层层设置圈梁、构造柱,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或减少裂缝。楼板增设温度收缩钢筋和板角顶面设置放射钢筋,主次梁相交处设置附加吊筋或箍筋。
  2、科学选择原材料及配比
  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混凝土中如果采用吸收率较大的骨料,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性;如骨料粒径较大,能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浆用量,使得混凝土收缩率变小,降低开裂的发生率。原材料中如果添加粉煤灰,能够有效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从而降低混用水量,减少混凝土自身体积收缩,有利于混凝土表面处理,降低混凝土开裂发生概率。 配比设计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情况,合理进行配比设计。比如可以改善骨料级配,添加粉煤灰等高效减水剂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则可选择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按照混凝土强度等级、质量检验等要求确定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3、优化施工工艺过程
  为了避免施工工艺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应当优化施工工艺过程。比如说,施工前应该对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等进行策略和计算,得到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体各种控制指标,并制定温控手段,防止开裂。进行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当严格遵照设计要求,留置变形缝,或采用后浇带施工、跳仓法施工等方法,防止裂缝产生。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应当确保入模温度不大于30℃,并防止日光直射混凝土。如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应采取适当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
  4、 采取合理有效的养护措施
  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是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其中温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可通过保温养护,防止裂缝产生,保温措施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浇注块体内外温差值,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另外,通过适当提高养护环境温度,也能够有效减少内外温差,降低降温速度,减小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塑性收缩。除了温度之外,湿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混凝土浇灌时如遇风雨,需要搭设防雨布,并做好排水措施。如在高温下施工,也应经常浇水养护,从而防止由于温度而导致的裂缝,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四、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通常采用以下的处理方法。
  1、 表面处理法
  针对于裂缝比较浅细的、没有达到钢筋表面的混凝土构件的可以用水泥砂浆或者是环氧树脂表面涂刷的方法进行处理。而一旦表面裂缝贯通底部, 并伴有漏水的情况,则可以采用在构件表面贴补防水片的方法进行处理。
  2、 填充密实法
  对于中宽等的裂缝一般做法: 在裂缝地方凿成凹槽,然后填充合适的材料进行修补。例如,裂缝的宽度小于0.3mm,选择混凝土专用的封堵材料进行填充。
  3、 压力灌浆法
  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够修补面层, 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压力将注射胶灌注到混凝土的内部的裂缝处,粘结封闭裂缝同时还有补强和加固的作用。这种方法由于处理效果好,目前被广泛的使用。
  4、 结构补强法
  对于一些较大的裂缝, 例如外荷载超过设计的承载范围,由于地震、爆炸等因素造成的或者是由于钢筋被腐蚀导致的裂缝,一般是使用结构补强法。
  总之,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建筑施工中一个常见问题,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在施工中,我们应当针对裂缝的成因,采取科学的措施,从原料、配比、施工工艺以及养护等方面进行防范,实现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高混凝土结构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永速.建筑工程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分析与处理[ J ] .福建建材, 2 0 1 2 (11) : 7 5 -76 .
  [2] 李伟, 肖丽媛. 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处理方法[ J ] . 中华建设,2 012(10):178-179.
  [3] 赵云. 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J ] .科技创新与应用, 2 0 1 2 ( 3 ) : 1 6 8 -16 8.
  [4] 王召钢.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J].科技信息,2011(7):282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目前的建设施工技术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以及施工技术设备有直接的关系。做好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环保技术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程序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一、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概述  针对不同工业的排放污染物的情况,生态环境
期刊
摘要:就辽宁科技大学食堂餐厅内部环境进行分析,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进行改造,论述了环境心理学中的私密性、向光性等对内部空间的影响。并且,将绿色植物引入到进行小环境的营造。  关键词:环境;私密性;向光性  中图分类号:X191文献标识码: A  一.辽宁科技大学龙源食堂餐厅调研  1.调查目的:调查大学生对原有食堂餐厅环境的满意程度及想要增设的使用要求,以便更好地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对食堂餐厅原有的空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存在建筑节能的科学认识不清晰和工程实践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的必要性。从能源的概念、建筑科学发展、建筑学科发展和科学、工程、技术与产业的关联,揭示了建筑节能科学、建筑节能工程、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节能产业的内在联系。针对建筑节能作为社会活动的特征,从活动主体、对象、内容和目标等角度构建实践活动整体,形成对建筑节能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体系,通过对“
期刊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 A   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概述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来源于生活垃圾、工业废物、矿山废渣等生活和生产的多个环节,这些物质往往含有多种重金属。随着沉淀和富集,无法被净化的重金属慢慢渗透并富集到土壤中。  土壤是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环境中约90%的污染物。同大气和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相比,土壤中的污染物更不易迁移,更易集中富集。
期刊
摘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走以内涵挖潜为主的道路,投资少、潜力大、易实施、见效快,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从目前我国范围内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看,我市也全部进行过应用。综合而言,适合我市推广的主要有渠道防渗技术、低压输水管道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等,其工程的代表形式有硬化防渗渠、地埋管、喷灌和小管出流等 。  关键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业发展;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K8
期刊
摘要:园林绿化,是实现城市园林化和家园化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的提高,环境艺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环境艺术在城市园林化的运用做了初步探讨。关键词:环境艺术;城市化;范畴;特点;完善;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一、环境艺术的基本概念  艺术是人们精神需求意识形态的产物,环境艺术是绿色艺术与科学形态的结合,也是创造和谐、持久的艺术和科学
期刊
摘要黄柏峪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太子河~浑江古拗陷多金属成矿带中部黄柏峪~兰河峪重点异常带内。文章通过对黄柏峪矿区水系沉积物异常分布规律及其蚀变带特点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其内在的必然关系,逐步展开了矿区深部及其外围的地质勘查工作,建立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老矿区的新一轮找矿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地质背景异常分带蚀变分带找矿模型黄柏峪  中图分类号:P614文献标识码: A   黄柏峪矿区地处辽宁
期刊
摘 要: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原则导向为主的新准则使得会计处理的弹性空间加大,会计业务的具体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判断,也更加凸显了会计职业判断在准则执行过程中最直接、最主动的核心地位。但会计职业判断也会引发道德风险,会计职业判断这个决策过程的执行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诚实、正直的品德以及高度的责任感,这就是会计职业道德范畴。本文站在新准则的角度阐述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判断。本文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黄土面积分布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其中约占3/4的黄土为湿陷性黄土。其最主要的特性是在土的白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而产生的大量而急剧的附加下沉,会在桩侧表面产生的负摩阻力。负摩阻力会成为附加于桩侧表面的下曳荷载。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下沉, 因此在建筑上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十分重要。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措施是采取人为的手段对基础和建筑物下
期刊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类建设工程发展迅速,混凝土作为当前建筑主要材料之一用量也随之增大,如何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是建设者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文章就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及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混凝土作为我国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已得到普遍的应用。目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