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性教学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g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原则,从而阐述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引言:
  初中生物的实验是生物教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它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生物新知识、训练学生养成科学方法的习惯,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通过文献等资料发现,研究学者们对实验教学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研究发现,但在针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较少。长期以来受到教育体制、中考压力、教师教学理念、学生学习方式等诸多因素制约,造成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有着严重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落后。初中生物教学整体由于低效率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较慢,实验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也是直接影响了初中生创新能力提高,培养科学素养等综合素质发展。
  一、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1、有助于中学生直接获取生物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中学生在实验中对实物的观察研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事物规律、对原理深化认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同时还能够有助于学生掌握生物知识、探究知识方法。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生物实验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操作展示让学生看到自己平时看不到的生物微观世界,了解自己从未见到的生理过程和现象,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动手实验操作所得到的成果带来的兴奋心情和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有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中学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要求之一是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大纲中提出学生要学会使用显微镜等仪器;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解剖动物、采集制作生物标本、学会做简单的生理实验;学会绘制生物图等技能。
  3、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实验与其他理论课不同,它是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佳途径,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实验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科学研究的过程。开展实验设计活动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推理以及探究性的实验教学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二、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原则
  1、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原则
  实验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其中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或全程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到实验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但是由于学生主体不成熟性,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不稳定,受到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他们还是不能完全离开教师的“主导性”自己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我们在强调学生为主体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2、创造性原则
  虽然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但是它也是一个包含变革、革新、创造等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贯彻创造性原则,首先要更新、探究创新观念,其次,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具有创造性、改造性因素的内容,多层次、多形式的设计和组织实验,创设创造性发现、解决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进行实践活动。
  3、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教学工作应与学生主体发展、自主发展为核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应由依赖教师学习转为自我发展。教师的试验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设计等能力。
  4、知识技能相统一原则
  教师的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精心设计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认识能力。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技能、科学研究融合在一起,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让学生能够统一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以便将来更加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1、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
  生物实验教师要提高教学技巧、提高实验能力必须要注意转变两个观念:提高认识将实验课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实验课中的做主。其次是钻研教学方法注重再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要放弃陈旧的教学方法,经常反思例如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若要改变教学方式,要如何改变,从哪里入手。当前教学中教师喜欢学生听自己的话,不喜欢学生的意见与自己相左,这是错误的想法,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允许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学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自己找寻答案,不能所有的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要允许学生有些问题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慢慢考察解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注意“保底”但不能“封顶",成功的教育不是大家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
  2、探究学生心理、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这一认知过程的主体对象,其对施教者及其教学策略和成效同样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与干扰,因此,在研究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教学者以及实施的教学措施进行研究,同时也许从学生这一“学”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有效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学生的一般性特征和认知基础水平。例如实验“米饭为什么多咀嚼会变甜”,让学生回到家中吃饭的时候感受下,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米饭营养分析,米饭和唾液酶发生什么变化,米饭中的淀粉是如何转化的,随着教师问题的引导,学生先从猜测开始,通过实验引入酶的概念,然后老师用3支干净的试管分别装入少量等量的米饭,在其中2支试管里各加入3ml唾液,另1支试管里加入3ml清水,再把这3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5分钟,同时不断搅拌其中1支加入3ml唾液的试管和加入3ml清水的试管,5分钟后在3支试管里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试管中的颜色有几种不同变化,然后让学生去探究在同样条件下,把3支试管不放在37℃的水中实验结果又有那些不同,让学生去分析、总结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思维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浓厚的探究和学习兴趣。   3、学生的学习策略
  当前初中各学科对于教育思想的转变已然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对于生物学科教学同样面临着这一新形势。而这种趋势要求教学规划者对教学进行重新思考与再认识,力求更多的从学习行为和初中学生的特点这一视角来探究学习策略的实施,例如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让学生自己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刮取碎屑,然后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制成玻片,制片后使用碘液染色,根据染色的结果观察细胞的结构,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玻片和看到的细胞形状绘制下来。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好奇、渴望和主动地想了解自己身体的细胞是怎样的,这样就能将枯燥、严肃的科学知识体系转化为与学生日常生活贴近、接近身边事物的知识与技能教学,促使课堂教学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4、整合可利用的生物教学资源,多准备实验材料
  课程教学资源在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教学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自身素材优势及对兴趣、视角的拓展均有极为积极的意义。对教材进行进一步深入理解与咀嚼的同时,适度增加来自其他渠道的教学素材与资源,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不同条件”这一实验时,教师给学生除了准备等量新鲜的马铃薯外,还准备了鲜白菜、香菜、萝卜条等多种材料,同时又给学生准备了清水和不同浓度的盐水、糖水等材料。在这些丰富多样、品种各异的素材中,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对材料的选取,同时对个人实验的规划、设计进行自主思考,在这种自行设计、自我实施实验以及收集和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后,学生自主进行实验交流、分享和总结,对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进行优缺点评价,这样培养了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分析的能力,从最大程度上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与活力。
  四、结论
  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对于扭转当前我国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低效局面或解决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能和策略。随着这一系统理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其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的积极影响与意义日趋明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这一教学有效理论同样发挥出巨大的效能与作用,而坚守这一理论探索的关键在于改变以往对教学策略、方法、手段和模式的固有观念和思想,力求从学习本身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活动的实施与计划,把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有效教学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包福兴.注重课堂心理研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生物学教学,2006,(3).
  [2]覃宏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J].文教资料,2006,(2).
  [3]沈宾.重视生物课外实验提升学生能力[J].中学生物学,2009年(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0  夸美纽斯认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用不着劝说一只鸟儿去飞,樊笼打开之后它立刻就会飞的”。我们的课堂应借助开放、互助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浓厚兴趣。我们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就必须倡导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那么怎样才能使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呢?在新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
【摘要】达标检测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在命题时,要反复研究教材、考纲等,要考虑试题的难度、数量、配置的时间,试题的新颖程度微观与宏观程度,拟定规范的参考答案。  【关键词】高中政治;达标检测;命题;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1  新课改要求建设高效课堂,其实质是提质减负。高效课堂要通过一个个环节去实现。其中,达标检测是要看到整节课的真正效果,是收获成果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在编制题目时,
【摘要】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且又以其乏味枯燥、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中生物;兴趣;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质量的不断重视,新课标形势下实现数学教目标的内涵与意义愈发丰富。新课标相互学教师需要加强数学课程建设,以期为培养学生数学基础提供高质量的课堂。目前初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受主观以及客观条件的影响,存在着诸多的现实问题。若要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新课标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就需要积极改革教学现状,解决当前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依据教学过程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希
立足于当前工会培训的形势,把握案例教学的具体特点,探索如何选择能全面而准确的反映工会工作特点的典型案例,使参训学员更好地掌握所学课程的一般原理,把握原则,提高学员分析、解
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的体会是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
摘要:中等职业模具专业如果要适应市场需求,必须得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合理培养从事模具加工、模具制造、模具维修和CAD/CAM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本文就中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任务教学法的基本思路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模具专业;任务教学法;理实一体化;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0  引言  教学方法改革是实现专业教学向能力本位转变的迫切需要。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