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带给我们的变化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胆的新课程改革,使学生变了、教师变了、学校面貌也变了。
  关键词: 变化;素质 ;专业水平;文化品位
  新疆博州温泉县新课程改革从2011年起到现在只有3年,但我们却深切地体会到,三年的课改,使学生变了、教师变了、学校面貌也变了。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收获:
  一、学生变了——素质全面发展
  课改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这是许多亲历课改的一线教师共同的体会。孩子们变在哪里?
  首先,学习的热情更高了。如果说我们过去教育的一个很大不足是扼杀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和信心的话,新的课改通过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其次,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现在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平等对话、交流合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是”、“我的建议是”等,成为课堂上学生使用频率最多口头语之一;一双双高举挥动的手臂成了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再次,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增强。突出表现在学生问题意识逐步形成。过去学生的任务是为了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敢于向老师提出新问题;过去很多知识是通过教师“教”会的,现在则是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感受、体验获得的。
  总之,学生的变化,切切实实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在校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学习,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二、教师变了——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课程改革呼唤高素质教师,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三年来的课改实践,使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教师切实感受到自身变化:
  首先,观念新了。课程改革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式的观念革命,教师观念实现了革命性转变,表现在:第一,课程意识明显增强。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教师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的教给学生。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教什么”理解不同,对“怎么办”自然也就不同。正如一位教师所言,过去是教教科书,现在是用教科书去教;过去认为课程就是教科书,现在认识到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的物质的、精神资源都是课程。(教学意识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技术问题,而课程意识则更多地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注人本身,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观和学习观明显改变。过去老师认为教学是知识的传递,现在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过程;过去认为学习就是接受知识、就是记笔记、背书、做作业,应付考试,现在则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主动建构,获得体验、自我发展的过程。第三,质量观、人才观更为科学。过去认为,高质量的教学就是教会学生知识,现在认为,教学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习,不仅要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也要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和良好的个性。过去认为优秀学生就是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现在我们认识到、学业成绩仅仅是衡量学生一把尺子,应提倡和鼓励学生在全面发展同时,存在个性差异。
  其次,教学行为切实转变。突出表现在:第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既努力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第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研究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第三,由重教师“教”向转学生“学”转变。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服务于学,努力改变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的现象。第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把结果与过程有机统一起来,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注重揭示知识的形成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第五,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饋、交流及时普遍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确保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
  三、学校变了——文化品位的进一步提升
  新课程使学校发生了崭新的变化,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使学校由“人才工厂”逐步向“学习的共同体”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和成长的地方。变化表现在:第一,学习的风气更加浓郁。新课改使每一个教师都面临全新挑战,迎接这种挑战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学习。因此,从校长到教师,自觉学习的意识更强了。第二,研究的氛围逐步形成。面对新标准、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每个教师都切身感受到,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把握新课程的本质和规律,提高执行新课程能力,把校内研究作为教学管理和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落实。第三,合作意识逐步强化。这种合作不仅表现在同一年级相同学科教师之间合作、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同一学科不同年级教师合作,而且体现在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总之,新课程所带来的变化,使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课改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解决多年围绕我们一些想解决而又解决不了问题,带给基础教育全新管理体制和全新面貌,是教育提升质量和迎接世界和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社会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不足,矫正市场失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重视,社会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期刊
期刊
期刊
众所周知,从世界范围来看贫穷对儿童的健康及其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贫困对儿童健康的一些影响包括哮喘风险较高,由于意外或忽视身体虐待而导致的伤害风险较高,多个年龄段的测试中发育水平低及其对成年后期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扶贫政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为确保以下政策被制定:加纳现有的儿童健康政策,加纳社会福利服务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以及利益相关者在制定和执行儿童健康贫困政策方面的作用。基于此还提出了以下问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