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类名著阅读策略初探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差别的名著阅读指导,易导致学生的阅读倦怠.故而出现“情节支离化”“人物标签化”“主题口号化”“写作手法概念化”等现象.统编语文教材强调根据名著的类型及其文本核心价值确定“读法”.基于类型阅读的方法指导,可以让学生从读懂“一本书”到读好“一类书”,提升阅读能力,培育核心素养.当然,同一类型的读物,由于其核心价值的差异,阅读过程也不能完全同轨.
其他文献
读懂文言作品要关注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两个方面,聚焦文言作品的言语形式,立足中观层面去研究文言文阅读教学,从省略、留白、顺序、映照、延宕和节奏等言语形式来理解言语内容,突出言语意义,揣摩“言志”“载道”.
一、学习逻辑的意义rn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逻辑?因为逻辑是关于思维规律的科学,是思维的语法,学习逻辑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运用逻辑可以帮助我们辨别真假,提高学习效率,合理思考与准确表达.rn人们的思维是否正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是否正确.如果思维形式违反了逻辑的基本规律,思维就会出现混乱,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而通过对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学习与把握,有助于我们发现一些潜在的逻辑谬误,进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就可以避免一
期刊
文章通过观摩学习名师课堂,并对照反思教师自己的写作教学,明确写作知识不是枯燥的东西,可以融在情境中教,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体验方法.同时,带着写作的种子、学生熟悉的文本和写作工具进课堂,为学生搭建支架,循序渐进地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写作.
[设计思路]rn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求真求实”,属于“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选入的三篇文章为《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rn本单元教学设计力求探索自然科学论著的有效单元教学路径,意在突破单篇课文教学流程重复、教学内容分散,单元内“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难以“贯通”,难以达成能力的迁移等教学瓶颈,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教学路径.
期刊
2020年在山东省使用的新高考Ⅰ卷备受关注,其中现代文阅读Ⅰ,即信息性阅读文本的变化最大,值得进一步探究.rn一、明晰概念:信息性阅读文本的由来及考查要求rn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中国考试》2019年第12期)一文中指出:阅读能力由信息性阅读、文学性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三方面的能力构成.这是考试权威部门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信息性阅读”这一概念.
期刊
《滕王阁序》是骈文名篇.借助骈文文体知识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对骈文和其他名篇的阅读兴趣,帮助其提升语文素养.
苏轼是一个不乏俏皮的人.从俏皮的一面理解他的旷达情怀和性格,也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教学途径.
《老山界》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讲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时遇到的困难,并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赞颂了红军英勇、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然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学生,极不容易走进战争主旋律的文章.如何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对话,帮助学生理解红军的精神品质,这是教学设计中的难点.肖培东老师教学《老山界》,教学设计精巧别致,以教材插图资源为抓手展开课堂教学对话,于深深浅浅之间帮助学生翻越了“老山界”这座大山.
期刊
作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在作文评改中,学生的主体性却经常被忽视.如果我们能够在作文评改中,凸显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教学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体性,一定可以提升作文评改的有效性.
泪水是封建宗法伦理制度禁锢下妇女最好的护身符,《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凤姐也不例外.对凤姐在不同场合流下的虚假泪、哀怜泪、委屈泪等泪水的内涵加以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人物.